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扛重任 烈火炼真金——湖南考察选拔任用扶贫干部综述

2021-04-26 08:48:30 湖南日报
作者:奉永成 李国平 周帙恒 编辑:杨雁霞
字号:

扎根脱贫一线、鞠躬尽瘁。在2月25日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的话语,让湖南扶贫干部黄诗燕的名字,响彻神州大地。

脱贫攻坚是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扶贫干部是创造这一奇迹的重要力量。

在这场伟大战役中,扶贫干部“向苦而生”“向难而行”,钻“矛盾窝”、接“烫山芋”、解“贫困锁”,以热血赴使命、用行动践诺言,在一场场大仗硬仗中锤炼了党性,转变了作风,增长了本领。

疾风知劲草, 烈火炼真金。湖南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大熔炉”、考察识别干部的“试金石”,注重实干实绩,树立鲜明导向,让能干事者被发现,有战功者得到提拔表彰,引导激励广大干部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积极担当作为,为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注入强大力量。

尽锐出战——扶贫干部温暖了一个个山村

作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首倡地,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在“精准扶贫”指引下,探索出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奋斗是最美的姿态。曾任双龙镇党委书记的石娟,牢记嘱托、扛起重任,带领全镇人民打造出环十八洞村村级集体经济示范片,十八洞村成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双龙镇提前脱贫摘帽。石娟,一个土生土长的“苗妹子”,用自己的金色年华写就了一部带领贫困乡村奔小康的战贫故事。去年,石娟得到提拔重用。

“伟大的事业,为奋斗者提供了广阔舞台。我们要对扶贫干部多一点关爱,要坚持在扶贫一线考察识别干部,让有‘战功者’得到提拔重用。”在多次省委常委会会议上,湖南省委主要领导语言铿锵有力。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省委组织部部务会上释放出明确信号:要加强对扶贫干部的考察识别,把有贡献、有作为、作风过硬的扶贫干部选拔出来,激励大家奋力攻坚。

湖南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首要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来抓。出台关于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驻村帮扶二十一条》等政策措施。明确省委是“总前委”、市委书记是“纵队司令”、县委书记是“一线总指挥”、乡镇党委书记是“主攻队长”、村支部书记是“尖刀排长”。

“集团军”尽锐出战。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打头阵,从省直机关、中央在湘单位、省属企业、本科院校等单位选派优秀干部到贫困地区开展驻村帮扶。“五级书记”与全省扶贫系统的干部以及5.6万名驻村帮扶队员组成“集团军”,在没有硝烟的脱贫攻坚战场上冲锋陷阵。

“方面军”精准施策。把能力强、作风过硬的优秀干部调整到攻坚一线上;从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乡镇(街道)事业编制人员和选调生中择优选入乡镇(街道)领导班子,配强一线力量。各级行业部门、群团组织等组成“方面军”,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开展结对帮扶。

广大扶贫干部不负时代使命,发扬钉钉子精神,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一个个扶贫干部的身影温暖了一座座贫困山村。

回首来路,才知道走了多远。今年57岁的国网湘西供电公司职工熊庆发,三次主动请缨扎根扶贫一线,19年时间,先后帮扶的花垣县大龙洞乡牛角村、保靖县夯沙乡夯吉村、永顺县对山乡新龙村成功脱贫摘帽。来时是英俊青年,如今满头白发。熊庆发的帮扶故事永远烙印在他帮扶的村民心中。

直播间里,农特产品如数家珍,风土人情娓娓道来……去年疫情期间,湖南一个特殊群体走红网络,多位贫困地区县长、副县长变身“直播达人”,使用网络语言,帮助当地农户解决农产品销售难。为了让贫困群众如期全面实现脱贫,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纷纷拿出“十八般”武艺,使出浑身解数,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过硬的本领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压舱石”。湖南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不断提升扶贫干部能力。省委举办县委书记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培训班,各级驻村办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针对性培训,既从思想上提高政治站位,也从能力上增强扶贫干部“内力”。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全省广大扶贫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建功立业,把心血和汗水洒遍千山万水、千家万户,交出荡气回肠的历史答卷:全省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全面消除,贫困山乡处处焕发新颜。

一线识别——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

“有幸参与实现第一个百年伟大奋斗目标,历史不会忘记;扶贫干部的艰苦付出,让贫困群众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人民不会忘记;在脱贫攻坚第一线锤炼党性、增长才干,组织不会忘记。”

“三个不会忘记”——这是在湖南扶贫干部中广泛流传的一段话,许多人以此勉励自己拼搏奋进。

在脱贫攻坚战场,大批优秀扶贫干部在火线经风雨、受历练,提素质、强能力,完成了人生的华丽蜕变。

“让每一个有突出实绩的干部有为有位。”选人用人历来是一个风向标,用好一名干部,就能树好一面旗帜,产生一种正向激励。

让有为者有位。湖南先后出台《关于对全省驻村干部开展“宣传表彰一批、提拔重用一批、约谈提醒一批”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坚持面向扶贫一线,把扶贫成效与干部选拔使用结合起来,对有激情、有办法、有成效的扶贫干部提拔重用,给予厚爱,对认识不到位、精力不集中、措施不聚焦、效果不明显的扶贫干部进行约谈提醒,把严管与厚爱有机结合起来。

2020年,省委组织部抽调707名干部,组成79个考察组,深入全省77个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县市区开展脱贫攻坚干部考察工作,走访乡镇(街道)1100多个、贫困村3500多个,访谈扶贫一线干部群众1.8万余人。

省委常委会专门听取考察组汇报。吃盒饭、“连轴转”,省委组织部主要领导用2天多时间,与考察组交流,掌握扶贫一线干部情况。

乡镇干部吴昱杰就是在扶贫一线被考察识别出来的。凤凰县山江镇是典型的苗族聚居地,旅游资源丰富,美得让人心醉,也曾穷得让人心碎。脱贫攻坚中,山江镇党委书记吴昱杰发扬扎硬寨、打硬仗的作风,做出文化旅游大文章,助力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山江镇被评为“湖南省特色文旅小镇”。去年10月,吴昱杰经考察公示,提拔为龙山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

“一看‘高不高’、二看‘实不实’、三看‘硬不硬’、四看‘真不真’……”翻开省委脱贫攻坚干部考察第59组“考察手册”,考察扶贫干部工作实效的指标达15项之多。

“脱贫攻坚战场既是扶贫干部的舞台,也是工作比武的擂台。”省委脱贫攻坚干部考察第59组组长谢君毅说,把好干部选出来,是考察组的职责,没有把好干部选出来,是对扶贫干部最大的伤害。多维度的考察,精准精细的工作方法,对扶贫干部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让吃苦者吃香。江华瑶族自治县委常委、扶贫办主任李华林,从2012年担任县扶贫办主任以来,9年如一日,扎根脱贫攻坚一线,跑遍了全县312个有贫困人口的村,被称为江华瑶族自治县贫困情况的“活地图”,探索出“规模企业进园区,小微企业进乡村,农业产业建基地,旅游产业谋全域”的扶贫模式。江华瑶族自治县不仅顺利脱贫摘帽,在2015-2019年脱贫攻坚考核中,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全国产业扶贫、互联网+社会扶贫观摩会在江华瑶族自治县召开,向全国推介“江华经验”。国务院扶贫办(现为国家乡村振兴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江华瑶族自治县扶贫办“全国扶贫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李华林也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2012至2020年期间,一大批在脱贫攻坚中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先后被提拔重用,全省扶贫系统干部共提拔1500余名、重用4200余名、晋升职级1300余名、表彰奖励1万余名。2020年全省通过脱贫攻坚干部考察调研,共推荐优秀扶贫干部6070名。其中,1300余名得到提拔重用或职级晋升,1500余名给予表彰奖励。

传承精神——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上阔步前进

认他做兄弟,走进他心里。花垣县十八洞村第一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龙秀林与村里“酒鬼”龙先兰的兄弟情已传为佳话。

龙先兰曾是村里有名的“酒鬼”、懒汉。龙秀林认他做兄弟,引导他学习养蜂技术,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如今,龙先兰成了十八洞村的养蜂大户、致富带头人。

脱贫攻坚是一场洗礼,改变了数百万人的命运;脱贫攻坚更像火热的熔炉,淬炼了扶贫干部作风。全省扶贫干部把贫困群众生活中的小事当作自己心心念念的大事,干群鱼水情更深。

安乡县大湖口镇安福村在发展“阳光玫瑰”葡萄种植项目时,一个“钱”字难倒了一村老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陈志刚将村里遇到的困难告诉妻子,提前支取了家里的20万元定期存款,解了村里的燃眉之急。去年8月,安福村“阳光玫瑰”正式上市,总产量接近12.5万公斤,直接收益超200万元。

脐橙是新宁县的重要扶贫产业。去年,受疫情影响,春节前后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家的脐橙不同程度滞销。“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下单请扫码。”从去年2月15日起,新宁县扶贫办主任杨小明便当起了“微商”,在微信朋友圈销售脐橙,发动全县扶贫系统的党员、干部和爱心企业成为脐橙“促销员”。销售难题迎刃而解。

带着婆婆、孩子去扶贫的王德薇被村民亲切地称为“闺女”;“省厅干部”肖阳不坐小汽车,自费购买一台摩托车,与村民一同骑行,打成一片;原来不懂农活的“企业干部”彭加森,脱下皮鞋,扎根村里,由“白面书生”晒成了“非洲人”……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凝聚着党心民心。

历经8年栉风沐雨,艰苦奋战,一批党员干部成长为英勇善战、作风优良的一线尖兵,他们同全国人民一道在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锻造形成“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这是一笔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3月25日发布的《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坚持和完善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乡村振兴的大幕已经开启。

新的号令,击鼓催征。“我有驻村帮扶经验,在乡村振兴中,我报名接续奋战。”省应急管理厅驻新晃侗族自治县禾滩镇三江村帮扶工作队员苏承主动向组织提出转战乡村振兴战场。

扶贫干部这支经历血与火淬炼的脱贫攻坚精锐之师,继续发扬敢打硬仗的优良作风,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中再接再厉,纷纷主动请缨,再立新功。

被提拔的扶贫干部,保持攻坚克难的战斗姿态,在新岗位上展现新作为。

常德市西湖管理区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周时杰在担任石门县子良镇陈家湾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长期间,带领村民开垦荒山种植油茶树、药材、高山蔬菜,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脱贫。西湖管理区是一个移民集中安置区,产业基础弱。去年,周时杰提拔为常德市西湖管理区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后,传承脱贫攻坚的精神,不到半年时间,就引进2家商贸流通企业和2个投资过亿元的项目落户西湖管理区,一举打通了西湖管理区阔步乡村振兴路的“肠梗阻”。

赤子其人,寸心如丹。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扶贫干部把对脚下土地、身边人民的热爱,对肩上责任、心中信念的执着,书写在三湘大地,铭刻在人民心间,书写了感天动地的脱贫史诗。

征途漫漫,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湖南广大党员干部,正以气吞山河的气势阔步前行,用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续写“山乡巨变”的新篇章。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