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组图 | 武吉海镜头中的矮寨镇脱贫攻坚故事

来源:红网 作者:王宇晨 编辑:刘威成 2019-04-02 22:06:45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4月2日讯(记者 王宇晨 通讯员 谢兰)武吉海是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同时也是湖南省摄影家协会顾问。近日,他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下苗族聚居的吉首市矮寨镇坪年村,通过发展黄金茶产业,摆脱贫困的故事。

武吉海说,脱贫攻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摆脱贫困的历史性壮举,值得摄影爱好者跟踪记录。吉首市矮寨镇坪年村,这几年通过发展黄金茶产业,2017年底经验收已宣告脱贫。

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吉首市矮寨镇坪年村215户种茶1260亩,多数茶园已采摘。原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劳力,不少回到村里种植黄金茶。现一斤春茶毛尖可卖500多元,亩平均收入有5000~6000元。

在采访拍摄中,武吉海听到了大家的愿望和心声。茶农希望茶叶卖价能够稳定,茶商和加工企业希望茶农加强培管,稳住和提升茶叶品质,地方政府希望通过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市场运作,带动一家一户的茶农搞好科技兴茶,打造地域性的茶叶品牌,实现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正如村老支书说的,从脱贫到致富,今后还要继续努力,不能松懈。”

1--.jpg

吉首市矮寨镇坪年村村民杨再温今年40岁,原在深圳、东莞打工12年。这几年回村牵头办起了茶叶合作社,带头租赁村民土地300亩,每亩每年租金1200元,请工一天80~100元。

2--.jpg

种茶户石蓉,家里5口人,与丈夫杨立新种茶8亩,3年前种下的1.6亩今年春采就卖了18000多元。

3--.jpg

63岁的石远清,家里也是5口人,2亩责任田改种黄金茶5年,今年已收20000多元。她说,今年茶叶好卖,搞茶叶发财。

4--.jpg

村民龙泽凤与丈夫李学文一大早起来采茶,卖给村里的加工商杨正斌,龙泽凤家里种茶4亩多,今年已收入20000多元。

5--.jpg

李学文原在外打工,这几年回村种茶。他说,培管好家里的4亩多黄金茶,按现在行情一年可收3万多元,一家4口人生活有保障。

6--.jpg

村民种茶增收后,送到附近夯沙乡学校读书的娃穿着也光鲜多了。

7--.jpg

杨正斌家原种粮一年收入1万多元,7年前开始陆续将5亩稻田,8亩旱地全部改种黄金茶,今年收入10万元。前几年使用扶贫资金4万多元办起了茶叶加工厂。

8--.jpg

杨正斌验茶时说,春分到清明采摘的一叶一心鲜叶收100元一斤,4斤半鲜叶可加工一斤毛尖茶,品质好的干茶可卖七八百元一斤,现在收的是谷雨后采摘的茶叶,鲜叶20元一斤。

9--.jpg

有的年轻人走村串寨帮加工商收购鲜茶。

10--.jpg

村里茶叶合作社与村支两委为茶农增收服务主要是引进老板收茶销茶,搞好茶园培管的技术培训,力推施枯饼等农家肥,以稳住茶叶品质与价格。

11--.jpg

今年村支两委换届后,新当选的村支书杨红碧(右二)说,坪年村作为特困村2017年底经省里验收摘帽。

12--.jpg

老支书杨太平说,省里的脱贫验收和第三方评估他参加了,按现在村民的生活水平宣布脱贫,符合实际。中央要求的“两不愁,三保障”都达到了,但脱贫不等于致富,致富今后的路还很长。

来源:红网

作者:王宇晨

编辑:刘威成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4/02/529611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