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6日,瑞雪飞扬,汽笛长鸣,娄底“VAMA铁路专用线”正式通车,连接起沪昆、洛湛铁路,年运输量达100万吨。火车开进工厂里,构建起汽车板原材料和成品运输专线,提质材料产业集聚融合。
号称“湘中煤海”,坐拥“世界锑都”,有“千万吨钢”生产规模的“钢铁侠”娄底,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勇闯新路子。
娄底“新路子”在哪里?
“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发挥好钢铁新材和工程机械两大主导产业的引擎作用,以‘五好园区’建设为承载平台,打造中部地区‘材料谷’。”娄底市委书记邹文辉说。
立足产业基础、找准比较优势,娄底围绕打造好中部地区“材料谷”的发展定位,排兵布阵,为湖南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贡献娄底力量。
用好政策红利,打造“材料谷”
2020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组织对湖南中部(株洲-湘潭-娄底)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方案修编,明确“十四五”期间的主要目标是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建设“三谷一区”,其中就有——“娄底材料谷”。
省“十四五”规划明确:娄底为长株潭都市圈拓展区、辐射区,要把“材料谷”作为娄底对接融入长株潭都市圈的重要角色来打造。
日前,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新时代推进湘西地区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意见》,娄底再迎重大利好,将在财税、用地等方面获得政策支持。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拥有年产千万吨钢铁、千万吨煤炭、千万吨水泥的综合产能,娄底被誉为湖南的“鲁尔区”。随着能源逐步枯竭,娄底围绕新发展理念,依托原材料基地优势,先手布局材料产业。
2019年,娄底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被列入国家首批6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重点发展高品质特种钢铁、高性能有色金属及合金、先进陶瓷等材料产业。
以省党代会精神为引领,依托政策机遇叠加,娄底以钢铁新材和工程机械为两大主导产业,统筹推进其他8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进军中部地区“材料谷”。
“链”结力量,培育材料产业集群
进军“材料谷”,从何处突围?
娄底把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链打造作为重要突破口,扭住龙头企业“一个点”,连缀产业链上“一条线”,激活产业集群“一大片”。
钢铁新材和工程机械作为两大主导产业,作出了示范。2020年,娄底以华菱涟钢、VAMA等为“链长”,重点发展汽车板、高强钢等钢铁新材产品,推进钢铁产业向“高精尖”转型;以中兴液压、三一路机等为“龙头”,重点发展液压油缸、路面机械等工程机械制造业。
一块钢材从涟钢“出发”,经VAMA、华安钢宝利等企业接力,升级为高强度汽车板,抢滩国内外一线汽车品牌市场;经菱峰实业等企业深加工及预处理,供货三一路机、液压油缸等机械制造产业;经中厚机械等企业延伸,形成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
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娄底两大主导产业从配套环节向链条高端发展,目前已拥有近200家规上企业,年主营收入近1200亿元,成为全市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
从两大主导产业迸射的强劲动能来看,娄底今后的发展路径已明晰:聚焦钢铁新材和工程机械两大产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动形成上下游产业生态体系;壮大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依托钢铁新材和工程机械两大产业,建设国家级产业集群。
到2025年,娄底将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两大产业工业总产值达2000亿元以上。
铆足“闯”劲,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摸着石头过河,更需稳扎稳打。
娄底加快建设“五好”园区,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组建以两大产业为主导的集团军。依托各县市区优势,构建全市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娄底经开区瞄准薄板深加工,打造千亿级高端钢铁产业“航母”;娄星产业开发区崛起百亿级钢铁新材产业;娄底高新区构建路面机整机输出产业基地;冷水江形成全国最大高强度紧固件生产基地;新化电子陶瓷产业列入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
夯实产业基础,如何发挥磁场效应,吸引和留住企业?
娄底围绕10条优势产业链,建立健全“一链一长、一链一局、一链一园、一链一办”工作机制。建立授权事项清单制度,赋予园区相应管理权限,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园区事园区办”等改革,推动相对集中许可权改革,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
同时,扎实推进产业项目审批闭环管理,逐步推行“施工图联合图审”“竣工测验合一”,探索实施“拿地即开工”模式,推动投资项目“一站式”集中审批验收,进一步提高项目落地效率。
娄底市委副书记、市长曾超群说,娄底立足自身优势,结合产业特点,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省党代会的各项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材料谷”强势崛起!娄底正以一域之光为“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全局添彩,循着美好蓝图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