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四包”脱贫经验书写大围山致富新答卷

2021-01-25 23:04:57 红网
作者:陈雪骅 王进文 编辑:刘良骏
字号:

微信图片_20210125215813.jpg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采访团在大围山镇锦绶堂采访。

红网时刻记者 陈雪骅 王进文 浏阳市报道

湖南省浏阳市大围山镇有“湖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锦绶堂、楚东山大屋等一批景观景点。1月中旬,记者随采访团在大围山蹲点采访时,发现当地充分挖掘整合资源优势,推出“红色研学+慢游围山”精品旅游路线,走出了一条多产业融合的发展新路。

党建引领创新扶贫机制

大围山镇曾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60户1915人,有三个省定贫困村,其中低保户233户538人。

大围山镇坚持脱贫攻坚工作是“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的政治站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全镇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从2014年不足4000元增加到2020年的14240元,年均增长率23.5%,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7.11%到今年全面脱贫。

大围山镇12个村共派出驻村第一书记、队长、专职驻村干部、扶贫专干39人,构建了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扶贫专干+驻村干部的“四包”扶贫机制,驻村工作队与486名帮扶干部积极作为,做好宣传员、引导员、服务员,确保扶贫政策落实到位、脱贫举措精准到位、服务办事高效到位。

大围山镇还深入推进“党建+微网格”扶贫模式,将全镇划分为517个微网格,120余名产业引领型微网格长充当对接联络员、技术服务员、产业引领员,义务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服务,积极打通市场渠道、线上直播带货助力脱贫攻坚。

微信图片_20210121111726.jpg

湖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用好红色资源 加速产业融合

大围山镇党委把脱贫攻坚作为中心工作周部署、月调度、季考评,创新推出“十新十意”扶贫十招,充分挖掘“党建+脱贫”组合力,取得了良好实效。

如探索“党支部+产业+贫困户”模式,精心组织实施覆盖596户贫困户的7个产业扶贫项目,产业覆盖率达到90.3%,形成了“蜂蜜养殖、水果种植、蒸菜原材料种植、旅游服务”四大扶贫主导产业。

通过“党支部+果农+课堂”模式,开展水果生产讲堂等活动50次,打造特色果园、水果专业合作社等59家。全镇共有1200余户农民养殖中蜂,年产蜂蜜近50万斤,蜂产业年产值达1.5亿元,带动100余户贫困户养蜂3万箱。培育了锦寿堂蜂业、蜜蜂哥哥、蜂舞人间等龙头企业,为贫困户蜂蜜销售提供了保障。

党建引领激活脱贫产业造血功能。根据市场需求,大围山镇整合全镇农业、产业资源,积极探索在合作社中建立党支部,通过党建引领汇聚资源力量,做好平台搭建、品牌提升、品牌推广等,连续11年举办水果文化旅游节活动,持续放大“浏阳河源•大围山梨”等国字号招牌效应。深入实施“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全力支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微信图片_20210121111805.jpg

大围山镇“锦绶堂”一角。

为用好大围山镇生态名镇响亮名片,镇里依托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浏阳河源头等生态资源优势,促推“春赏花、夏漂流、秋摘果、冬踏雪”四季旅游格局的形成。同时充分挖掘锦绶堂、楚东山大屋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推出“红色研学+慢游围山”精品旅游路线,拓展域内文旅项目,深化一、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目前全镇1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20万元,有效激发了村级发展的内生动力。

红色旅游资源的挖掘和开发,不仅带动了农业产业的发展,还扩大了民众就业、创业的致富门路。现在,大围山镇有100余家民宿(农庄),1600多间客房。镇里探索“党支部+电商+贫困户”等模式,镇党委和各基层党组织从直播途径、直播内容等方面给予指导,通过举办摇蜜节、踩溪节、水果节等直播带货方式,为贫困户销售土特产品500余万元;引导1200余户农户与电商平台达成合作协议,线上销售达到6000万元;“云端”有力促进了贫困群众创收,让优质农产品搭上了电商“数字快车”。

可以预见的是,大围山镇将抓住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红色音乐小镇建设、大围山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化等发展机遇,未来,这片红色土地上将有更多生动的乡村振兴故事。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