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连井冈,湘赣今更红
——在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上的讲话摘录
许达哲
(2021年6月18日)
今天,借“两山”铁路开通的契机,我们在此召开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主要是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和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决策部署,在新的起点上谋划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深化湘赣两省务实合作,以新担当新作为新成效庆祝建党100周年。
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得到湘赣两省各方面的高度认同。2019年5月,召开了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第一次联席会议,建立了推进示范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2020年7月,对外发布《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两年多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和国家相关部委大力支持下,通过两省各方努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的力度、广度、深度不断拓展。我们科学谋划发展蓝图,编制完成并以两省省政府名义向国务院上报了《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制定了综合交通、红色旅游等专项规划,为示范区建设明确了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我们积极推进产业协同发展,共同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成立花炮产业联盟,共同举办国际陶瓷产业博览会,在金属新材料、矿山机械、锂电池等领域加强联合攻关,共建了宜春、萍乡、浏阳等一批合作产业园。我们全面深化红色文旅合作,联合举办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推出了“伟人故里红色潇湘路”和“不忘初心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发行文旅一卡通,共建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创新区,“秋收起义·湘赣红旗”精品线路入选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线路。我们共同创建“湘赣红”区域公用品牌,平江酱干、茶陵红茶、汝城辣椒、井岗蜜柚、宜春状元州大米、修水金丝黄菊等一批湘赣边优质农产品倍受市场青睐,有力服务推动了区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我们扎实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醴茶铁路恢复运营,长赣高铁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一批高速公路、区域连接线、旅游公路不断完善,渌水等跨界流域生态共治有序推进,多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加快实现一体化便利化。实践证明,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完全契合中央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和推进中部地区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部署要求,找准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发力点,顺应了老区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热切期盼,彰显了湘赣边协同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展现了湘赣两省互帮互促、共赢发展的深厚情谊。
如果说前两年多来是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的初建期的话,那么以今天“两山”铁路开通、大会召开和一系列合作协议签署为标志,示范区建设迈上了新的快车道,进入全面推进的关键期、加速期。今年以来,中央相继出台《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着力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同性,建立健全省际合作机制,推动湘赣省际交界地区合作,引导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与湘赣边区域协同发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庆祝建党100周年,给红色文明发祥地的湘赣边区域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论是“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还是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都要求我们把红色基因传承发扬好,把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好,把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推进好,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助力中部崛起、造福老区人民。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着力把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打造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的铸魂工程
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是湘鄂赣、湘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也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重要支撑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自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后,秋收起义、湘南起义、平江起义、三湾改编等重大历史事件在这里发生,第一支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工农革命军军旗、第一个工农兵政府、第一个省级苏维埃政权等中国革命的多个“第一”在这里创造,“支部建在连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多项治党治军创举在这里起源,汝城沙洲村“半条被子”、雷打石“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等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红色故事在这里发生,《十送红军》《映山红》等一曲曲脍炙人口的经典民歌在这里传唱。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长期在湘赣边区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星星之火”从这里点燃,迅速发展成激荡全国的“燎原之势”。当时朱毛首次会见就在酃县(现在的炎陵县),随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宁冈县龙市镇),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下,湘赣两省人民共同参与、浴血奋战、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书写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篇章。随着“两山”铁路开通,沿线20多个红色景点串珠成链,每一处都有一段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都是一个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
“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片红色土地上到处传颂着革命先烈为国为民、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从湘赣边革命老区走出了180多位开国将军,在革命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多达30万人,确实是“寸土千滴红军血,一步一尊英雄躯”。醴陵市的陈觉烈士甘愿为革命奉献一生,就义前在给妻子的遗书中写道,“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一切”;炎陵县的周介甫烈士遭敌人严刑拷打而不改其志,留下遗书“为主义而牺牲,虽九死犹不悔”;莲花县的刘仁堪烈士在就义前,敌人残忍地割下了他的舌头,他仍然用脚蘸着流下的鲜血写下“革命成功万岁”;上栗县的邓贞谦烈士牺牲时年仅21岁,他在狱中绝笔书中写道“杀不尽头颅、流不尽鲜血”。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们缅怀这段历史、纪念这些革命先烈,就是要继承他们的革命遗志,发扬他们的人民情怀,以老区人民不断提升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告慰革命先烈英魂。
习近平总书记时刻把革命老区发展放在心上,多次强调,吃水不忘掘井人,我们决不能忘记革命先烈,决不能忘记老区人民,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总书记深情讲到,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2019年考察时勉励江西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去年9月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对湖南的红色故事如数家珍,深情讲到湖南“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叮嘱我们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湘赣边区域既是革命老区,也是欠发达地区、生态敏感地区、多省交界地区,经过长期努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发展基础薄弱等问题仍然突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特征明显,区域内70%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本省的平均水平。革命年代,湘赣边区人民为我们党的建设和人民军队发展,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进入新时代,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把湘赣边革命老区建设好发展好,没有任何理由不把湘赣边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好满足好,没有任何理由不把革命先辈为之牺牲和奋斗的崇高事业接力好推进好。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带着感情和责任谋划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把这片红色土地上孕育的崇高革命精神和光荣革命传统发扬光大,书写新时代共同辉煌的精彩篇章。
二、着力把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打造成为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工程
示范区建设“抓什么、怎么抓”,《总体方案》明确了发展定位、空间布局和目标任务。总的就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立足湘赣边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绿色生态资源和良好的跨省合作基础,全面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全面推进红色文化传承保护,全面推动产业分工协作,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全面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着力把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成为全国革命老区推进乡村振兴的引领区、多省交界地区协同发展的样板区、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区、城乡融合发展和产业转型发展的先行区。具体来说,要突出“八个坚持”。
一是坚持以红色为魂。充分依托示范区红色资源丰富、红色底蕴深厚、红色文化独特等优势,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开展,扎实抓好湘赣边区域红色资源保护修缮与开发利用,加强红色党史红色文化的研究和革命精神的弘扬,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红色+教育”“红色+产业”,支持建设一批红色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携手打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和秋收起义红色文化公园,深化韶山干部学院与井冈山干部学院联动合作,进一步把“革命摇篮、伟人故里”的红色品牌擦得更亮,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二是坚持以“三农”为先。突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打响“湘赣红”全国知名农业品牌,做强粮食、油料、茶叶、水果、蔬菜、中药材、花卉、南竹等特色农业,培育壮大一批特色农产品和优质农副产品供应与精深加工基地,争创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美丽乡村、特色村落、特色民居、乡村森林公园建设结合起来,实施田水路林山综合开发治理,抓好特色产业小镇建设,培育一批农业强镇、旅游重镇、医养名镇。
三是坚持以创新为要。聚焦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实施和江西“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要求,加快构建长江中游科技创新共同体,加强在科技协同攻关、资源平台共建共享,创新人才培养等重点领域务实合作,深化行政审批、土地管理、生态补偿等重点领域改革创新,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提升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和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联动效应,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
四是坚持以产业为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建立健全区域产业互惠对接机制,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大文章,共建优势互补、联系紧密的产业分工合作体系。烟花爆竹产业要重点依托浏阳、醴陵、上栗、万载主产区,加强产业分工合作与技术研发,联合制定安全规范和技术标准,加快产业安全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打造世界花炮之都。陶瓷玻璃产业要重点发挥醴陵、茶陵、湘东、芦溪优势,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与陶瓷文化紧密关联的文化交流、会务会展、研发设计、研学旅游产业,打造国际陶瓷之都。生物医药产业要依托示范区中药材资源丰富、生态良好等优势,培育建设一批优质药材种植加工基地和野生中药材保护基地,支持建立湘赣边中药材专业集散中心、中医药特色产业园、中医药研究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同时,大力发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应用电子、智能家电、新材料等产业,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积极培育医疗康养产业。
五是坚持以设施为桥。在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重点领域,共同规划建设一批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共同争取国家对示范区交通发展项目等方面的投入与支持,谋划和加快推进长赣高铁、兴永郴赣铁路、常岳九铁路、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南昌—长沙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区域内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及通景道路联通对接,加快补齐城乡基础设施短板,推动示范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六是坚持以绿色为底。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合力推进森林质量提升、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湿地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生态工程,加强湘赣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加快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山洪灾害防治、城乡供水一体化和水库灌区建设,共同实施渌水等跨界流域综合治理,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牢牢守住生态底线,共筑湘赣边绿色生态屏障。
七是坚持以文旅为媒。共同办好中国红色文化艺术节、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加快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创新区建设,共推初心源·湘赣文旅惠民一卡通,联合打造一批红色精品景区和经典旅游线路,共绘“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的文旅新画卷。
八是坚持以民生为重。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探索医疗、教育、文化、基层公共服务等区域合作新模式,共同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行动,联合打造湘赣边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医疗发展联盟,持续改善示范区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统筹推进区域内养老、失业、基本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社会保障政策基本一致,推动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示范区建设让生活更美好。
三、着力把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打造成为巩固湘赣情谊、深化两省合作的连心工程
湘赣一家亲,今朝情更浓。从明代江西填湖广的血脉相连,到革命年代的生死相依,到和平建设时期的守望相助,再到防疫抗灾时的患难与共,无论时代怎么变迁,两省之间感情上的袍泽之谊、工作上的相互支持、经贸上的携手合作始终没有变。携手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是新时代两省共同肩负的神圣使命,也是两省人民的共同期盼。期望以这次大会的召开为新的起点,两省共同发力、真抓实干,以合作共建的更大成效,让“湘赣一家亲”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我们要共同担当实干,充分发挥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作用,联席会议办公室扎实做好综合协调、指导服务和跟踪推进工作,相关部门在政策、资金、重大项目安排上向示范区倾斜,各相关市县落实主体责任、细化落实阶段性重点任务,推动合作事项年年都有实质性进展,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我们要共同完善推进机制。加强省际协同、上下协同,完善定期会商、调度通报、评估督导等工作机制,推动交流合作常态长效。我们要共同营造良好氛围,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全方位、立体化讲好湘赣边的革命故事,讲好示范区内红色、古色、绿色景点的故事,讲好示范区建设的积极进展和做法成效,动员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示范区建设,不断为示范区建设汇聚人气、凝聚合力、集聚影响。同时,我们要共同努力,争取在各类专项规划、政策、项目、改革试点示范方面得到国家有关部委更多指导和支持。
韶山连井冈,湘赣今更红。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两省携起手来,只争朝夕、奋发进取,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办,湘赣发展与合作的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老区人民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一定会像“两山”铁路上的火车一样稳步向前,走出一条弘扬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初心之路、振兴之路、富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