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才建议,在湖南打造综合性“种业硅谷”高地,为种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红网时刻3月4日讯(记者 王诗颖)“种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硬技术’、前置技术,是农业这个饭碗中的‘饭碗’,是农业的‘中国芯’。”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湖南省委会副主委、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巡视员李云才说,我国农业“十七连丰”背后反映了我国种业取得的成就,但站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上、提升国家综合治理能力上来看,仍然有短板和不足。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李云才聚焦种业问题,带来了《关于突破种源“卡脖子”技术,打好种业翻身仗的提案》。通过广泛调研,李云才认为,当下我国种业还存在种源“卡脖子”的问题,玉米、马铃薯等种子部分依赖进口,畜禽种质资源长期依赖“洋种子”,生猪产业陷入“引种—退化—引种”的种源循环。
因此,李云才认为,要加强顶层设计,把种业作为我国农业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种业犹如‘芯片’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总体规划、阶段性目标、实施方案、操作步骤。” 要编制种业发展规划和振兴行动计划,突出整体性、协同性、有效性,突出解决种源“卡脖子”技术,突出补短板强弱项,突出打造“独门绝技”。
这并非是李云才首次关注种业问题,去年5月全国“两会”期间,李云才就提出了现代农业发展要解决“卡脖子”问题。李云才认为,首先要防止在种子和技术上被“卡脖子”,其次要防止在质量标准上被“卡脖子”,再次要防止在智能农业上被“卡脖子”。因此,为了今年的提案,李云才进行了十多次的调研,同时不断思考着如何提高国家对湖南打造综合性“种业硅谷”高地的重视。
鉴于湖南在杂交水稻、油菜育种、蔬菜研发、生猪绿色养殖、鱼种研发、茶叶科技创新等方面均具有技术创新基础和院士团队,在多领域具有领先实力。李云才建议,在湖南打造综合性“种业硅谷”高地,并与相关农业大省和海南合作打造种子繁育制种国家重点基地,在人才激励、政策支撑、法制护航、持续赋能等方面为种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