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湖南紫鹊界,看绝美梯田,感受两千年稻作文化的魅力

2023-01-16 10:10:56 记住乡愁 编辑:江雪
字号:

雪峰山下 绝美梯田

春日如镜如画,夏季满眼翠绿,秋日稻浪翻腾,冬季银装素裹。

这片绝美梯田,位于湖南一个名为紫鹊界的地方。梯田依山就势而造,面积达8万多亩,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湖南省新化县的紫鹊界,位于雪峰山东麓,120平方公里范围内,散落着14座村庄,4000多户人家。

过去,因山高陡峭,交通不便,这里被称作“止客界”。后来随着高速公路相继通车,紫鹊界与山外的联系才逐渐紧密起来。凭借着绝美的梯田风光,紫鹊界吸引了无数人前来观光,旺季时,每天能接待5000多名游客,每年的旅游收入高达5亿多元。

无塘无坝也能灌溉

2014年,紫鹊界梯田入选了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然而,当你置身这片梯田时,却看不到任何水塘、水库、堤坝一类的水利设施。无塘无坝如何灌溉?答案就在一节节竹筒里。

有句话叫“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植被丰饶的高山,储藏着丰富的水源。从秦朝时,这里的先民便开始借助山形水势,用竹筒从山上引水灌溉,串联起层层梯田。

两千多年来,人们不断修造梯田的同时,也时时更新损坏的竹筒,完善灌溉系统。

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深知田间能有产出,全是大山的馈赠。所以他们从山间引水的同时,也在山顶植松柏乔木,在山腰种山茶紫荆,让庞大的植物根系涵养水源,保证山间清泉流淌不息。

如今,紫鹊界8万多亩梯田,被15万亩森林植被环绕着,山林水土的润泽让这里有了“天下大旱,此地有收”的说法。

让梯田恢复往日风光

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梯田几乎年年丰收的紫鹊界,却留不住年轻人了。

那时,仅靠种地已经无法满足生活所需,不愿守着稻田过苦日子的人们纷纷离开家乡,去大城市闯荡。

直到2007年,高速公路的修通,才让这一切有了转变。随着新化县政府把水泥路铺进了山里,许多人来到这里,被绝美的梯田风光震撼,纷纷感叹这里是人间仙境。

那时候,紫鹊界人才意识到,自己习以为常的这片梯田,在外人眼中,竟是不可多得的美景。于是,许多年轻人回到家乡创业。

当时,紫鹊界有近五分之一的耕地撂荒,为了让梯田恢复往日生机,2008年,由返乡年轻人成立的11个水稻合作社,承包了几千亩稻田,开始了第一批水稻复耕。

经过十年的努力,2018年,8万多亩梯田终于恢复了往日壮阔的景观。也是在这一年,紫鹊界梯田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小稻米做成大文章

罗大哥曾是一名设计师,2013年,他也回到了家乡创业,他把目光瞄向了紫鹊界的老稻种。

紫鹊界稻米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千年稻作文化留下的老种子,是先人留给紫鹊界的宝贵财富。罗大哥打算好好利用起来。

2014年,罗大哥选用了不同的品种,流转了70亩地试种五色稻米,并很快获得了丰收。稻米种出来了,接下来就是打响名声。

怀着对土地的情感,罗大哥和紫鹊界的年轻人开始了五色稻米的推广。他们为每一种颜色的稻米都起了一个诗意的名字,黑米名为“远山黛”,红米叫作“云谷红”……

如今,五色稻米已由最初的70亩,发展到5000多亩,一年的销售额达到2000多万元,价格是普通稻米的六七倍。“紫鹊界贡米”也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小小稻米就这样被他们做成了大文章。

这片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梯田,承载着百里山川,也承载着紫鹊界人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延续着古老的稻作传统,和对土地的热忱,紫鹊界人将耕耘出更美好的明天。

今晚20:00,走进雪峰山脚下紫鹊界,看绝美梯田风光,感受两千年稻作文化的魅力。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