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如诗人般浪漫,却又是钢铁般坚韧,红色热土上的血色浪漫,在首首或慷慨,或悲壮的诗词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湖南,中国革命的主要发源地和策源地,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灿若星河的革命人物,数不胜数的动人故事,让这片红色的热土拥有着不竭的动力。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建党100周年之际,红网带您从那些或美、或凄却从未放弃信念和理想的诗词中去感受那段从血与火中淬炼出的红色山河。
红网时刻记者 任晔 陈珉颖 陈奥男 张盟 长沙报道
护卫何曾惜死伤
将军自断九回肠
长征第一英雄汉
三十四师陈树湘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9岁的陈树湘率领三十四师数千名战士担任全军总后卫,血战湘江,战至只剩三人。陈树湘因腹部中弹,伤势严重,不幸被俘。为不当俘虏,他从伤口处掏出肠子,亲手绞断,壮烈牺牲,实现了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陈树湘事迹陈列馆中“断肠明志”情节再现雕塑。
生的平凡,死的伟大
陈树湘出生于长沙县东北部福临镇的一个贫困农家,五岁丧母,跟着父亲艰难度日,九岁时,因家乡洪灾,与父亲逃荒到小吴门。
陈树湘故居。
1921年,陈树湘结识了在长沙清水塘从事党的秘密工作的毛泽东,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
此后,他积极参加革命,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的斗争中,身经百战,屡建奇功,逐步成长为红军的一位优秀指挥员。
湘江战役是陈树湘领导部队的最后一次作战,他率部与十几倍于自己的敌人殊死激战四天五夜,全师由6000余人锐减至不足1000人。
完成掩护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后,陈树湘的部队已无法过江,只能执行退回湘南地区、坚持游击战争的命令。突围中,部队多次被敌人围剿,陈树湘腹部中弹,伤势严重。
危急时刻,陈树湘用皮带压住伤口,与两名警卫员一起作掩护,让其他人突围。
被俘后,敌人得知陈树湘是师长,对他极其殷勤,但陈树湘拒医拒食,趁敌不备,绞肠自尽。
抢渡湘江,他率部担任全军总后卫,主力休息他们行军,主力过江他们断后。完成任务后,他又为战友做后卫,别人撤离他坚守阵地,别人寻找生机他却直面死亡。
出生于贫困农家的陈树湘没有进过学堂,只能在给地主放牛的间隙,趴在学校的窗台上偷听老师讲课,确深知民族大义,有坚定的信仰,对党绝对忠诚,用自己年轻的生育诠释着生的平凡,死的伟大。
无后人,无照片,唯有精神永流传
陈树湘铜像。
陈树湘没有后人,生前甚至没有留下一张照片。现在陈树湘的纪念铜像以及相关雕塑形象都来自于陈树湘在三十四师的战友韩伟的口述,再由韩伟的儿子韩京京请人绘画,最后由曾任三十四师100团团政委的张力雄辨别辨认所定。
2009年,陈树湘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2017年4月,长沙县福临镇对外展出陈树湘烈士事迹,同年7月,英雄的铜像回归故里,当地百姓自发出行迎接英雄回家。
陈树湘文化广场。
陈树湘的模样虽仅留在战友口述而成的铜像上,但他的名字、他的精神却早已深入人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多少人承接着先辈们的精神力量,从无到有的续写着中国奇迹。
前有以“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们,放弃外国优渥生活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为打破西方壁垒,国家独立,隐姓埋名,奉献一生。
如今,还有无数大国工匠冲破全球科学技术的天花板,让中国赢得世界的尊重和掌声。
港珠澳大桥的顺利通车,让中国外海沉管技术完成了从零到世界之巅的升华,成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北京大兴机场,创造世界首个实现高铁与航站楼无缝衔接的机场,全球首个“双进双出”的航站楼,世界最大的单体层间减隔震建筑等40多项世界之最,同列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
精神的力量远超想象,中国奇迹,每天都在上演!
来源:红网
编辑:彭笑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