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小河乡乌石村的传统技艺——木活字印刷术 供图:吴汉涌 达夫
因为伟达兄的极力推荐,我再次驱车来到了浏阳市小河乡乌石村。这次吸引我的不是最近火起来的网红打卡点,而是百年传承的传统技艺——木活字印刷术。
结缘
在乌石村部对面的一栋房屋前面,若不是伟达兄介绍,不曾想到面前这位个子不高、皮肤黝黑、身着深红色短T和牛仔裤的中年男子,就是“益兴堂”木活字印刷坊第五代传人——吴汉涌先生。简单寒暄后,和他攀谈了起来。
“益兴堂”始创于清道光年间,是迄今为止我国仅有的几处木活字印刷活态传承作坊之一。历经160余年,至今已传至第六代,完整保存了历代谱师刻制的大大小小8万多枚梨木字模。
“上小学的时候,一有空,就帮队上的大人刻私章,冥冥中成就了我和木活字的缘分。”聊起木活字,略显腼腆的吴汉涌打开了话匣子。1989年,邻村颇为有名的谱师潘绍初老先生,领着儿子和刚刚成年的姻侄吴汉涌,以及其他几个当地年轻人,带上全套字模和印刷器具,来到了江西萍乡为林氏家族修谱。自此,吴汉涌正式成为了“益兴堂”潘家班的一员,这一干就是三十余年。
匠心
谈到“益兴堂”的祖传绝活“反字直刻”,吴汉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反字在心中,我们是不需要在字胚上描墨稿的。”
字模雕刻是木活字印刷最难也是最核心的工序。而反字直刻,则是“益兴堂”历代谱师摸索总结和传承下来的字模雕刻技法。由于不需要在字胚上用毛笔描反字,而是将多个字胚在“字床”中栓紧,直接下刀,同时雕刻多个字模,相比其他地方的木活字印刷,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效率提高的基础是长年累月的枯燥练习。“反字直刻没有别的巧,除了掌握好刀法,就是要多练,刻得多了,字就都在脑子里,直接下刀就可以了。”虽然吴汉涌说得云淡风轻,但他长满老茧的双手,却真实地记录了三十余年的勤学苦练。
“你看,古法印刷都是‘筒子页’,因此中缝也是很有讲究的,必须对得整整齐齐,看上去就是一条直线。”哪怕是听似简单的折页,其中也大有门道和功力。
选料备料、字胚制作、字模雕刻、捡字排版、印刷校对、拆版还字、分册折页、裁切装订、盖印编号……一本书籍,看似普通,但印制程序相当繁杂。刻字有刀法、捡字有口诀、排版有格式,每一道工序的背后,都是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匠心,都是一代代初心不改的匠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韧性。
守正
“修百家族谱,睦一脉宗亲”,印制家谱、传承家风是“益兴堂”最初的使命。木活字印刷采用老宋体,看着古朴庄严、阅读醒目清晰,只有这样印制出来的族谱才是家族传承的最好载体。若有机会翻开湘赣边界各地宗谱,总会发现扉页上有“益兴堂梓”字样。
家谱记录着家族血脉亲情、家规祖训,而古拙敦朴的“益兴堂梓”四个字,更承载着千百年传统技艺、华夏精神的绵延流长。
《乾隆武英殿聚珍版程式》是记载木活字印刷设备的制作、书籍印刷流程及管理的典籍。2020年,应复旦大学倪建明教授邀约,历时6个多月,吴汉涌完成了6800余个字模的复刻,用于古籍修复。这些复刻的字模,不仅展现了吴先生的高超技艺,更再现了乾隆年间的木活字印刷之规、文字之正、书籍之美。
“金木水火土,君王随后走,禾竹芳草茂,立刀方提手……”吴汉涌说这样的排字口诀是祖宗前辈传下来的。它们深植田间地头,易懂易记,用当地客家话说来,有平有仄,额外朗朗上口、悦耳动听。不仅如此,同一偏旁部首的字再按右下角笔画的类别,依“平直开踢勾”的规则,分类收纳在相应字模格内。凭借这些口诀,按图索骥,很快就能在一长排字盘里准确锁定所需的字模。这样的规则,历经百年,不曾改变,传承至今,日久弥新。
不禁感叹,横平竖直间都要不忘本、有原则、讲规矩,要工工整整地刻好每个字,更要规规矩矩地做好中国人。这传承的不仅仅是华夏大地特有的家谱文化,更是堂堂正正内活外严的民族精神。
创新
“那时候,我们都是很受尊敬的,大家都还客气地叫一声‘先生’。”吴汉涌说。早年间出去修谱,主家都会前来恭迎,各种礼遇有加,第一个宗族还没印完,第二个宗族又上门延请。时过境迁,电脑排版与激光印刷的方便、快捷,使木活字印刷曾经的繁华已然不再。
虽然很理解社会发展带来的技术革新,自己也开始使用电脑雕刻机,从事碑匾石刻工作,但吴汉涌总想着怎样才能把木活字印刷这个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保护好、传下去。
2001年前后,在广东打工的吴汉涌始终惦记着木活字。一到休息日,他就去博物馆和知名景点,用自己整理的木活字技艺手稿,极力推介,希望能找更大的舞台展示木活字印刷术。
2015年,当时在木工厂上班的他开始申报非遗;2018年,受邀参加韩国艺术节活动,带着木活字走出了国门;2019年,正式成为了浏阳木活字印刷术长沙市级非遗传承人。
守正基础上的创新,才能让传承有生命力。2021年中秋,吴汉涌参与创作了一款文创月饼礼盒,他刻印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给产品平添了不少唯美的文化意蕴。2021年底,小河木活字印刷展示馆正式对外开放。声、光、电等现代表达方式,与吴汉涌反字直刻的传统展示,现代与传统深度融合,让更多游客零距离感受木活字印刷的魅力。
“今天下午就要去木活字印刷非遗展示馆那边做研学。”谈到越来越被媒体和公众关注、喜爱,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吴汉涌黝黑的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眼里有光、心中有梦,不拘泥于印谱的老套路,木活字“守”艺人吴汉涌以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让适应现代快节奏生活的人们,也能慢慢品味非遗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