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首席记者 邓晶琎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谋划长远,为中国擘画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新图景。
展望“十四五”,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的殷殷嘱托,以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的伟大蓝图为指引,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实现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的伟大目标奋力前行。
(蓝天白云下的湘乡市水府庙水库,水清岸绿景色新。近年,该市实施水府庙水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使库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李健 摄)
“这是对追求‘品质至上’的最好肯定!”11月16日,湖南省质量大会上,艾华集团董事长艾立华捧着沉甸甸的省长质量奖奖杯说。
当天,问鼎第六届湖南省省长质量奖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正是其中应有之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这些年,湖南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攻坚克难中推进发展方式从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从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省委、省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省关停426座煤矿、1000多家非煤小矿山;退出烟花爆竹企业1200多家,化工、造纸、冶炼、钢铁等规模企业5000多家。
在这场涉及范围最广、力度最大的经济结构调整中,湖南坚持把实体经济作为强省之本、发展之基,连续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在全省上下营造了“以产业比实力、以项目论英雄”的氛围和导向。
以中联建起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产业,去年成长为常德首个千亿产业,打破了“一烟独秀”的发展格局。
“产业项目的发展非一朝一夕之功。”常德市委书记周德睿说,常德将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抓产业,持之以恒推进“开放强市产业立市”。
目前,我省正紧紧围绕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把重大产业布局、重大科技创新、重大开放平台、重大基础设施等落实到项目上来,为未来五年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这些年,湖南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一江一湖四水”成主战场,攻坚战一场接一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
今年前三季度,我省没有发生一天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湘、资、沅、澧四水流域水质均为优,绿色成为湖南经济最亮丽的底色。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邓立佳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将继续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进一步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约束和助推作用,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高水平保护、用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
(9月25日,中车株洲机车电力有限公司,一列列电力机车整齐排列,像一支支引弓待发的利箭。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辜鹏博 通讯员 梁超 摄影报道)
11月19日至20日,2020中国新媒体大会在“世界媒体艺术之都”长沙举行。各路媒体精英围绕“守正聚力 创新共融”主题,共话融创未来新篇章。
岳麓峰会、世界计算机大会、中国新媒体大会……今年来,以“创新”为主线的多场行业顶尖盛会在湖南相继举行,充分彰显了湖南加快以创新推动产业链提升的强大行动力。
2016年,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这为湖南转方式、调结构,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廓清了思路。
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智轨列车、时速160公里商用磁浮列车、1000千伏现场组装式变压器、微重力化学卫星、“PK”计算机、“鲲龙500”采矿机器人……三湘大地涌现出了一批前瞻性、颠覆性、引领性创新成果,成为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
“我们对湖南市场的前景非常看好。”11月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德国铁路驻华代表高峰说,德国铁路已经多次采购中车株机的设备,期望寻求更多商机,了解更多技术。
目前,中车株机生产的电力机车、城际动车组、城轨车辆以及轨道交通装备衍生产品,已出口至南非、马来西亚、奥地利、墨西哥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创新起不来,中国制造就没有长远竞争力。”中车株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清和表示,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车株机将与产业链相关企业一起,加大技术投入,加强联合攻关,不断提升我国轨道交通装备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十三五”以来,以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电子信息为代表的湖南20个新兴优势产业链高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均保持14%以上的年均增速。
2019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9487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24%。
“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童旭东表示,“十四五”期间,湖南将主动布局数字经济、碳基材料、生命科学、种业、人工智能、自主可控等颠覆性前沿技术研发应用,培育新业态,壮大新产业。
(9月15日,双峰县梓门桥镇新犀村,农民驾驶收割机在收割稻谷。2020年,我省实施粮油主产县全程机械化生产整县推进,重点推广水稻集中育秧、机插秧、机抛秧和油菜机械化高密度直播。 通讯员 李建新 摄)
“长株潭一体化对于我区正在加快推进的北钦防一体化有重要借鉴意义。”11月19日,《广西日报》在头版刊发《“融”出发展新境界》一文,聚焦长株潭一体化发展。
如今,长株潭城市群正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引擎。三市以全省1/7的国土面积、22%的人口,创造了40%以上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对区域发展提出了新目标: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近年来,湖南紧紧围绕“一带一部”发展定位,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根据各地发展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
2018年11月,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批,6市州承接产业转移进入了黄金机遇期。
洞庭湖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湖区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10月30日,湖南发布《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这是指导长株潭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体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省发改委副主任徐永健介绍,新时代推动长株潭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品质城市群,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探索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和路径模式,为全国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
在全球经济结构性重塑的大背景下,新一轮区域竞争愈加激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要求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传统农业大省湖南,近年来走出了精细农业的现代化之路。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袁延文表示,“十四五”期间,湖南将在科技创新、种业创新、“三农”大数据、农机装备智造、“互联网+农业”等领域加快发展步伐,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
这些年,湖南集聚了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材料3个万亿产业和电子信息、医药、机械等11个千亿产业,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厚实了“家底”。
谋划“十四五”,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曹慧泉表示,要瞄准世界一流打造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培育壮大航空航天、信创工程、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国之大者”作出湖南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