“3+1”,涟源走出特色脱贫路

2020-09-25 23:22:21 观潮的螃蟹 编辑:刘良骏
字号:

“拿出决战决胜精气神,砥砺扎实过硬作风,就不怕打不赢这场硬仗。”

在涟源蹲点采访时,涟源市副市长、市扶贫办主任易专告诉观潮君,今年3月2日,涟源市正式摘帽出列。

作为国家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涟源市曾有14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集体经济、基础设施均严重滞后,有14.4万余人生活长期在贫困线以下。

这是一项滚石上山的硬任务、攻城拔寨的硬骨头。但是,几年下来,全市累计脱贫13.9万人,148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也由18.30%下降到了0.45%。

日前,观潮君穿行在涟源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间,看到一条条水泥路通村连组,一排排新房代替了破旧低矮的危房,扶贫车间紧张忙碌,幸福笑容写满村民的脸庞……

这变化是喜人的,这变化也是窥探“特色战贫”的新窗口。

那个孵出“金蛋”的小镇

“老公不挖煤后,日子过得紧巴巴。现在来这里上班,一个月有3000多元工资,老公过两天也来上班,感觉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50多岁的刘丽清是枫坪镇扶贫产业园里的一名工人,在获得这份让她喜笑颜开的工作之前,她是煤矿沉陷区的一名村民,一家4口没有固定收入,日子过得捉襟见肘。而在扶贫产业园工作后,她不但脱了贫,整个精神状态也一改之前愁苦状。

涟源市枫坪镇扶贫产业园鸟瞰图。

枫坪镇是哪里?扶贫产业园又是什么来头?

这里曾是一个“以煤为生”的镇子。近年来,当地着眼长远、淘汰落后产能,全力推动“从地下到地上、从黑色到绿色、从污染到环保”的产业转型,枫树二矿等九家煤矿相继关停。但与此同时,矿区成了废弃地,一片荒芜,许多原本依附煤炭行业谋生的村民没有了收入来源。

怎么办?

有道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落后产能必须淘汰,污染的老路不能再走,那就另辟蹊径,另谋出路。枫坪镇党委政府反复研究,决定变废为宝,在枫树二矿所在地因地制宜建设扶贫产业园。

建设产业园,产业从哪里来?企业又从哪里招呢?

“以诚招商!”枫坪镇抓住了涟源市支持扶贫车间建设和长沙市高桥大市场中小企业产业转移的机遇,通过主动对接,鼓励和引导涟商返乡创业。

为了吸引企业入驻,就不要怕磨破嘴皮子。枫坪镇党委书记毛杰与观潮君分享了他的“招商经”,“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提供‘帮办’服务……”

涟源市枫坪镇扶贫产业园扶贫车间内的工作者。

“从物流、电费、税收等方面进行减免和优惠,掰着手指头和我算细帐。”投资扶贫产业园的谢礼告诉观潮君,比较下来,返乡创业一年下来比在外地减少开支80多万元。

在外打拼了20多年的刘端,被当地政府的真情实意和保姆式服务所打动,决定回乡发展。“建厂的时候,有次运输材料的大货车因为路边电话线太矮进不来,当时快晚上12点了。我试着拨通了毛杰书记的电话,没想到不到半个小时,镇里就派人解决了问题。”

诚意招商终有得“引凤还巢” 孵金蛋如今,枫坪镇扶贫产业园已引进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5家,总投资额近亿元,成为涟源市首家乡镇级扶贫产业园,能吸纳贫困劳动力100人左右,年均带来700万元左右的务工收入。

关掉煤窑子,建设新园区,污染没了,环境美了,枫坪镇实现了从“黑色”到“绿色”的蝶变。

那些与涟源脱贫有关的“关键词”

仔细观察枫坪镇的做法,观潮君发现,其脱贫之路有这样几个关键词:创新、因地制宜、产业、就业、涟商回乡。当然了,要想将这些因素全部聚集在一起,党委政府的作用必不可少。

枫坪镇只是涟源市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同样的关键词,同样的元素,我们在涟源市其他地方的脱贫攻坚实践中同样可以找到。

涟源康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各乡镇种植玳玳酸橙15000余亩。

“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涟源市委书记谢学龙告诉观潮君,为了更好地推进脱贫攻坚,涟源坚持顶格推进,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下设11个专项扶贫工作小组,构建权责清晰、职责明确的“1+11+N”金字塔式工作机制,层层压实脱贫攻坚责任。

出台《关于市领导带头真抓实干决胜脱贫摘帽的通知》,要求市“四大家”领导班子成员敢于担当,带头真抓实干,当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的“督办员”、涉贫领域重点信访问题的“包案员”、产业发展包村示范的“指导员”。

市乡村三级层层立下军令状,发誓“不摘穷帽就摘官帽、不换面貌就换人”。摘帽后,也不能马上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要按照“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这一脱贫摘帽“四不摘”原则,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问题,确保帽子摘得彻底、永久。

为了保障脱贫攻坚所需资金,涟源在加强资金统筹、提高“精准度”上下工夫,6年来累计投入各类资金80.5亿元用于扶贫,坚持“多个渠道引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出水”,整合交通、水利、农业、林业等方面的涉农资金,做到“应整尽整”。扶贫资金的使用始终坚持精准、科学、高效、安全原则,切实提高使用效率和效益。坚持将产业扶贫资金向重点龙头企业倾斜,成功培育龙头企业63家,在86个贫困村建有示范种养基地,联结的贫困人口可持续增收5年以上。

崭新的涟商总部。

“磨破嘴皮子”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是一条被很多地方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扶贫途径。涟源通过深入实施“涟商回归”战略,铺就了一条产业扶贫的“致富路”——涟商企业直接参与联村帮扶的38家,投资重点产业扶贫项目22个,受益贫困人口3万余人。

有了产业,就有了拔掉穷根的希望。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如今的涟源,已经有玳玳酸橙种植2.5万余亩,中药材种植0.8万余亩,油茶林种植7.3万余亩,扶贫产业初具规模,带动12.2万贫困人口稳定增收。全市按照“培训1人、就业1人、脱贫1户”的思路,构建起“培训、输出、就业、脱贫、再培训、就(创)业”的“链条式”服务体系。

至2019年,全市累计创建就业扶贫基地16个,建成扶贫车间83家,共开发岗位3929个,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1636人。同时通过技能培训,全面提升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本领,共有8000余名贫困人口通过就业扶贫稳定脱贫。

“一个都不能少”精准施策拔“穷根”

脱贫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它主要与收入有关,但却又不仅仅与收入有关,尤其对于那些致贫因素复杂的地方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在发展产业之外,在解决就业之外,涟源重点围绕湖南省委率先提出的“六个全覆盖”全面补齐民生短板。

比如,位于煤矿沉陷区的胡家坪村,村民们多年来只能从附近一个水塘里取水。“水质不好,还经常枯水。”说起饮水,村支书赵勇记忆犹新,直言“造孽喔!”

对这样的地方来说,脱贫容易,感到幸福却很难。

为让村民喝上一口“舒心水”,去年10月,在市长刘杰的亲自过问下,在市民政局帮扶工作队努力下,终于通过钻深井高处蓄水的方法,让村民喝上了干净自来水。村民张应响高兴地告诉观潮君:“现在用水方便多了,清甜得很!”

长期以来,诊疗条件落后、看病不方便一直是贫困地区推进健康扶贫工程的短板,也是因病致贫的一大因素。如何啃下“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块硬骨头?涟源给出了答案。

在涟源走访时观潮君了解到,蓝田街道创新建立“家庭签约医生联系人制度”,率先成立全科医生团队,17名全科医生、23名乡村医生,不仅为532户1526名贫困户的健康护航,而且为辖区内所有居民服务,强化兜底保障,精准救助救治, 攻克“因病返贫”这个老大难问题。

蓝田街道这一创新做法已经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村级柏油马路。

“脱贫攻坚,一个都不能少”,一直以来,涟源通过聚焦推动农村通组道路、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义务教育、农村社会保障、农村“一门式”基层公共服务等6个全覆盖,瞄准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展开清零行动,大力推进水、电、路、通信、环境治理等工程,提质危房改造、改厨、改厕等工程,促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全面发展,全面解决了农村住房安全保障问题。

实现全市农村居民安全饮水达标率100%,道路通畅率和建制村通客运班车率全部达到100%,贫困人口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结核病等4种慢性病患者签约服务率100%。

透过涟源脱贫攻坚进程中的点点滴滴细节、桩桩件件举措,观潮君发现,涟源的脱贫路大致可以概括为“3+1”:“3”是3个“子”,即关掉煤窑子,致力经济转型;磨破嘴皮子,助力产业发展;精准有法子,决胜全面小康;“1”是1个队伍,即将诸多因素担当在肩的“硬扎”干部队伍。

有了这样的决心、耐心、真心,和勇于攻坚的干部队伍,摆脱贫困的涟源在迈向小康的路上,一定也能走得更快、更稳、更步履铿锵。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