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就业创业工作“一揽子”举措,开展“温暖三湘”系列招聘、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为了做好就业服务保障,近日,湖南省教育厅面向全省普通高校46.9万名2022届毕业生开展了就业创业指导服务评价问卷调查,并下发《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评价的调查与建议》(下称《调查与建议》)。
《调查与建议》表明,湖南就业创业环境相对较好,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较大,前期相关促进政策和指导服务举措正在发挥积极效应。
调查:超八成毕业生愿意选择省内就业
《调查与建议》显示,在有就业意向但暂未签约的毕业生中,超八成毕业生优先考虑湖南省内就业,近六成毕业生期望就业地点为“长沙市内”。据统计,2019年至2021年的3年里,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留湘就业人数、比例分别为57.13%,57.51%,59.29%,毕业生留湘就业比例逐年增长。
为何会有越来越多毕业生选择留湘?
“政府、学校和社会给予的支持让我们在湖南就业幸福感增强。”长沙理工大学毕业生刘琳琳告诉记者。
据调查显示,87.36%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就业指导和岗位推荐服务、政府就业政策、家人朋友支持、社会就业指导服务等各方的支持帮扶让他们的就业信心提振,同时,面对新的就业形势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社会环境变化,毕业生也更倾向于从事受到国家大力扶持的文化创意、新基建及相关产业、数字媒体等行业岗位,并且82.51%的毕业生也愿意在专业知识学习、综合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创新创业技能实践等方面提高自身能力素质。
此外,记者了解到,我省2022届高校毕业生母校推荐度高达 91.38%,较去年上升了3.78个百分点。其中,毕业生对母校人才培养服务评价满意度高达96.91%,对母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满意度达 96.29%,最为满意的服务方式为“就业信息提供与发布”。
探因:多方联动共促毕业生就业
长沙理工大学与中联重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诸多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双方开设了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班,共建了湖南省汽车车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进行“建筑机械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南华大学与湘南湘西高新软件园举办了为期15天的学生联合实训班,共有73名学子参加,由科大讯飞高级软件工程师李方文全程授课。长沙民政职院外语学院、湖南导家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导家•优学”企业工作室和“导家•优学”生产性实训基地也挂牌成立……
近年来,省内高校积极探索构建就业育人工作体系,打造“招生、培养、深造、就业、发展”人才培养全链条管理体系,持续加强就业价值观教育,拓宽毕业生的择业视野。同时,各高校聚焦就业渠道拓展、能力塑造,积极抓好就业岗位供给、就业指导培训和困难群体帮扶,全省就业指导服务水平不断提质增效。
此外,上半年,《湖南省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揽子”举措实施方案》出台,推出7个方面26条政策措施,积极营造毕业生留湘就业的良好环境。省内长沙、湘潭、益阳等市州也相继出台了相关人才政策,特别是强省会战略等越来越多的普惠政策吸引毕业生留湘就业。各高校积极加强“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宣传阐释,组建校企联合育人平台。
建议:各方协同共进推动就业创业工作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是毕业生保就业、稳就业的根本,高校指导服务水平是毕业生保就业、稳就业的关键。
《调查与建议》建议,高校应充分发挥校友的帮扶带动作用,引导和推进大学生创业实践,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形成协同共进的合力,推进高校的就业创业工作;同时,深化校友企业和母校的合作,构建学校与校友的德育共同体、发展共同体、情感共同体来助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同时,为了增强人才吸引力,建议各地进一步为高校毕业生等人才提供政策扶持和宽松环境;推动企业与省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校合作成立研发中心或技术(工程)中心,健全促进人才成长及专业发展的激励制度体系,优化人才干事创业成长环境,吸引高校毕业生安心留湘工作;加快构建更加开放灵活的终身教育体系,为留湘毕业生提供学历层次提升、技能培训、个性化学习服务的一体化终身学习服务平台,进一步拓宽留湘毕业生成长上升空间。
此外,应积极开展我省高校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建立毕业去向落实率、就业状况跟踪调查结果与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联动机制。通过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雇主调查,准确掌握我省高校及相关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准确把握高校毕业生就业中长期变化趋势,服务教育行政部门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参与评价、监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