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吉海:我遇土家年俗

2024-01-19 22:23:38 湖南省摄影家协会
作者:武吉海 编辑:王津
字号:

图片

图片

武吉海

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湖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

HPA/土家人热情、好客,生性豪爽,看重年俗。湘西土家族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又称过土家年或过赶年。清同治九年《永顺府志·龙山县志》记载:“土人度岁,月大以二十九日为岁,月小则以二十八日。相传前土司出军值除日,令民间先期度岁,后遂以为常”。

民间说法是,明嘉靖年间临近年关,时值倭寇侵犯我国东南沿海,朝廷给永顺、保靖土司下令,率土兵驰援抗倭。土司王决定提前过年,待官兵与家人团年后,随即启程奔赴东南抗倭前线。后来,土家族提前过年的习俗沿袭下来。

土家族年俗包含了杀年猪、磨豆腐、打粑粑、祭祀祖先、守岁、拜年、跳摆手舞、毛古斯舞等系列年俗活动。

图片

◎农历2021年腊月二十五日,永顺县芙蓉镇兰花洞村捞庄泽大湖寨村民彭全华子女回家看望父母,与父母团聚提前过赶年,彭全华亲戚来家里帮忙杀年猪

图片

◎彭全华老两口在家喂养两头年猪,先前杀了一头腌腊肉,杀这一头时,邀请家族一起提前过土家族赶年,吃杀猪菜

图片

◎彭全华将杀好的年猪过称,净重有240多斤

进入农历腊月后,劳作一年的土家人开始忙着办年。杀猪腌腊肉、灌香肠,推豆腐、炕腊豆腐,制作晾晒糖馓,酿甜酒,赶集置办年货。

到农历腊月二十八或二十九日这一天,外出谋生的土家人返乡团聚,开始过赶年。

清晨主人起床扫尘、烧开水、杀年猪,磨新鲜豆腐,打粑粑,炸糖馓、黄雀肉、肉圆子,做灌粑、粉蒸肉、扣肉,蒸甑子饭。晚辈贴春联、门神、福字。

图片

◎芙蓉镇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家唐政治(左二)、张金钊下村为捞庄村民写春联,彭全华(左一)、向秀兰(左三)老两口在家门口观看

图片

◎彭全华大女婿刘开卫帮贴春联

图片

◎岳父指挥二女婿向文科贴福字

图片

◎彭全华二儿子彭生荣(左一)在吉首公交公司做汽车修理,大哥去世后,家里的大事由他主持

图片

◎家族亲戚过来帮忙推豆腐

图片

◎大女婿刘开卫与亲戚打起糯米年粑

图片

◎彭全华老人年满79岁,按农村习惯是吃80岁的饭,他经历新旧社会变迁,深感党的政策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图片

◎彭全华邀寨子里的老友孔凡玉、向文翠夫妇来家里吃年粑

下午全家开餐前,一家人到堂屋祭祖。由户主烧香、燃蜡、焚钱纸,将盛有米饭、荤菜的饭碗供奉在神龛下的八仙桌上,家人按长幼依次向堂屋正中的神龛家先牌位磕头,祭拜逝去的父母、公婆和列祖列宗,祈求先祖护佑儿孙安康。一并祭灶神、门神。之后,再祭拜寨子里的土地堂,祈求村寨安宁,来年风调雨顺。上山到坟前给逝去的父母、亲人点灯、烧香纸、送年饭,一般由年轻人做代表。吃团年饭前,要燃放鞭炮,以示庆贺辞旧迎新。家族祭祖用猪首、公鸡、熟肉等作刀头祭品。

图片

◎家祭完成,彭生荣双手托起祭盘前行,出发去半山腰祭拜寨子里的土地堂

图片

◎抵土地堂祭拜,彭生荣烧纸点香,彭全华奠酒作揖,祈求来年土地公护佑家族老少健康平安,寨子风调雨顺

图片

◎彭全华侄儿负责杀猪、修猪、炒大锅杀猪菜

图片

◎开大锅饭,猪肉、猪肝、猪血、豆腐等作成的杀猪菜味道鲜美,热气腾腾

图片

◎彭全华、向秀兰老两口如今儿孙满堂,吃穿不愁,他们将勤俭持家、朴实肯做的家风传给了晚辈

图片

◎家族亲友围桌开饭

饭后给小孩发压岁钱,一家人围着火塘烤旺火守岁。

图片

◎村里的老年舞队跳起土家族花扇舞,祝福山寨人寿年丰

图片

◎老太太也玩起智能手机拍照

图片

◎彭全华一家在外打工、工作的晚辈,只有春节和家里有重大事情,才能回家团聚(前排左起:大女儿彭爱荣、大女婿刘开卫、二女婿向文科、二女儿彭珍荣、三儿子彭勇荣、大儿媳向汉翠、彭全华、向秀兰、二儿子彭生荣、二儿媳向红香)

农历正月,是土家人走亲会友、互相拜年、喜庆娱乐的日子。期间,吹唢呐、打溜子、舞龙舞狮、耍刀弄棍等传统民俗活动多了起来。老少集聚到寨子里的摆手堂或晒谷坪,唱土家山歌,跳摆手舞、毛古斯舞。土家梯玛演唱梯玛神歌,祭祀土家八部大王神。这些欢度土家年活动,叫“闹年”。

图片

◎捞庄彭全华这一支彭氏家族团聚,后代人丁兴旺

图片

◎彭全华家前些日子杀猪熏在火塘上的腊肉,炕的腊豆腐

图片

◎泽大湖寨子平常格外冷寂,高峰时有16户70多口人,现只剩下彭全华、孔凡玉两家5位老人常住,这样的热闹景象,使孔凡玉(左二)想起他当生产队长、彭全华做民办教师那些年乡村的虎虎生气

随着1990年代农村外出打工潮兴起土家族过赶年的习俗在乡村有些变化,有将就外出家人回家、出行时间提前几天过年的,也有贴近城镇年俗作了简化的。

2011年5月,湘西州永顺县申报的“土家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