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晴好,李国英和儿媳妇罗素平正在翻晒薯糕。婆媳俩有说有笑,洋溢着一派农家特有的田园气息。
红网时刻11月18日讯(记者 吴思静 通讯员 欧阳稳江 彭红霞)冬日暖阳里,在陌生的村子里一路探寻是件特别满足的事。一切事务都因有了阳光的加持,而变得有些享受了。制作薯糕,亦是如此。
挖薯:文光村村民罗真信从地里挖出一个个大红薯,他说今年的红薯收成比较好。
长沙浏阳沙市镇文光村,是浏阳北乡一个有着近7000人的村子。游走于其中,山坳里空气清新,黑色的山脊若隐若现。朴实的农家院子里,爽朗的说笑声和鸡鸣犬吠近在咫尺,薯糕的香甜气息弥漫在这新鲜的空气中。
去皮:文光村村民陈青莲将红薯清洗干净后,用工具去掉表皮。
趁着天气晴好,73岁的李国英和儿媳妇罗素平正在翻晒薯糕。在北乡,红薯是极其普通的农作物。农人偏爱它,多是因为红薯简单易得,而他们却能凭借一双巧手做出许多美食来。从曾经的主食,到如今变化万千的各种小零食,红薯一直都是主角之一。
蒸熟搅拌:将红薯蒸熟后搅拌成泥状,加入芝麻、白糖等配料。
或许是远离闹市,村里的日子依旧保持着不紧不慢的节奏。制作薯糕,不过是北乡主妇掌握的众多生活技艺中的一项。李国英婆媳俩,亦不例外。
成型:利用特殊的模具,文光村村民罗中义将红薯糊糊轻轻刷成薄薄的一层。
和家乡有关的食物,总夹杂着一些特定的情感。有时候可能对于有些食物,甚至说不出其具体渊源,但一提到它,许多特殊的记忆就被唤醒了。物质匮乏的年代,一盘香甜的薯糕从瓷坛子中掏出来,或生吃或油炸,皆为过年待客的高级待遇。或许就是这样与情感因素纠缠在一起,薯糕在时间里发酵,在记忆里生长,使味觉和情感交相辉映,让一种普通的食物变得不普通起来。
摊晒:红薯泥摊晒在薄膜上,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一片金黄。
五六年前,文光村的家庭主妇们逐渐捡拾起了制作薯糕这一活儿。起初,只是为了慰藉孩子们的嘴馋。渐渐地,越来越好的制作技艺,使得文光村的薯糕名气越来越大。
切片:晒到半干的薯糕被切成长方形条状,半成品出炉。
李国英的院子里,婆媳俩有说有笑,洋溢着一派农家特有的田园气息。金色的阳光里,晒垫上的薯糕被阳光激发出香甜的气息。一张张还未裁切的薯糕,薄若纸张。芝麻如星星散落,点缀其上。看似简单的食物,却无一不显示出主人超凡的好手艺。
翻晒:最后再次进行翻晒,制成成品。在一旁玩耍的小朋友,不时拿起一片薯糕放入嘴中。
“来,随便吃。”墨守着北乡人代代相传的浓酽情谊,李国英盛情地做着邀请。制作薯糕的技艺,亦是大方分享出来了。拈一片尝试,软糯清甜且口齿留香,让人忍不住再来一片。
红薯是在“霜降”前后收获的。因为是蓬松的沙质沙土,种出的红薯经过月余的储藏,糖分和水分比例恰到好处。品种多为苹果薯,光是生吃一口,便能尝出甜丝丝的好滋味。将红薯洗净削皮后,袒露着大肚子的红薯就要被熬制成糊糊状。加橘子皮、芝麻抑或茴香的多少,抑或是什么都不放,也就造就了每家每户的薯糕口味稍有差异。
因为红薯品种不同,晒出的薯糕颜色不同,口感也有一定的差别。
在所有的程序中,将红薯糊糊变成薯糕这个环节既是个技术活也是个力气活。一块特制的木板,用四根小木条作为隔断,组合成长条形的模具。类似刷墙的铁刮子,将倒进去的红薯糊糊轻轻刷成薄薄的一层。看似简单,却考验着制作者的娴熟程度。太厚,不容易晒干;反之,则容易在翻晒的过程中破损。刷完之后,打下手的人则将其轻轻揭起移至晒垫之上。这个过程,则要求制作者懂得使用巧力。
随着肌肉的记忆被激活,手中的活儿越来越得心应手。不一会儿,成排的晒垫让小院子有了劳作后的踏实感。翻晒薯糕是个细致活儿,多是由老人和女人们来完成。刚成型的薯糕散发出一股特有的香甜,一片接一片地被安置在竹篾晒垫之上。一两天的翻晒中,阳光将温度传给薯糕,锁住甜味与合适的水分。
和大多数主妇一样,屈香雪亦不曾受过专业的训练,靠着手感便能制作出金灿灿的薯糕,品尝起来更是满口生香。这样一片不起眼的薯糕,既没有美轮美奂的卖相,更没有出神入化的手段,却并不妨碍在远方工作的女儿对“妈妈味”的眷恋。
“全村大概有一两百户人家会大规模制作薯糕,多的每年能制作4000斤左右,少的也有2000斤,逐渐形成了一个小产业。”朴素诚恳的北乡主妇们,并没有因为批量生产而对其中的任何环节有所轻慢。两天之后,这些一臂之长的薯糕会被整整齐齐地切成寸余见方的小块。按重量装袋,分送亲友后,其余的则被外村人抢购一空。从从容容地经过一次次的传递,最终成为城里人茶几上不可多得的健康小零食。
这些味道,已经在呼啸而过的时光中和乡情、念旧等情感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在村子里走着走着,感觉像回到了小时候,薯糕散发出的甜蜜气息,让人十分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