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伞不咧!”“修皮鞋套鞋啦”78岁的湘剧演员伍仁斌,40多年来收集了94种原汁原味的老长沙吆喝声,渴望用这样的方式留下时代的记忆。这些吆喝声不仅被老人编成一首歌曲,还被收入长沙市非遗文化项目。
4月1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已近仗朝之年的伍仁斌表示,最大的心愿是有人“接班”,将这份独特的记忆与文化传递下去。
收藏吆喝声,留住时代的专属回忆
“吆喝、吆喝、走大街进小巷、吆喝声真好”“小钵子甜酒啊,甜酒糯米粉子”“卖杯子糕、凉发糕”“收旧电冰箱、电视、电脑、麻将机”……
11日上午,记者来到伍仁斌家中,隔着大门就听到老人的吆喝声。天气晴好,伍仁斌正准备外出散步。一身长衫,一把折扇,鲜红的围巾将他衬托得愈发精神。
12岁开始学习湘剧的伍仁斌,从小对声音就有着独特的兴趣。不管是动人的音乐还是各地方言,都愿意花时间了解学习,而他与吆喝声结缘还要从第一次登台演出说起。
“那时我演《红灯记》里的修鞋匠,这个角色有一段大声吆喝的表演,为了演好角色,我满大街寻找观察,别人是怎么通过吆喝招揽生意的。”伍仁斌笑着说,没想到这一吆喝就从剧中喊到了剧外,感受到吆喝声魅力的他从此爱上了这种独特的语言文化。
寻找不同吆喝声成为了伍仁斌的生活乐趣,寻遍大街小巷,向民间艺人请教学习。上个世纪50年代的街头巷尾熟悉的“收破铜烂铁”的吆喝声;60年代开始的“收旧书报纸啦”的吆喝;70年代“收啤酒瓶子”的吆喝声……时光流转之中,他收集了94种极具时代特色的吆喝声。
2021年,这些吆喝声被收入了长沙市非遗文化项目,这让他备受鼓舞。
寻找接班人,希望吆喝声能唱响互联网
“有时吆喝声一响起,我就感觉自己彷佛又回到了那个时代,声音是有魔力的。”为了更好地传播和保存,伍仁斌将收集来的吆喝声编成书,还自创了歌曲《长沙喊歌》,将吆喝声浓缩于歌曲之中。
“这首歌还被邀请去电视台表演过,我还是很开心的。”说到兴起之处,伍仁斌又哼唱起来,手指随着音乐的节拍敲击着桌面,眼睛眯起陶醉其中。
伍仁斌感到遗憾的是,飞速发展的时代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很多事物慢慢消失,他钟爱的吆喝声也是其中之一。
“大家现在都是网购,点点手机什么都能买到,你看现在哪里还能听到响彻街巷的吆喝声?”不忍吆喝声被埋没的伍仁斌,多年来一直奔走于长沙各大学校和艺术团,希望可以通过宣讲的方式,让更多年轻人感受其中的魅力。
但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有限,传播与宣传效果远远达不到预期。“以前我还跑得动,可以到处去唱去宣传。近两年身体没那么好了……”言语中,伍仁斌有些落寞与无奈。
虽然身体不如前,但伍仁斌在宣传吆喝声这件事上从未停止过思考,他想到了时下流行的短视频和小短剧,希望有人将他收集的吆喝声拆条做成一个个视频或短剧,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更期待有同他一样喜爱吆喝声的人出现,“只要有人愿意,我会倾囊相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