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双服务”,满足群众新期待

2022-02-18 09:26:03 湖南日报 编辑:翁子茜
字号:

新的时代,广大基层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新的期待。

近日,中宣部办公厅、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联合公布了《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表彰名单》,共计表彰346家单位。湖南13家文化单位榜上有名,数量居全国第二。这些文化单位不断创新文化服务方式,深受基层群众欢迎。

传播创新,政务教育受欢迎

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才能让党的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常德市鼎城区融媒体中心开办了《学习新思想邀您读金句》节目,230名党组织书记读金句、谈感悟。同时以赛促学,举行党史知识挑战赛,吸引线上线下10万人次参与。该中心自办栏目《阳光政务》《大忙小忙人人帮》,为群众解决各种烦心事。其中,《阳光政务》栏目组被群众誉为“空中信访局”,每年为群众解决大小难事3000多件。

青少年喜欢看电影。安化县电影服务中心连续15年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电影月放映活动,成为益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品牌。除了放电影外,他们举办法制电影进校园专场活动,向社区困难家庭学生免费赠送观影券。始于2008年的观后感征文活动,组织获奖学生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深受家校欢迎。

慢直播成时尚。汨罗市融媒体中心的14个融媒矩阵聚焦民生实事,用24小时“慢直播”,准确传递重要信息、快速解答群众疑虑,化解矛盾。他们利用村村响大喇叭在防疫、防汛、防灾中发挥大作用,用短视频形式报道重大主题、突发事件、文化活动,微电影《加油中国,加油汨罗!》点击量近百万人次。

融合创新,脑袋钱袋双“丰收”

做好“文化+”,融合创新,让百姓的脑袋和钱袋都有收获。

桂阳县文化馆推进文化传承与旅游节会、企业生产相结合,先后扶持陶器烧制技艺传承人李知军、木雕技艺传承人欧阳玉梅、稻草灰水粽传承人张海平等兴办企业。其中,陶瓷烧制技艺被本地20多家企业吸收利用,陶瓷产业年产值达4亿元,带动了乡村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长沙县福临镇文化综合服务站立足服务三农,夯实阵地建设,累计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新建了陈树湘烈士纪念馆、旅游服务集散中心、游泳馆、足球场等;开通了以镇文化站为中心,覆盖全镇的“村村响”无线广播网络,实现了镇、村、组信息互通;设立了13家分布于村(社区)的农家书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室,在镇内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全覆盖”的文化服务立体网络。

福临镇依托文化站建设了“福临驿站”,以获批国家级文旅融合示范点为契机,探索“政府搭台+公司运营+村集体入股+农户参与”的模式,与县内外32家餐饮、住宿、农企、景点合作,2021年度预计实现产值500万元。

“文艺+旅游”也有成功案例。作为传承炎帝文化的重要力量,炎陵县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年均承担炎帝陵大小祭典展演192场次。他们还自筹资金50万元,创排了舞剧《神农颂》、音乐剧《炎帝》,培养本地农民当群众演员,带动群众增收。2017年至今,2个节目在炎帝陵景区年均演出84场。

思路创新,执法服务有温度

看电影还送农业技术、送法律知识,在芷江侗族自治县,农民每年都有电影文化“大礼包”。

怀化金五溪新农村数字院线有限责任公司驻芷江服务站为基层提供电影放映服务。党员放映先锋队挑着扁担深入地势陡峭的村寨及村民小组,确保全县电影放映覆盖率达到100%,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扁担放映队”。

每次放映电影前,服务站会利用村村响、宣传栏等广而告知。同时,创新推出了“电影+课堂”放映服务。放映《柑橘栽培嫁接技术》等科教片后,会有县农技人员现场答疑解惑,并根据村民需求到果园、菜地实地指导;放映《土地确权》等政策科教片后,会有派出所干警、国土站工作人员结合真实案例,普及法律知识。

基层文化市场执法队伍通过创新执法形式,让文化的天空更加清朗。

衡南县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执法“重教育、重引导、重监管”,稳步推进文化执法改革,查处了旷某擅自设立电视台向周边村发射无线电视信号案等。

石门县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有温度。在依法查处一残疾人网吧业主接受未成年人进网吧的违法行为后,执法人员主动帮助其开通网店,增加谋生渠道;所街乡水南渡完小没有接通有线电视,执法人员捐赠1500元,协调电视网络公司为16名山区教师开通了有线电视。

创新利用,传统文化焕新生

“儒风代代传,博士辈辈出。”浏阳市沙市镇秧田村是远近闻名的“博士村”,培养了26名博士、176名硕士、700余名大学生。培养了两个博士的张秋香老人将老宅无偿提供给村里办农家书屋。政府主导、乡贤发力,农家书屋有儿童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8个功能室,各类图书1.5万册,并定期开展文化沙龙活动。

秧田村农家书屋每年举行“新年第一课”活动,以“弘中华经典,传优良家风”为主题,由博士回乡授课,讲述家风家训故事和自身求学经历。每周二为“民间课堂日”,由本村退休教授、教师为学生免费授课。村里还建了一面“博士墙”、新建了耕读文化馆、成立了农家书屋教育基金,弘扬耕读文化,奖励考上博士和大学的学生,帮扶困难家庭孩子读书。

溆浦县辰河目连戏传承保护中心打造的“梨园茶楼”,每年演出剧目200场以上,成为群众喜爱的传统戏曲欣赏、教学平台。他们以“专业剧团+业余院团”的方式,壮大民间戏剧队伍,与溆浦县职业中专联合开设了辰河目连戏“非遗班”,招收13至17岁学生。经过几年培养,29人成长为辰河目连戏的新希望。

2018年,石门县易家渡镇易家渡社区农家书屋被确定为常德市图书馆分馆,并与民办公益图书馆“逸迩阁书院”融合运行,有藏书、藏品90多万册(件),每天免费开放10小时。社区以书屋为中心建成了特色“书香屋场”,推进全民阅读。如今,过去习惯了“坐茶馆、打麻将”的村民有了休闲新方式——“泡书屋、长见识”。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