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湖南省委宣传部、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军区政治工作局联合发布2023年度湖南省“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充分展示了20名“最美退役军人”的奋斗之美、担当之美与时代之美。即日起,红网推出《2023年湖南省最美退役军人》专题报道,深刻诠释“退役不褪色 退伍不退志”的新时代退役军人风采。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王杨 通讯员 何金燕 廖志鹏
在湖南攸县石羊塘镇谭家垅社区,88岁的湖南科技大学退休教授夏昭炎是大家交口称赞的全国道德模范。前不久,还荣获了2023年度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在外任教几十年,回到乡村做乡贤。老有所为‘种文化’,和风细雨润心田。”正如村民夏政凯的一首小诗描述的那样,回到乡里后,退而不休的夏昭炎做起“耕夫”,不种稻田“种文化”,为乡亲们耕种出一片金灿灿的“文化田”。
夏昭炎和孩子们。
一生为教育鞠躬尽瘁
1951年,不满16岁的夏昭炎怀揣报国热情参军入伍。初中肄业的他,凭借一定的文化基础成为了一名文化教员。
1955年从部队转业后,夏昭炎考上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当时的酃县(今炎陵县)执起了教鞭。从中学老师,到县委宣传部文化教员,再到湖南科技大学中文系教师,人生轨迹与个人志向的高度契合,让夏昭炎在文化的沃土里不断向深处扎根。
退休前夕,正值湖南科技大学文艺学硕士点验收,夏昭炎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忙着学科建设的各项工作。同事劝他:“你马上退休了,还那么拼命干什么。” 夏昭炎说:“既然我还没有退下来,就有义务站好最后一班岗。”
2004年,夏昭炎决定和老伴杨莲金回到家乡石羊塘镇杏塘村(后合并为谭家垅社区)高桥屋场定居。
19年来,夏昭炎拿出自己微薄的积蓄,带领乡亲们建起了谭家垅村高桥文化活动中心,成立了一个书屋,开办了少儿假期学校、周末课堂和老年学校,组建了文艺队、体操队、军鼓队三支队伍,并为寒门学子设立了高桥奖学基金,使家乡的文化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回顾这一生,从军营到大学校园、再到农村,从带薪工作到无偿志愿服务,从教授大学生到教授村民和孩子,夏昭炎笑呵呵地说,自己实现了“环境、待遇、身份、对象”上的“四个转变”。
心怀桑梓反哺家乡
夏昭炎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我是农民的孩子,无论何时何地,所做的事情都应该首先是为了人民,带领人民群众学习文化知识改变命运,就是我的初心。”
夏昭炎。
谭家垅社区文化广场原来有一处闲置的老屋。回乡后,夏昭炎将屋子买下来,修缮一新,再从家里搬来一些桌椅和书籍、报纸,建起了高桥农家书屋。
2009年4月,书屋开张了。老伴挨家挨户邀请:“都来看书吧。”第二天,陆陆续续来了十多位村民,村里的留守儿童更是成为书屋的常客。
没高兴多久,夏昭炎发现了一个问题,许多老年人不识字,看不懂书和报,怎么办?于是他办起了老年学校。
夏昭炎“重操旧业”,在空地上支起一块黑板,为一群头发和他一样花白的乡亲们上课。从认字开始,讲文化、讲政策,还拉上卫生局退休的老伴讲保健知识,越来越受欢迎。慢慢地,村里的老人们远离了牌桌,习惯了结伴到文化广场来,听课、跳广场舞、做保健操。
如今,夏昭炎的书屋已经升级为攸县图书馆高桥分馆,藏书超过2万册,总借阅数达到1万多本。4间房3组大书架满满当当,地上还码着许多没来得及拆的邮包,都是各地捐赠的书,最远的来自新疆。
夏昭炎还在相邻的几个村陆续开办了6个书屋分点,让图书“漂流”,发挥最大的能量。一本本书,点亮一盏盏心灯,筑起一座座文化的“粮仓”。
俯身大地做群众贴心人
夏昭炎给少儿假期学校的一名孩子写过一句批语:“我们要像蜡烛一样照亮别人,哪怕牺牲自己。”这正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
夏昭炎。
现在的夏昭炎腰不弯、背不驼、走路快、反应敏捷,根本不像近90岁的老人。他将之归功于退休以后一直在做事,做他力所能及的事,做对家乡有益的事。
在农村,想要和群众打成一片,首先得放下身段和架子,在部队生活多年的夏昭炎深谙军民鱼水一家亲的道理。
刚回村时,村民们都叫他“教授”,夏昭炎谦虚地回应:“如今我不是教授,我是‘受教’,受你们的教育,因为在农村我什么也不懂。”如此一来,自然就没有了隔阂,他很快和村民们成了好朋友,彼此说着心里话。久而久之,夏昭炎成为了村委会、镇政府和农民之间的一个桥梁。
除了传播文化知识,夏昭炎还时刻惦念着家乡的经济发展。
当初村里修路,夏昭炎克服种种困难,拿出来了夫妇俩靠退休金攒下的8000多元,从此成为了“月光族”。他对老伴说,“我们勒紧裤带过日子没关系,重要的是家乡的发展建设一天也不能耽误。”
“我就是要做一颗文化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夏昭炎甘当“种子”、扎根乡土,崇文兴教、造福乡亲,以其昭昭之德、炎炎之心,在耄耋之年,用实际行动奋力书写新时代退役军人风采,充分诠释了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