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2022年的工作中,湖南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批具有湖湘特色的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宜居城市”。其中,“韧性城市”作为一个亮点,引起了不少关注。这个韧性城市如何解读?记者采访到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焦胜。
记者了解到,“韧性城市”的基本特征主要包含两点:一是当灾害发生时,城市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抵御、吸收和化解外界对其产生的影响;二是能够从灾害中快速恢复,保持城市功能正常运行。焦胜介绍,韧性城市系统与人体生命系统类似,城市的韧性系统包括信息系统、水循环系统、能源系统、生态系统、医疗卫生系统等。
他认为,建设“韧性城市”要求城市治理体现出比较大的韧性。当发生危机时,城市有比较强的抵御能力,危机发生以后,城市也有比较完备的应对措施。例如暴雨之后,海绵城市和调蓄能力系统起到作用,可以提高防灾减灾效果。
对于如何更好地建设“韧性城市”的问题,焦胜说,首先需要了解城市有潜力的调蓄功能系统。比如公园绿地、蓄水功能的湿地等。新建建筑、改建建筑、公共建筑,都需要考虑“平疫结合”、“平灾结合”。在建筑设计中,要考虑“弹性”设计,提升技术的预见性。在防灾方面,要完善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体系,提升城市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信息服务等功能。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宜居城市,三者之间相互强化,实现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截至去年12月8日,全省设市城市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达601平方公里,雨水径流率得到有效控制,初步实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总体目标。其中,常德市作为第一批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从水环境、水安全、水生态、水文化、水产业等方面综合施策,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为南方丰水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创造了样板。岳阳市、望城区、津市市、凤凰县4个省级海绵城市试点,在水系、公园、绿地、道路、小区、屋顶等多类型项目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探索了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