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捕手:一套动作7小时重复1740次,完成1740人的核酸采集

2022-04-03 11:10:55 长沙晚报
作者:徐媛 编辑:李丽
字号:

  脱去防护设备后,陶荣脸上已有深深的压痕。

脱去防护设备后,陶荣脸上已有深深的压痕。

  陶荣和两位同事前后一字排开,互相为对方的身后贴上带有单位信息的贴纸。

陶荣和两位同事前后一字排开,互相为对方的身后贴上带有单位信息的贴纸。

  8∶30,长沙市实验中学的核酸采集正式开始。师生们分年级按时间段分批到达体育馆进行核酸采样。

8∶30,长沙市实验中学的核酸采集正式开始。师生们分年级按时间段分批到达体育馆进行核酸采样。

  上午核酸采样中途,陶荣的医用隔离面罩内壁已经布满水珠。

上午核酸采样中途,陶荣的医用隔离面罩内壁已经布满水珠。

  12∶40,上午的核酸采样结束,陶荣小心翼翼地脱去防护服。

12∶40,上午的核酸采样结束,陶荣小心翼翼地脱去防护服。

  13∶00,陶荣在角落吃起工作午餐,这是她全天仅有的休息时间,吃完饭她将马不停蹄地赶往下午的核酸检测点。

13∶00,陶荣在角落吃起工作午餐,这是她全天仅有的休息时间,吃完饭她将马不停蹄地赶往下午的核酸检测点。

  下午陶荣个人完成45管(20混1)共900人的核酸采集。一天下来,陶荣共采集核酸1740人。

下午陶荣个人完成45管(20混1)共900人的核酸采集。一天下来,陶荣共采集核酸1740人。

  陶荣脱下手套后,手套中的滑石粉已凝固成一团团粘在她的手指关节上。

陶荣脱下手套后,手套中的滑石粉已凝固成一团团粘在她的手指关节上。

  17∶50,下午的核酸采样已结束,天空下起小雨,陶荣换好衣服后吃起工作晚餐,吃完她将回家休息并等待新一天的任务。

17∶50,下午的核酸采样已结束,天空下起小雨,陶荣换好衣服后吃起工作晚餐,吃完她将回家休息并等待新一天的任务。

手消毒、用采集棒涂擦咽喉、将采集棒头折断放进试剂管……这样的一套动作一天下来重复1740次,是什么感受?

以前,身穿防护服的“大白”经常出现在电视和报纸上,如今他们就在你身边。4月1日,记者跟随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护士,走进中学和社区进行核酸采集,记录下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辛苦忙碌,呈现你没注意的那些感人细节。

时间 6∶00  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叮铃铃……”时针指向清晨六时。闹铃响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耳鼻喉科护士陶荣,虽然只睡了不到6个小时,但她清醒地关掉了闹铃,起床、刷牙、整理……30分钟后出门,同科室的小伙伴已在附近等待她会合,一同前往芙蓉区马王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当天,她们所要面对的是几千人的核酸采集。虽然常年高压力工作和数不清的通宵夜班让她经常缺觉少眠,但当日却没有起床的挣扎。

“这是我再一次穿上防护服。”去年夏天,陶荣随医院医疗队支援外地抗疫27天,经历了人生中的许多第一次:第一次置身于具有超强传播力的德尔塔病毒高风险区;第一次在高温酷暑天,穿着防护服行走于大街小巷去进行核酸采样;第一次进入隔离病房;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和护理新冠肺炎患者……

近期,长沙疫情反弹,当医院发出支援社区居民核酸采样的号召,陶荣第一时间积极响应,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到达芙蓉区马王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陶荣和同事们简单地吃完早餐,随社区工作人员来到长沙市实验中学。这个上午,四组采集队员需完成近四千名师生的核酸采集。

时间 8∶30  采集并不是越快越好

核酸采集正式开始。师生们分年级按时间段分批到达体育馆。

为了更迅速、准确地采集,陶荣站立着,不时半蹲着双腿,每采一人,就抬起一次手臂、进行一次手卫生消毒。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实在太累时,陶荣才在椅子上坐一下。

“采集并不是越快越好,需要迅速(特别是面对小儿以及一些不配合的人群),但更要精准。”陶荣说,只有保证了每一份采样标本的质量,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真实可靠。

身为耳鼻喉科的护士,陶荣笑着说在采集方面确实多一点优势,她能快速找准腭咽弓、扁桃体、扁桃体窝及咽后壁的位置。“在采集时我们会至少擦拭3次,尽可能多地采集分泌物,避免‘假阴性’。”

采集过程中,有的学生咽喉反应特别强烈,拭子刚触碰咽喉,就难以控制地咳嗽和干呕。这时,陶荣会停下来,让学生休息下做好准备再继续,有的如此反复了三四次,“采集时尽量轻柔,同时动作快准稳,以减少他们的不适感。”

时间 12∶36  比饿更难受的是渴

上午的核酸采集12时36分结束,共采集了3849人。当陶荣个人完成42管(20混1)共840人的采集任务后,她刚想移出座位,腰部的疼痛让她停住了脚步。

“缓一下。”陶荣说,一旦停止放松下来,最疼的是腰部、右肩、右手食指及大拇指,“采集了多少人,这两个指头就折断了多少根采集棒。”小心翼翼地脱下防护面屏和防护服,陶荣脸上已是深深的压痕,双手在两双手套的包裹下,手套中的滑石粉已凝固成一团团粘在手指关节。

中午1时,陶荣和小伙伴们在学校体育馆里分散开,端着盒饭开始午餐。陶荣告诉记者,比饿更难受的是渴,因为穿着防护服,中途去洗手间不仅耽误时间还要浪费一套防护服,所以早上起床她就尽量不喝水,避免上卫生间,而这也是所有核酸采样人员在抗疫一线的缩影。

时间 17∶35  近7个小时共采集1740人

简单午餐后,陶荣接到医院的安排,下午继续支援芙蓉区嘉雨兴园检测点。13时50分,陶荣到达检测点,在长长的队伍旁,她迅速穿好防护服,将自己的衣服装入塑料袋,放在雨棚下的角落里,便赶紧投入到采集工作中。

“别紧张,张大嘴。”陶荣神情专注,面对孩子和老人更加耐心提醒。17时35分,采集任务终于结束,陶荣采集了45管,完成了900人的核酸采集。一天下来,近7个小时,共采集1740人。

下午淅淅沥沥的雨水持续不断,陶荣换好衣服,在雨中带着一身疲惫归家。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她将继续抖擞精神,迎难而上,整装出发。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