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沙田村老板们的创业故事

2021-10-03 09:50:38 长沙晚报
作者:周斌 编辑:高芹
字号:

风景美如画的兰馥冲。长沙晚报通讯员 邱蔚浩 供图

风景美如画的兰馥冲。长沙晚报通讯员 邱蔚浩 供图

谢嫦娥在长沙开包子铺20多年,每天一千多个包子、馒头,都是两口子手工做出来的。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斌 摄

谢嫦娥在长沙开包子铺20多年,每天一千多个包子、馒头,都是两口子手工做出来的。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斌 摄

  9月29日,姜送飞和丈夫在家里为客户预订的国庆宴席准备食材。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斌 摄

9月29日,姜送飞和丈夫在家里为客户预订的国庆宴席准备食材。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斌 摄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斌

国庆长假,别人都在欢庆节日,同为餐饮小店女老板的谢嫦娥和姜送飞却忙得有些“脚不点地”——节假日是餐饮行业最忙的时候。

谢嫦娥是天心区书院南路759号包子店的女主人,她的家在兰馥冲。

姜送飞是宁乡市沙田乡“送飞宴席服务部”老板,营业执照的经营地址也在兰馥冲。

兰馥冲是个当地人称为“屋场”的小地名,正式名称是宁乡市沙田乡沙田村堆资五组。这里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故居所在地。谢觉哉曾在这里度过青少年时代,直至1905年离家求学,后投身革命。

高德地图显示,天心区书院南路759号距离兰馥冲屋场最近的公路121公里。谢嫦娥和姜送飞同龄,都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也是老邻居,两人的家距离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谢觉哉故居仅一步之遥。

姜送飞

妻子经营流动宴席,丈夫机械化耕种100多亩田

要在同一天完成对两位兰馥冲女老板的现场采访,在以前有些不可想象。

但现在距离不是问题,因为从长沙出发到兰馥冲,大部分行程可以走高速:长张高速转S20,再转S71,然后到横市互通下,剩下不到20公里也是宽敞柏油路。

9月29日上午9时半,记者依约赶到姜送飞家时,她正组织员工为客户预订的10月1日的两场订婚宴准备食材。因为暴雨,她丈夫龙友华也停下了正在田间忙着的收割机,赶到厨房当帮工。“好多乡亲喜欢在国庆节这个日子办喜事,每年这个时候都很忙。”

这个行当,在农村又被称为流动宴席经营者。与城里酒店不同,他们是把食材准备好,再上门到客户家里办酒席。姜送飞的宴席加工,还注意充分利用当地自产的鸡、鸭、鱼、肉和特色豆腐等,又为当地村民生产的农副产品提供了一条就地消费的产业链。

由于经营者不少,这个行业竞争也蛮激烈。姜送飞干这一行已有十多年,因为真材实料、味道可口、价格实惠,在当地口碑不错,业务已做到周围乡镇。国庆当天的两个大单,一场40桌,一场30桌,其中一场的客户就来自与沙田乡毗邻的流沙河镇。

妻子有自己的事业,龙友华也没闲着,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兰馥冲及周边100多亩水田,购置了收割机、耕田机等农机设备,基本实现了种田机械化。

龙友华告诉记者,自己21年来一直在兰馥冲忙生活,没外出打过工。之所以记得这么准确,“因为儿子今年21岁了。”目前,他们的女儿大学毕业在长沙工作,儿子正在读大学。

除了谢觉哉,沙田乡还是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的诞生地,何叔衡故居、谢觉哉故居均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新建“宁乡四髯”生平陈列馆,开发涓水河沿线文化长廊,今年累计接待游客超6万人次。

红色旅游带动产业发展,不断涌入的外地游客,也为姜送飞他们增收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他们对未来的生活信心满满:“乡下的生活,一点不比城里差。”

谢嫦娥

在长沙开店20多年,是沙田1.2万包点“大军”中一员

谢嫦娥开的店子在长沙城里。紧靠人行道是一排放包子馒头的蒸笼,狭小的店面里摆着和面的案板、存放食材的冰柜……书院南路759号紧靠开业不久的南湖一号综合体,这里人来人往,尽显都市繁华。

有点令记者意外的是,这个沙田人开的包子铺并没有挂名气挺大的“沙田包子”的招牌。

“我们每天凌晨3点就要起床,剁馅、和面、发面……”谢嫦娥介绍,每天一千多个包子、馒头,都是两口子手工做出来的,这个习惯从20多年前在长沙开店起就坚持着。

“一年365天,除了春节休息几天,基本都是在店里,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谢嫦娥介绍,在长沙的这些年,不知不觉中,孩子上学、大学毕业,现在某知名房地产公司从事技术工作,他们自己也在长沙购置了房子。

“家还在兰馥冲,老人家生活在那里。”谢嫦娥丈夫强调,满满的“兰馥冲情结”。

依靠双手,勤劳踏实,一步步带领着全家人过上小康生活,姜送飞和谢嫦娥这样的例子在当地很普遍。

“沙田获评‘中国面点师之乡’,目前长沙挂‘沙田包子’招牌的店铺就有200多家。”听说记者采访谢嫦娥的包子店,特意赶过来的长沙发酵面食行业协会会长、“沙田包子”非遗传承人吴达求介绍。而沙田乡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张雄提供的材料显示:当地在外务工人员约1.85万,其中就有1.2万人从事包点行业。

兰馥冲

自然美景遇乡村振兴,“美丽屋场”初现雏形

“家乡好,屋小入山深,河里水清堪洗脚,门前树大好遮荫,六月冷冰冰。家乡好,吃得十分香,腊肉干鱼煎豆腐,细茶甜酒嫩盐姜,擦菜打清汤。”这是谢老所作《忆江南·家乡好》,表现了老人对家乡的魂牵梦萦,也描绘了兰馥冲当年世外桃源般的美景。

“四季丛生奇异花草,淳香扑鼻,馥郁醉人,‘南国花香在此冲’。”说起地名的来历,兰馥冲人这样解释。

漂亮的小楼掩映在翠绿山丘间,不时有白鹭从金黄的稻田飞起……当记者驾车行驶在兰馥冲村级公路上,仿佛置身一幅绝美的乡村油画中,也就理解在外打拼多年的谢嫦娥两口子特别强调自己兰馥冲人的身份了。

今年75岁的姜士心老人作为谢老故居的邻居,曾见证了谢老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次回乡。老人回忆,谢老第一次回家,因为当时的公路与兰馥冲还有一段距离,是乡亲们自发准备两人抬轿,把谢老抬到兰馥冲的。而现在平坦的柏油路修到了冲里每户人家门口,“这是以前做梦都想不到的”。

沙田乡沙田村2014年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在各级帮助下,去年脱贫摘帽。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当地根据《长沙市“美丽屋场”创建方案》,去年6月开始,根据“村庄绿化、水体净化、地面洁化、庭院靓化、民风淳化”原则,对兰馥冲进行了重点打造。沙田村党支部书记何峰介绍,兰馥冲美丽屋场总体规划0.25平方公里,涉及53户,其中就有姜送飞、谢嫦娥家。同时,当地乡村通过建立健全共建共享、共管共护的机制,确保美丽屋场建设成果长期保存。

一个“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屋场已在兰馥冲初现雏形。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