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开福区街角花园。
常德白马湖文化公园。
张家界大庸桥公园。
红网时刻记者 刘艳芳 通讯员 李四梅 刘太峰 刘金龙 长沙报道
“十三五”期间,湖南省园林绿化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至2020年,全省县以上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12.1m²、36.8%、41.66%,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今年3月12日至18日,是湖南第20个“城市绿化周”,记者从省住建厅了解到,至2025年底,全省县以上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将达13m²以上,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0%以上。
点赞!全省已有国家级园林城市16个
“绿”是城市之魂,“国家级园林城市”的称号,不仅仅是一个荣誉象征,更能实实在在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绿化水平和人居环境状况。
提到湖南的“国家级园林城市”,就不得不要提到湖南首个获得命名的“国家园林城市”——常德。时下,漫步绿意盎然的常德城区,探寻城市的大街小巷,宛如置身一幅浪漫的山水画卷和如诗如画的诗意园林。
对于自己生活多年的城市,市民周先生连声点赞,他说:“自己就住柳叶湖边上,每天早晚都会来湖边散步,虽居城市中心,但这儿空气清新,湖水也很清澈,特别是湖边上郁郁葱葱的绿植,足已让人流连忘返”。
常德的城市之美,其实不仅仅体现在柳叶湖。其每一条道路,都有着各自的风格,全市道路绿化布局始终坚持一路一品,大力推进林荫路建设,并逐步形成了遍布城区的林荫路系统。如武陵大道两旁植物层次丰富,常绿与落叶搭配,可以让市民春观玉兰花之清新,夏赏香樟之浓阴,秋沐季桂之香甜,冬浴雪松之盛银。
无独有偶,2017年,衡阳市也迈入“国家队”大门——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截至2020年,全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分别达到39.06%,42.62%、13.75㎡、85.16%。
据省住建厅城市建设处(园林绿化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湖南各地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新型城镇化之路,涌现出一批实现绿色发展,可以望山、看水的山水园林城市。十三五期间,全省新增国家园林城市(县城)7个,省级园林城市(县城)22个,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1项,新增园林式单位991个,园林式小区405个。目前全省已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县城)16个,省级园林城市(县城)40个,园林城市(县城)占全省县以上城市总数的56%。
特色!为城市添“绿”各显神通
“绿”是老百姓幸福生活之根本,为了打造“绿色家园”,湖南各城市也是各显神通。
如郴州市及时修订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确立了以“一圈两环、蓝脉绿网、十山十湖”为主体的郴州市城市大园林生态圈。按照每2000m有一个市级综合性公园,每500m有一个区级公园的要求,布局了9个综合公园、4个专类公园、13个带状公园、8个市区公园、街旁绿地42个和52个1000m²以上的“口袋公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8m²,逐步实现“开窗见绿,出门进园”目标。更重要的是,全市公园均对市民免费开放。
其位于城中村三里田村文星湾的“古樟游园”更是成为郴州市添“绿”的一段佳话。村里有一棵树龄约1200年的古樟,古樟原址紧挨农民私房,古树保护状况不佳。郴州市结合旧城区改造,拆房6万余平方米,改造168户,专门修建古樟游园保护文星湾古樟。
而岳阳市的“生态治污”也同样成了湖南城市添“绿”的一个样板。该市积极融入生态治污、海绵城市等新理念,科学运用立体绿化、生态浮岛、花境营造等新技术,在南湖、千亩湖、王家河、三大湖等公园水域建设了10万m²的生态浮岛,对水质进行净化、修复。在南湖公园防灾避险绿地、金鹗公园南门广场和桃花湖提质改造中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采用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生物滞流设施和生态草沟等形式将雨水引入到绿地中调蓄水体及地下集聚。
目标!2025年底县以上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将达13m²以上
“绿”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让城市变得更绿更宜居,近年来,湖南各级园林绿化主管部门也是下足了功夫。
“十三五”期间,在全省开展的“城市绿荫行动”和“城市绿化周”活动成效显著,通过城市林荫道路建设、公园和广场林荫景观建设、单位庭院小区绿化建设、林荫停车场建设、立体绿化建设及山体和水系生态修复建设工程等“六大工程”的建设,城市(县城)绿化提质升级,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如长沙市围绕“让城市融入自然、让自然涵养城市”的目标,开展“三年造绿大行动”,启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湘潭市大力开展沿江风光带建设、公园绿地建设、山体和水系生态修复,以及绿廊绿道、林荫道路、立体绿化等建设工作;邵阳市、张家界市、娄底市、益阳市等均进行了大量的公园绿地、道路绿地建设和提质改造工作。
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湖南将落实尊重自然、节约生态、因地制宜、功能完善的城市绿化基本原则,持续推进园林城市(县城)创建,推动城市建设朝着精细化、高质量方向发展,建成一批地域景观特色鲜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园林城市。其次,将重点推进“公园绿地5至15分钟服务圈”和城市绿道建设工程,坚持城市园林绿化的公益性和民生性,结合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着重增加老城区公园游园数量,通过留白增绿、规划建绿、见缝插绿、破硬植绿等方式,在中心城区、老城区、历史城区增加社区公园、街头游园、口袋公园等小微绿地,把公园建在市民家门口。力争至2025年底,县以上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m²以上,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0%以上,每万人拥有绿道长度达0.5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