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盘鸡毛龙(资料图)。
湖南137个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光是13个传统舞蹈类项目中就有龙舞(汝城香火龙)、龙舞(九龙舞)、龙舞(芷江孽龙)、龙舞(城步吊龙)、龙舞(板板龙灯),更别说沅陵沅水河上绵延千年、亘古不衰的赛龙舟闻名全球。龙年将至,湖南各地的“龙”开始“蠢蠢欲动”。那些非遗与传承中的龙,是湖湘人同根同源与血脉情感认同的灵魂文化符号。
【芷江孽龙】 “凶、猛、顽、趣”展现精气神
龙年到,好运至。在怀化芷江侗族自治县土桥镇富家团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芷江孽龙”(龙舞),是村民们年年都盼着出现的“龙”。
芷江孽龙总长不超过3米,无节,始终盘踞着身躯,卷曲成仅1.5米的高度。一人舞龙,一人舞宝,两人就能舞起一条孽龙。
2月3日,临近龙年春节,在土桥镇富家团村民间文艺传承基地,色彩明亮、造型精致、喜气祥和的“孽龙”整齐摆放,芷江孽龙省级传承人田可元与芷江孽龙市级传承人田海清正在编制迎新春的“孽龙”。设计、塑型、制作,每件成品需要大约一周的制作时间。
田海青告诉记者,“孽龙舞”在村里一代一代流传,已有480多年的历史。作为富家团村支部书记,他舞了30多年孽龙,也培养了一批芷江孽龙舞新人。每逢过年过节,田海清就会组织“孽龙送福”队,挨家挨户送福,祈愿来年风调雨顺、幸福安康。
芷江孽龙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资文化遗产项目,是我国“龙”系列中的一种独特的舞龙形式,又称“独龙舞”。舞动时以“凶、猛、顽、趣”为特点的奇妙技艺以及独特的鼓乐伴奏将“龙”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热闹非凡,是芷江至今保存最原始、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民间艺术之一。
【沅陵龙舟】 千年传承,收获不少国外“船迷”
屈原在沅陵感怀过龙舟,贺龙在沅陵指挥过龙舟,张学良在沅陵观赏过龙舟……除了传统水上龙舟,沅陵人还划旱龙船,小孩子玩纸龙船,对龙舟的热爱是刻在骨子里的。
沅陵县位于湖南西北部,境内有沅、酉两大水系,911条溪河纵横。沅陵传统龙舟赛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龙舟之乡,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人家赛舟祭屈原,我扒龙船祭盘瓠。”沅陵赛龙舟,当地人称“扒龙船”,是为祭奠缅怀苗族创业先祖盘瓠而存在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
历经几千年传承,沅陵龙舟将民间民俗与体育竞技传统赛事结合,发展形成了“偷料”“关头”“赏红”“抢红”“砸船”“两大观点”“三大流派”等“沅陵龙舟经”,构成了独具风格且博大精深的湘西传统龙舟文化,成为沅陵文化旅游的独特品牌。
沅陵传统龙舟之“大”,赛船每只可容纳48人,雄壮威武,气势磅礴;之“美”,有头挠、鼓手、锣手、旗手、艄公,男女老少齐参与,家家户户出钱米,沅陵厚重的历史与沅陵人大气的风格在沅陵龙舟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中国传统龙舟之乡”,沅陵是全省最大的传统龙舟竞赛基地,成功承办过三届全国传统龙舟赛。沅陵赛龙舟不仅沅陵人爱看,还收获了不少国外“船迷”。
【安坪炸龙灯】 真勇士不惧炮炸捍卫手中龙
越炸越热闹,越炸越吉祥,辰溪安坪的舞龙灯称为炸龙灯。场面极其壮观,令人震撼。汉子们冒着铺天盖地的鞭炮爆竹、风呼火啸地狂奔,大声叫喊着、挥舞着龙头、龙腰、龙尾,勇猛彪悍。龙灯的制作也是当地每个村年前的一件大事。
“制作龙灯最繁琐的部分,就是扎龙头。”辰溪县安坪镇新屋场村,年近七旬的民间艺人周禄满是村里制作龙灯头的老师傅。制作一个漂亮的龙头,原材料的选取、扎制的工艺、装饰的美化都十分讲究。周禄满一般会挑选当地优质的楠竹、金竹做成竹篾,用杉木做成龙头的骨架,经过精心扎制、缝龙灯头皮、上色等工序,才能做成一个精美的龙头。
龙皮则是用涂了矾的乳白色粗布制作,龙灯的节数只能成单不能成双,通常为9节、11节或13节。所有龙灯的龙头、龙身和龙皮都是分别制作,最后再缝合一起。
“舞龙赤膊上阵,尽管鞭炮就在身边炸响,个个是不怕炸、炸不怕。”村民钟少华介绍,“炸龙灯”展现了当地人勇猛顽强的性格,凝聚了全村人的心。天一黑,锣鼓一响,号角一吹,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一响,舞龙者手舞祥龙一声吼,冲进鞭炮中,围观的男女老少都手持火把,腰缠红巾观看舞龙,庆祝新年。
【石盘鸡毛龙】表演需与字灯相结合
石盘鸡毛龙,流传于衡阳常宁市罗桥镇石盘萧家,起源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已300年。
鸡毛龙制作工艺复杂,需60余人工作60天左右才能完成。每次制作必须是双龙,可7节、9节或11节,由龙头、龙筒、龙杆(龙把)、龙圈、鸡毛龙鳞片、龙背、龙肚皮、龙尾组成,整条龙都是手工制作,一条龙身的鸡毛龙鳞片不少于2000片。
当年收割的新稻草,选好无病虫害损伤、未经雨淋的,自然晾干。从每根新稻草杆剥出稻草衣,抽出稻草芯,在稻草芯节处留芯大端一寸长左右,细端处留50厘米长的芯杆。再编织成鞭形,每隔0.5厘米处添加竖放的稻草芯一根,直至第五根,将两端弯成鳞片状合织成鞭,最后把事先挑选好无污染、无杂质、色彩鲜艳、弯曲垂度一致鸡毛,一根一根插入一寸长稻草杆筒内,再用线扎紧,一片鸡毛龙鳞片才算初步完工。鸡毛龙鳞片一片一片镶到龙身上,固定在龙圈之中,再缝好龙背龙肚皮。
舞龙队员14人,耍珠2人,扛字灯4人,乐队若干人,全部身着彩服,束扎腰带,头扎彩巾进入场地,扛字灯的,站到四角成正方形,立场地中心处,由两个玩珠的带龙绕字灯转圈,形成圆弧,然后字灯退到场外两边,舞龙开始。
鸡毛龙舞是与字灯相结合的表演形式,32盏字灯中,可组成6首诗、6首词、9副对联,寓意深远。随着字灯的不断变换,龙也变换着多种形态。时而奔腾如飞,时而穿梭似织,时而双龙含珠,时而双龙盘柱,变化多端,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