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12日讯(通讯员 杨元媛 袁紫怡 吴裕婷)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薪传星梦”赴邵阳市大祥区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1日至9日期间,在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开展实地走访调研活动。
实践团成员第一站来到蔡锷故里文化博览园,这是大祥区红色文旅的典范之一。伴着第一缕晨光,穿过古朴雄浑的将军门楼,嗅着荷花与睡莲的清香,实践团成员走进了蔡锷生平业绩陈列馆,一一参观了流血救国、辛亥革命、护国运动、万众景仰四个展厅,并且进行了宣传拍摄。大量的文献史料、历史文物呈现在实践团成员眼前,全面展示了蔡锷将军一生的历史功绩和成长轨迹。在流血救国展厅中,实践团成员注意到一对前来参观的父子,父亲耐心地向儿子讲述着蔡锷将军立志救国救民的故事,并且勉励他成为一个像蔡锷将军一样为国为民的好儿郎。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拍摄蔡锷故里
大祥区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蔡锷乡紧抓红色旅游资源,以红色文旅助推乡村振兴;而台上村探索智慧农业,以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践团成员在邓书记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了助农直播间,台上村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推广当地特色农产品。之后,团队成员前往无土栽培基地。基地内四季青、紫苏、黄瓜等蔬菜瓜果生长茂盛。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些蔬菜是用特制的培养液培育出来的比在土地里生长的蔬菜生长速度更快,成熟时期可以适当延长,经济效益更高。”团队成员与基地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进一步了解到无土栽培蔬菜的培育过程和家庭化的发展方向。此外,实践团成员还了解到台上村打造了村花博园、农耕文化长廊、向日葵种植基地等诸多特色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到访参观,探索农旅商业化发展方向。
图为工作人员向实践团成员讲解无土栽培流程
除了红色旅游资源和现代化农业,大祥区还有许多极具历史底蕴的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亦十分显著。实践团成员来到邵阳大祥区非遗文化馆,实地调查研究大祥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非遗文化馆内陈列着做工精细的羽毛画和巧夺天工的竹刻雕像,据了解,邵阳羽毛画和宝庆竹刻是大祥区的特色民俗,且宝庆竹刻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使实践团成员更好地了解羽毛画的制作,工作人员还向实践团成员现场展示羽毛画制作过程中粘贴这一道工序。
图为实践团成员拍摄的羽毛画制作工序
经过实地走访调研,实践团成员总结得出大祥区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借助现代技术发展智慧农业,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打造了一条兼具“灵魂、底蕴、风骨、后劲、颜值”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这对于探索建设和美乡村的发展路径、全面贯彻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具有非凡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