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际聋人日,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约为2780万人。
过度疲劳、高度紧张、长时间的噪音、药物影响等都可能导致听力损失,还有我们日常做的一件事也会,那就是——频繁掏耳朵!
耳屎在医学上叫做「耵(dīng)聍(níng)」,是耳道皮肤腺体的正常分泌物与灰尘和皮屑混在一起形成的物质。
耵聍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黏附外物(如尘埃、小虫子等)、杀菌、对声波起到滤波和缓冲的作用。平时借咀嚼、张口等运动,耵聍是可以自行脱落排出的!你不需要掏它!
为什么不能经常掏耳朵?
首先,经常掏耳朵会破坏耳道皮肤正常的自然屏障,容易引起各种感染;
其次,掏耳朵可能使耳道受到刺激造成耳屎分泌过多,反而增加耵聍栓塞形成的可能;
最后,因为掏耳姿势不对体位错误,时常会发生掏耳棒折断入耳或鼓膜被刺破的情况,那就更麻烦了。
没事时不要掏耳朵,更不要用牙签、发卡、火柴棒、水笔芯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掏耳朵,掏耳朵1个月2至3次即可。
如何保护我们的耳朵?
防止进水
游泳或洗澡、洗脸时,应特别注意,防止水进入耳内。如感觉耳里进水,应立即侧耳单脚跳,让水流出来,或用棉球棍轻轻放进去,把水吸出来。
防止噪声
过大的声音,刺耳的声音都是噪声,它们能损害人的听力,要注意远离噪声。当突然出现噪声时,应该及时用手把耳堵住,并张大嘴巴。
少挖耳朵
用耳勺或发卡、别针等物掏耳,是不好的习惯。反复掏耳朵,反而会破坏耳道皮肤的自然屏障,引起耳道湿疹、感染等疾病。
少用耳机
现在越来越多人喜欢用耳机听音乐,这样时间长了对耳朵很不好。特别是高音量的音频声对听觉器官造成疲劳、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发生耳聋。
正确擤鼻涕
左右鼻腔应该一个一个地擤,切勿同时闭合擤鼻。鼻腔中部与中耳腔通过管道相连,同时擤鼻可能导致鼻腔分泌物驱入中耳腔,引发中耳炎。
慎用药
尽量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这些药物容易引起耳中毒,从而损害听力。
早就医
耳朵如果有不适感,应该定期去请专业医生检查,不能自己盲目处理。
在下列情况下,应尽早找医生治疗:
流脓或出血
因异物入耳而感疼痛
长期耳痛不止
突然丧失听觉
耳鸣及头晕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康晓乔 整理报道
来源:央视网、七台河市残联、丁香医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