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如诗人般浪漫,却又是钢铁般坚韧,红色热土上的血色浪漫,在首首或慷慨或悲壮的诗词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湖南,中国革命的主要发源地和策源地,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灿若星河的革命人物,数不胜数的动人故事,让这片红色的热土拥有着不竭的动力。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建党100周年之际,红网带您从那些或美、或凄却从未放弃信念和理想的诗词中去感受那段从血与火中淬炼出的红色山河。
红网时刻记者 李赛凤 王进文 张盟 通讯员 陈风华 廖晶 长沙报道
“爱国喜重游,重上东楼。
卅年前事到心头。
五四风云筹策地,胜迹长留。”
这首《浪淘沙·访修业学校》是毛泽东的挚友周世钊在1959年重游长沙修业学校时,回忆当年和毛泽东为了声援五四运动,在湖南一起创办《湘江评论》情景写下回忆的诗。
长沙修业学校内的《湘江评论》主题石雕。
小学教员的时代之问,播下红色火种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1919年的长沙城,26岁的毛泽东在湘江之边发出了时代之问,并以此为基点,实现了教员到职业革命家的转身。并在湖南播下红色火种,造就一批国之栋梁。
1919年,26岁的毛泽东正经历着许多普通青年一样的困惑,因母亲病重从北京返回湖南,在好友周世钊的介绍下成为修业学校的一名历史教员。随着五四运动爆发,毛泽东立即投入到湖南的五四运动,除了组织学生罢课、焚烧日货,他还提出要办一份刊物来宣传先进思想。
1919年7月14日,毛泽东以长沙学联的名义在长沙修业学校创办了《湘江评论》。就这样,青年毛泽东开始了白天在学校教书,晚上窝在闷热的小屋里写稿、编稿的生活。一个多月内为《湘江评论》写了41篇文章,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产生了强烈影响。也为中国共产党湖南早期组织的建立做好了理论和思想的准备。《湘江评论》虽然只发行了4期,存世一个多月,就被反动军阀张敬尧给查封了,但其精神永存,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中国革命的指路明灯。其影响力长达一个世纪。
修业学校校史馆,收藏着《湘江评论》多位创刊者的资料。
《湘江评论》旧址翻新开放,引领学子奋发向上
“从2019年翻新正式对外开放以来,两年里我们先后接待了两百多次红色之旅参观交流互动活动。凡是来参与活动的人,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修业学校校长陈风华介绍,为了更好地传播红色文化,近年来还开设了“百舸体验营”系列校外体验营地,以毛泽东革命生涯中的几个重要地点为线索开展游学,让学生接受红色文化的濡染和熏陶,争做新时代有为青年。
党的精神百年流传,媒体人更应“为民发声”
修业学校南楼一层,楼梯间左侧仅十余平方米的房间是当年毛泽东居住和撰写《湘江评论》的地方。当年其他媒体人还在用文绉绉的语言写文章时,《湘江评论》已率先用饱含激情的白话文呐喊。那时的毛泽东虽然只是普通教员,却在创刊宣言中写道:“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什么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
如今,一个多世纪过去了。都说2020年是本世纪以来最难的一年,从年初开始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到全国两会延期召开,前后方的新闻人忙于报道;再到年中的抗洪抢险,无论前路如何艰难,媒体人始终奔赴在一线,凝聚着强大的正能量,为民发声,为民传信。
“不入战地,不知生命的渺小;不入战地,亦不知生命的伟大”。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汹汹来袭,众多媒体人和白衣天使们一起,逆行冲锋在前;用摄像机、话筒和笔,打响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宣传战役,采编出一篇篇震撼人心的精品力作。传递着党和政府声音、回应群众关切问题,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媒体人的担当作为。
这样秉承着一腔热血、身兼使命的“战士”,在我们新时代的奋斗征程中屡见不鲜。无论是新冠肺炎疫情,还是年中的抗洪抢险,哪里需要发声,哪里就有媒体人的身影。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湘江评论》敢说敢做的精神,而这份精神也正在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来源:红网
编辑:杨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