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片丹心向阳开——追记张家界市政府办扶贫干部蒋利萍

来源:张家界日报 作者:朱付勇 编辑:陆波 2020-12-14 10:26:18
时刻新闻
—分享—

一片丹心向阳开

——追记张家界市政府办机关事务管理中心扶贫干部蒋利萍


“蒋妹子,吃饭!”盛饭夹菜,摆上筷子,按照传统习俗,53岁的结对户王昌国先祭请蒋利萍,神情沉重哀戚,眼中浸满泪水。11月25日,是蒋利萍“头七”。

蒋利萍走了,永远地走了。噩耗传来如晴天霹雳,王昌国失声痛哭,从家里到村部,从村部到殡仪馆,一路念叨,一路洒泪。蒋利萍遗像前,王昌国捶胸顿足,一声声“我的好姊妹”,喊得撕心裂肺。大峡谷村脱贫感恩暖心主题恳谈会上,王昌国再次追忆蒋利萍的扶贫事迹,泪眼婆娑,并现场提议为她默哀三分钟。

蒋利萍走得很急,脑干出血,从发病到去世,不到一个星期。走得年轻,才五十岁,儿子还未成家立业。11月10日,蒋利萍最后一次走访后,病情恶化;13日,紧急入院;18日,随着生命的终止,她的结对帮扶工作画上了尚未圆满的句号。

翻阅扶贫手册,简练的文字记录着蒋利萍的每一次走访情况。2017年,12次;2018年,12次;2019年,12次;2020年,11次。脱贫攻坚决胜之年的第12次入户走访,她再也无法完成,王昌国家的杀猪饭再也吃不上。

蒋利萍的工作任务没有圆满,但帮扶成效却已令人欣喜。将近4年的结对帮扶,王昌国一家的经济收入逐年大幅增加。2018年,19275.05元;2019年,32095.3元;2020年,68557.3元。如今,四口之家的人均收入达到17000多元,远远超过脱贫标准。

体弱志坚尽忠诚

她脆弱,却无比强大。

“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对她而言,都很痛苦很煎熬!”回想每一次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的情景,作为老同事和老朋友的李坪原既悲伤又疼惜。蒋利萍身患高血压和哮喘病,又严重晕车,炎夏寒冬,一路上都不能吹空调,一个小时车程,常常头痛欲裂,全靠风油精、清凉油在坚持。

下车后,同事们可以立马开展工作,蒋利萍往往还要歇一会缓缓神才能开始。身躯娇小,一米五的个头,走访慰问时扛米提油,对她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妈妈经常头痛,我们劝她以身体为重,她总是说不要紧。”在儿子王曦印象中,蒋利萍从来没有因为身体原因和家事而耽误过工作。王曦身体不好,每隔一两个月就要去长沙一次。仅仅去年,三四次约好了难约的专家教授看病,却由于和结对帮扶活动时间冲突,蒋利萍都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

“我丫头心善心慈,很孝顺,也很造孽,从小就生活朴素,公家的事想得多,别人家的事想得多,不怎么顾自己。”很多时候,为了工作和扶贫的事,蒋利萍没能照料陪伴生病住院的父母。对此,他们表示理解,也习以为常。

节己爱人真扶贫

她俭朴,却甘于付出。

走进市委三号院蒋利萍的家,目及之处,全是破旧,看不到几件像样的家居用品。用了二十几年的沙发,坐下去就是一个坑,如同坐在木板上一样。坏掉的地面砖,只是用泡沫板填补一下。屋内几扇门,不仅陈旧不堪,还破了几个大洞。

“她是个好女人!”说起妻子蒋利萍,王江明的语气里,有肯定,有欣慰,有愧疚。王江明是下岗工人,创业失败后负债,两三年前才还清。双方父母年迈,需要赡养;儿子身体不好,长期治疗;王江明打临工,收入微薄。蒋利萍的工资,就是全家的经济支撑。

卧室里,蒋利萍睡的床还是木架子的,梳妆台没有,电灯坏了也没有更换,电吹筒早已经烧坏张裂。生活上,蒋利萍非常俭朴。衣服鞋子从未穿过品牌,基本不买化妆品,除了结婚时的戒指项链,没有金银首饰可戴,她也从来不攀比。手机屏碎了,也舍不得换,坚持要用。

“你看人家蒋科长,还是当官的,都那么节约朴素,几年来就那一个包包!”心思细腻的王昌国妻子发现,蒋利萍每次来挎着的都是一个黑色包包。自此以后,她便用这个身边的榜样来教育自己的子女。这个几十块钱买来的包包,陪伴了蒋利萍很多年,也见证了她结对帮扶的工作足迹。

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俭朴的蒋利萍,对结对户王昌国家却是极其给力的。“你想不想多养两头猪仔?如果想,我就再给你添两头!”在蒋利萍的扶持下,王昌国家今年养了四头猪,价值25000元左右。四年来,蒋利萍帮助王昌国养了11头猪,成为增收脱贫的主要产业渠道。

得知王昌国想种植中药材,蒋利萍表示支持,通过朋友、同事、亲戚、网络等途径,广泛搜集信息、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在听取有着丰富药材种植经验的公公的建议后,最终决定种植“玉竹”,并出资5000余元为他购买种苗。据估计,这一项产业可以为王昌国带来30000元左右的年收益。

“刚开始时,我对精准扶贫是没有什么兴趣和信心的!”王昌国以为,这些“当官的”只是来“镀金”的,不会真正做实事。结对帮扶过程中,一项项政策措施的落实,一次次思想政策的宣讲,不仅坚定了王昌国对精准扶贫的信心,也激发了他奋发创业脱贫致富的动力。

第一次见面,蒋利萍叫王昌国不要拿她当干部看,要当兄弟姊妹。除了入户走访,逢年过节都会送去慰问,生病住院也会去看望。就在最后一次走访中,蒋利萍还提出要给他们缴社保费,被已经脱贫的王昌国婉言拒绝。

每年,蒋利萍都节衣缩食,自掏腰包好几千用于结对帮扶。为了帮助结对户早日脱贫,蒋利萍操尽了心,眼里只有他们的艰难困苦,完全忘记了自己的病痛。回到家里,谈论的话题也常常是她的“脱贫大计”。

洁身自好奉公事

她优秀,也十分干净。

“身为财务科长兼出纳,工作上从未出过纰漏和差错,为人很正直很正派。”在中心主任郭平眼里,蒋利萍内向而内秀,一直来,在各个工作岗位上认真负责,从来不在嘴巴上唱“高调”,是一个用心用情做实事的好干部。

蒋利萍曾参与张家界市举办的第一届森保节组织工作,会徽吉祥物的设计便出自她手。她美术专业出身,爱好书法,是省书协和省美协会员,因写得一手好字,代表市长给韩国客人回信。生前绝笔作品,已经成功入选省级书画作品展。

“自我要求严格,经常带病坚持工作,与世无争。”“家庭条件差,对父母孝顺,大局观念强,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不讲价钱,是个大好人!”在同事们心目中,蒋利萍始终立足岗位,安守本分,时时处处为公家为他人设身处地,把财务出纳工作做得一丝不苟。

“只要她有一丝歪心和私心,稍微圆滑一些,我们的日子可能也不至于如此寒酸。”丈夫王江明眼里,蒋利萍是个“傻”得有些可爱的媳妇,哪怕家境困窘,一家人过着清贫寒酸、捉襟见肘的生活,也从来不假公济私,工作上兢兢业业,操守上干干净净。

作为公职人员和扶贫大军中的一员,蒋利萍短暂的一生,扮演好了一名人民公仆的角色,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片丹心,向阳而开,无怨亦无悔。

“麻烦你们找一张蒋妹子的照片给我,我把它贴在新屋里,这样我们就能够常常看到她!”王昌国说,蒋利萍比亲人还亲,她是共产党的好干部,是老百姓的好姊妹。如今,王昌国已经住进新修的房子,而蒋利萍却匆匆去了另一个世界。

来源:张家界日报

作者:朱付勇

编辑:陆波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20/12/14/870085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