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江,勉励大家继续做好长江保护和修复工作,守护好一江碧水。5年来,湘江沿岸的生态、产业、乡村、民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8月26日开始,来自湖南大学和湖南理工学院的40名师生启动了“湘江北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暑期见习营活动,以田野调查的方式,选取湘江长沙至岳阳段范围内六个县区,实地见证地方发展,提升当代大学生新闻学专业素养。
指导老师 张必闻 杨树
见习营学员 谢佳 宋未茜 关育秀
岳阳市君山区073省道旁,东洞庭湖滨,钱粮湖镇六门闸渔村坐落于此,村民历代以捕鱼为生计者居多。
2020年,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实行后,钱粮湖镇248户491名渔民陆续退捕“上岸”。六门闸渔村改名为六门闸生态渔村,见证了东洞庭湖周边渔村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大变样。
退捕上岸,找寻新生计
正午时分,丽日当空,六门闸生态渔村沿湖堤的晒鱼长廊上,“晒鱼人”们将一个个网筛子放置在铁架上,将刚处理的新鲜鱼倒入筛子里,再挨个将鱼摆放开来,这便是六门闸风干鱼晾晒现场。
君山区素有“中国风鱼干之乡”的美称,其中,六门闸渔村拥有悠久的风干鱼晾晒历史,在上岸退捕前,渔民们在每年7、8月开始下湖捕鱼。为了更长时间地保存打捞上的鱼,他们就会将部分鱼晒干。
“洞庭湖风大,适合用来风干新鲜鱼。”叶立新在退捕前一直在湖上打渔,他认为,六门闸的风干鱼之所有好,在处理上也是有很多讲究的。根据天气判断晾晒时间长短、对新鲜鱼进行腌制,是当地每个晒鱼人必须掌握的技巧。
“当时都是很不情愿的,因为除了打渔,大家都没有其他的一技之长。”像叶立新一样,在“十年禁渔”政策发布后,钱粮湖镇的渔民都担心未来要靠什么来维持生计。
试着迈出一步后,华丽转身
叶立新在正式“上岸”前一年,就在离六门闸渔村5、6里外的田地里尝试喂养了20亩的小龙虾,第一年赚了1万多元,“试过了之后,对退捕就没有那么担心了,原来除了到湖里捕鱼,我们还能去做其他事来赚钱。”之后,叶立新就在渔村附近租个鱼塘来养鱼,彻底退捕上岸。
晾晒风干鱼,再进行销售,也成为许多渔民上岸后的转业选择。
当地政府积极为六门闸风干鱼找寻各种渠道打开销路,之后,为了满足上岸后迅速增加的风干鱼晾晒场地的需要,政府又出资沿湖堤岸修建了晾晒长廊。
“捕鱼很危险,也很辛苦。”叶立新回忆起湖上捕鱼经历。因为7、8月的白天天气炎热,渔民们便只能晚上打捞。铺网、放钩、收网,耳边的风浪声经久不绝,在渔船上一呆就是一整晚。
如今,在一系列政策补贴保障和就业帮扶政策下,钱粮湖镇的渔民已全部退捕上岸、转型转产,实现了由“捕鱼人”向“晒鱼人”“护鱼人”“产业人”的华丽转身。
从“求生存”到“求生态”
“不在湖里捕捞后,水质也会变好很多。以前的话,船上的柴油、机油排到湖里,都是很糟糕的,现在已经是一江碧水了嘞。”叶立新聊起对“十年禁渔”的感受。
在叶立新的记忆里,“十年禁渔”之前,东洞庭湖只有三十多种鱼,现在已经增加到七十多种了。“燕子鱼,我们之前还在捕鱼的时候,就没看到过,现在就有了。”他称,还有很多之前消失了的鱼,现在又回来了。
像叶立新一样,六门闸生态渔村的许多渔民的环境生态意识从这两年开始发生改变。
刘静在六门闸社区开了一家风干鱼店,在禁渔前,她一直不知道洞庭湖还有天鹅,直到禁渔之后,才了解到,洞庭湖不仅有天鹅,而且天鹅还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候鸟、麋鹿、江豚,这些动物都需要我们保护起来。”她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好水才能出好鱼。如今,她对生态环境问题愈加关注。
令刘静开心的是,这两年,经常会听到来东洞庭湖参观候鸟的游客对她说,这里很美,他们很向往。
从小在洞庭湖边长大的李林,对鱼一点也不陌生,对“十年禁渔”政策也深有感受。在他看来,曾经的很多非法捕捞手段,对洞庭湖生态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他直言,对于“十年禁渔”政策,当地的渔民实现从最初的不理解到拥护的思想转变。现在,村民们都从财富和精神层面上获得了很多的幸福感。
以新手段,绘就产业新气象
六门闸生态渔村近几年的改变也吸引了一批青年人回乡创业,为渔村发展带来了不少“新鲜血液”和发展契机。
“人工去内脏,少盐低温腌制,鱼肉会更紧实,风干水分以后,鱼刺都可以吃。”刘静正在通过直播,将向观众展示从腌制、清洗、到风干鱼的过程。
刘静以前北京工作时,接触了新鲜鱼运输,了解到风干鱼市场需求很大。“他们需要,咱们六门闸又有。”在北京工作几年后,刘静在2008年选择了回乡创业。
农村大有可为,这是这两年刘静回乡创业的感受。去年,在互联网直播的加持下,刘静一年卖了600多万元的风干鱼。
对媒体运作知识的欠缺曾试图将许多像刘静一样的“晒鱼人”挡在互联网电子商务的门外。于是乎,君山区人社局“出手”了,组织了许多的集中培训,教授他们“什么是视频号,怎样剪辑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等知识,让更多村民迈入互联网销售的门槛。
政府引入的电商平台也为当地资源产业化提供了渠道。在一幢三层小楼房的门面上,挂着一张绿色招牌,上面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君山电商平台”“君山小龙虾”“钱粮湖六门闸风干鱼”的字样赫然入目。
“我们公司是要引导村民们通过电商平台,多方面、多渠道推广,扩宽产品的销路,让六门闸风干鱼走向全国。”电商平台总经理李林介绍道,他也是当地回乡创业队伍中的一员。
在君山长大的李诗桐,去年大学毕业后,就从长沙来到了六门闸生态渔村。与他人合伙成立了电商平台。“通过电商平台,帮助渔民产业转型,既有助于维护生态环境,又可以帮助当地村民提高收入。”他直言,这是一个很好的项目。
六门闸生态渔村的产业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已步入正轨,未来,如何迎来新蜕变,将是渔村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十年禁渔”政策下,六门闸生态渔村扛下了引导渔民退捕上岸的重任,三年多来,“禁捕捞”与“促民生”政策双管齐下,化解了渔民生存与生态保护难以共存的难题,擘画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
来源:红网
编辑:秦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