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湖南省桃源县城前往最南边的西安镇,要绕道怀化市沅陵县的官庄镇,驱车两小时才能到镇政府驻地,而到最远的薛家冲村,则还需要行驶一个小时。
一顿盘山弯绕,大家已隐隐有了晕车的迹象,车刚在薛家冲停稳,都忙不迭下车去透气。
“有点难受吧,缓缓就好了。”休息间歇,迎面而来一个汉子,皮肤黝黑,脚上穿着雨靴,裤兜插着手电,一身迷彩服健壮而精神,手上还端着一碗正在吃的泡面。一行人和李波就这样见上了面。
高山阻隔,云雾萦绕,与李波在飘着面香的交谈中,笔者了解到,这位有着16年军龄的退役军人,自2015年3月退伍后,就被派驻到桃源最南端的边远乡镇担任国土所长。
说是“所长”,其实既是将也是兵。全所就他一个人,而他也已独自守望着这片200平方公里的土地,整整7年。
“刚开始觉得西安镇虽然远,但是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后来发觉,越是景美,越可能隐藏着险情难关。”李波说,到岗西安第三个月,一场山洪曾给过他当头一棒。
2015年6月2日一大早,西安突降大雨,不到两个小时,降雨量已经达到220毫米,整个集镇都被洪水淹没,最深处超过两米,电力和通讯中断,几十间房屋被不同程度损毁,爆发的泥石流引发上百处山体滑坡,所幸人员转移及时,没有生命损失。
一线工作者都知道,面对山洪,无法阻唯有躲。西安镇多山,林地占总面积的88%,山体陡峭,更容易发生地质灾害。李波意识到,在西安镇,必须要时刻绷紧地质灾害防治这根弦,而自己肩负自然守望的职责,需要做到更多。
李波帮助群众转移
从那时起,他严格执行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三查”制度。对每一处隐患实行严格而细致的巡查,对隐患点周边住户逐一上门发放宣传册,在汛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不厌其烦地强化群众安全意识。
不管是节假日还是周末,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每次灾情预警,他都第一时间做好抢险救灾的准备。但对于应急避险搬迁,有些群众也表示过不理解。
今年5月,西安收到红色预警,李波紧急组织群众转移,薛家冲的张老汉拒绝搬离,还怒气冲冲对着李波大喊:“我的房子是我自己修的,质量好的很,肯定没事。”李波没有放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把老人一家成功转移。第二天险情过后老人回家,发现家里房屋受损,寿材都被冲出了堂屋。老人这才明白李波的用心,之后每次见到李波都满脸感激。
除了防灾抗灾,李波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是耕地保护。西安镇耕地资源稀缺,仅1.7万亩,且大部分都是山间梯田。近些年,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耕地不断出现抛荒、改做坑塘、果园等“非农化”问题,李波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我出生在农村,看到山里祖祖辈辈耕作传承下来的田荒废了,很是心痛。”李波说,西安生态环境好,自然冷浸水种出来的稻米比一般地方更香更甜。为保护这片宝藏地,李波联合各村积极开展耕地清查、劝耕促耕行动,并向县局申请技术援助,将全镇耕地做成“一张图”数据,加速问题图斑整改力度。2022年上半年,西安镇未发生1宗新增问题,所有耕地“非农化”存量图斑均整改到位。
“桃源县域面积有4442平方公里,位居全省第四。这么大面积的工作量,离不开李波这样的基层工作者。”县自然资源局局长曾拥军说,桃源辖28个乡镇(街道),由于人力不足,有16个基层所是和李波一样的“一人所”,剩余12个所也在人员稀少的情况下承担着巨大的自然资源保护任务,“我们也考虑每过一段时间对他们进行岗位轮替,可他们知重负重,扎在前线工作,义无反顾。”
就在这群人的守望下,近年来,桃源县成功实施了7处地灾隐患点治理工程,完成233户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建成了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和60处地质灾害普适型监测预警点,年均发送风险预警超过800次,最大限度保障了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截至目前,还完成了1804块耕地“非农化”图斑整改,恢复耕地面积9028亩,整改及恢复进度居全省前列,助力桃源粮食播种总面积、总产量连续三年全省“双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