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句很热门的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条“起跑线”指的就是孩子所接受的教育,人们认为孩子接受了好的教育,才能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先机。
换言之,中国人认为,教育可以决定人的命运。
印度虽然是与中国文化迥异的国家,但也有此类的观点。电影《起跑线》讲述的就是一对中产阶级的印度夫妇拉吉和米图,为了让女儿皮雅接受好的教育,费尽心思让她进入名校的故事。尽管影片是一部喜剧色彩颇为浓厚的作品,但它在核心诉求上却相当具有严肃性与反思性。
如今不分国界的育儿战争,已经在人口基数庞大、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亚洲地区演变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你能在电影中深刻地体会到,为了让孩子未来能实现阶级跃迁或是至少保住现有的阶层地位,父母们是如何劳神伤财、忍辱负重、乃至不择手段的。
现在教育竞争的愈发低龄化,某种程度上正是人们对于后代发展危机意识的本能反应。这种恐落人后的心态在群体发酵后,形成了所谓“一步落后,就步步落后”的怪圈——孩子上不了好小学,就上不了好中学;上不了好中学,就上不了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
所有执着于给孩子提供最好教育的父母,往往容易忽视什么才是最适合孩子的。但成长的不可逆转性又让“最适合”成了一个没法被检验的悖论。对于绝大多数父母而言,他们简单粗暴地相信最好的就是最适合孩子的。
其实,孩子们最应该在教育中被尊重个性、用更科学的方法培养、与不同的思潮交流、学习与世界接轨的技能与方法。
此类社会广泛关注的教育话题,也是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孩子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教育只关注升学率,国家恐怕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委员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上,关于“教育的真谛”的阐述近日引发热议。
诚然,现在的孩子发育很好、长势喜人,但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却亟待提升。他认为,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
今天孩子的全面素质,就是我们国家未来的整体实力,也就是我们社会的幸福程度,教育要“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唐江澎校长的这番话,引发了广泛共鸣,“我们不能只是优秀的学生,更要做优秀的人”“教书育人,不只是培养成绩还要塑造人格”;还有人说,“教育要从培养孩子独立性和动手能力开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培养孩子的兴趣并激发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教育从来不仅仅是教育自身的事情。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准,不仅取决于教育系统自身的水平,还取决于这个国家教育体系赖以存在的整个社会教育的水准。
在我们的传统里,“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真正的老师可以引领学生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教育的灵魂应是引领,一种精神上的引领。这种引领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有灵魂的教育追求无限广阔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类的终极价值。
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每每激发社会热议,因为它不仅牵动无数家庭,也是推动民族复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对于“十四五”时期如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实现教育事业更高质量发展,大家充满期待。唐江澎说,委员们在审议“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草案时注意到,教育已经作为一个专章被提出来了,“它的标题应该成为我们社会各界的共识,那就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意义究竟何在,教育不仅仅是孩子,对父母也是教育。”《起跑线》中印度爸爸拉吉那番慷慨激昂的演讲,不止有笑点和感动,更重要的是触发我们对教育的反思,让人把电影里的思考代入到现实之中,产生与当下的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