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何超 通讯员 旷倩煜 长沙报道
最美的村庄规划究竟是什么?
可能在十八洞村村民杨正邦看来,是自家年久失修的房屋变得焕然一新,各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或许在村支书施金通的眼里,是在规划指导下,村容整洁、生活便捷、一步一景,村庄的每一处都彰显特色和美丽的精心建设。
在驻村干部麻辉煌的印象中,又或许是十八洞村逐渐发展起来的各色产业,以及党性教育基地、青少年研学基地、乡村旅游打卡地等不断擦亮的金字招牌。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重要理念。十八洞村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如何通过村庄规划助力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
从2018年7月至今,历时两年多,湘西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花垣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技术团队做出了一系列“精准规划”的探索实践。
十八洞村村寨大门。
立足实际 先规划后建设
日前,湘西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祝期祥向记者透露一组数据:十八洞村通过发掘优质资源,合理布局产业空间,通过“飞地经济”模式、异地流转土地1000亩,规模发展猕猴桃产业;陆续开发了茶油、腊肉、苗鱼、果酒等农产品加工项目。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3年的1668元增长到2019年的14668元,村集体收入由2013年之前几乎空白增加到2019年的126.4万元。
人居环境方面,全村237户民居风貌得以改造,功能得到改善;全面完成“五改”(危房改造、改厨、改厕、改圈、改浴)和“六到户”(水、电、路、房、通信、环境治理)工程。村庄风貌得到保护的同时,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祝期祥认为,数字变化的背后离不开十八洞村立足实际、因地施策的村庄规划。他介绍,众所周知,十八洞村是典型的深度贫困山村,交通闭塞、信息不畅、人多地少、发展滞后。但它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典型的苗族聚落,有着深厚且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
如何立足十八洞村的特殊性,利用现有资源优势,科学规划,补齐村庄发展的短板?2018年,十八洞村引进了规划设计团队,在经过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十八洞村村庄规划作出新的定位:基于时代背景、资源禀赋、产业支撑、未来发展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了“精准扶贫首倡地、传统村落保护地、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振兴示范地”的目标。
“本着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让十八洞村村庄规划适应新时代乡村发展需求,成为乡村精准规划的范本,并引领十八洞村实现跨越发展。”祝期祥说。
创新思维 紧扣“精准”谋规划
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十八洞村驻村规划师尹怡诚表示,十八洞村的乡村规划贵在体现“精准”。“我们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索了适应山区苗族聚落发展的新路径,下了一番‘绣花’的功夫。”比如在旅游方面,十八洞村注重发挥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优势,围绕产旅结合、农旅融合、文旅配合,大力发展红色、绿色、古色旅游。
把红色旅游当作生命线,以扶贫文化、知青文化为主题,重点开展精准扶贫教育培训、精准扶贫经验展示、精准扶贫精神传播;把绿色旅游做成风景线,充分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打造峡谷探险、梯田体验、山地拓展、森林康养等旅游产品;把古色旅游变成记忆线,着重突出古色古香、原汁原味,在吃住行游购娱中体现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特色。
竹子寨民居。
他特别提到,立足十八洞村的特殊性,规划从多个方面的转变体现了创新思维。即从以往的规划与建设脱节到精准规划作引领的全过程规划模式转变;从常规的资料收集方法到分析乡村演进规律、提炼聚落空间基因的全时空调研方法转变;从片面的艺术乡建到讲土气不讲洋气、讲小气不讲大气、讲人气不讲名气的“乡土优建”理念转变;从单纯的就村论村到跳出十八洞村实现区域资源联动的全域品牌共建思路转变;从传统的人力踏勘到结合倾斜摄影、三维扫描、数字沙盘、手机App和门户网站的十八洞村数字化平台建设转变等。
“总而言之,十八洞村村庄规划是适应新时代乡村发展需求的,全要素整合、全领域覆盖、全过程统筹、全周期管理的乡村精准规划范式。”尹怡诚说。
引进驻村规划师 因地、因村、因户规划
十八洞村的规划编制中,开创了驻村规划师制度先河。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院长邓铁军介绍,村庄规划编制与实施的两年多里,团队扎根十八洞村,通过逐户访谈、问卷调查、村民大会、火塘会议、堂屋会议等形式了解村民的想法与诉求,让村民主动了解规划、参与规划、认同规划、实施规划。驻村规划师则肩负“美好蓝图的讲解员”“村民诉求的传递员”“项目实施的监督员”“技术资源的输送员”“村庄发展的研究员”“美丽乡村的宣传员”六重角色。
驻村规划师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让十八洞村在规划过程中基本实现了因地、因村、因户规划。对此,邓铁军举了两个例子。
驻村规划师签约仪式。
近年,十八洞村村民建新房需求明显,因此规划在南、北片区各建一处新居民点。其中村民对北部新寨选址却存在较大分歧。规划将新寨布置在飞虫寨和当戎寨之间,同时在新寨址规划了赶秋场,以赶秋节等苗族传统文化活动为特色形成规模效益,吸引更多游客到访。
村民们则希望选在另一处空地,因为交通更方便,且为游客的必经之地,旅游旺季村民们可沿途做点生意。邓铁军说,村庄规划更重要的是突出村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村民诉求。
邓铁军告诉记者,最终选址问题得出了解决方案:请专业机构论证地块地质和用地条件,在地质和用地条件允许前提下,规划将选址移至村民认可的位置,并在圈定用地范围时避开地质灾害点,方案最终得到了村民认可。
规划前,村民杨明当家里的房子刚建不久,由于缺乏资金外墙没有装饰。按照规划,房子风格与村庄整体风格不匹配需要改造。打工多年的积蓄都在其中,杨家人不舍。规划团队成员上门耐心做工作。大家从风貌改善政策到改善后的使用功能,以及村庄的发展前景,并号召他们回村发展。“最终他们同意了改造方案。”邓铁军说,规划团队更是加班加点为他们赶制出了图纸。
驻村规划师入户调研。
据统计,2019年,十八洞村全村接待游客60万人次,农家乐已发展到14家,实现旅游收入354万元。目前,十八洞村人气持续爆棚,已成为湘西州乡村旅游的一张名片。
除了乡村旅游,十八洞村还引进了步步高集团合作开发生产山泉水,村集体每年保底分红50万元;成立苗绣专业合作社,培养熟练绣娘50余名,苗家绣娘人均月增收1500元以上。十八洞村民真正实现了安居乐业。
湖南省首届国土空间规划优秀案例展评活动——“家乡的样子”展览12月17日开展在即,欢迎大家前往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对本省的村庄规划“评头论足”,圆梦最美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