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政协委员、流沙河花猪生态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述初。
红网时刻新闻1月24日讯(记者 刘璇 摄影 陈杰)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湖南省政协委员、流沙河花猪生态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述初认为,种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实现种业振兴的关键所在。此次参会,他带来的提案也与之相关。
李述初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生物育种重要基础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独立原创性研究数量少,生物育种关键基因和分子模块研究匮乏。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品种培育的创新链与产业链衔接不畅,种业企业规模小、创新弱、布局分散。种源关键核心技术等存在短板。
他还提出,当前国内种业研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几点。首先,财政资金对民营育种企业支持不足。企业获得的财政支持较少,虽具有较高的创新积极性,但难以承担较高的育种风险,种业创新发展受到制约。其次,科校企合作育种机制不健全。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没有得到有效转化,而育种企业难以共享公共研究成果,制约了创新活动开展。然后,品种推广产业链衔接不畅。科研与育种“两层皮”,在种质资源、育种技术、品种选育三大环节,资源主要集中在高校院所;在性能测定、繁育加工、营销服务三大环节,资源主要集中在企业。最后,地方猪种质创新的发展方向太常规。相对于国际品种的瘦肉型猪即俗称的洋猪,无论生长速度、饲料换肉效率、产肉性能、繁殖性能(除太湖外)、生活力或称生命力等等层面,地方猪种基本上都处于劣势。以自己的地方猪种遗传资源去追随国际品种的洋猪,短期内是无法显现振兴我国生猪种业成效的。
对此,李述初建议,要培育种业振兴“领头雁” ,加快培育一批育种能力强、生产技术先进、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种业企业,重点扶持本土企业,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种源自主可控,推进种业科技自立自强,提升种业国际竞争力。
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种业产业发展。比如,支持企业之间、企业与院所、院校之间强强联合,将资源、信息、技术、人才、要素向企业集聚,组建试验联合体,开展商业化育种,推进品种研发创新,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
努力培养育种“工匠” 。出台种业人才交流引用政策,鼓励科研人员以科技特派员、技术入股、自主创业、停薪留职等灵活方式进入企业开展商业化育种。
建立种质创新体系。必须打破常规认知的瘦肉率、日增重、产仔数等主要经济性状。转而从人类膳食的健康性、功能性、食疗性、风味性、异种细胞、器官移植性等层面建立种质创新体系,并形成可持续的体制机制。
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向民营种业企业倾斜,通过先建后补、金贷财补以及实行品种审定后或推广后补助政策等形式,提高民营种业企业研发实力。
国有银行出台种业振兴融资扶持政策。较长投放周期、较大放贷规模的低息、贴息贷款政策。同时,或可采取比方品牌、专利、生物资产等多种质押方式贷款。由此扶持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头部企业种业创新能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