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文化馆:让“鼓书”保持旺盛生命力

2024-05-27 15:19:17 中国文化报 编辑:李意一
字号:

湖南常德市文化馆:让“鼓书”保持旺盛生命力

“鼓书大王擂台赛”现场 常德市文化馆供图

5月22日下午,在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小渡口镇康乐茶社,以老年人为主的上百位听众聚集在一起,边喝茶边听“鼓书”,茶社内不时响起掌声和叫好声,气氛十分热闹。

常德“鼓书”传说由庄子“鼓盆而歌”、楚大夫宋玉“伐竹击打而歌”等演变而来。在千百年来的生活实践中,当地逐渐演变出渔鼓、说鼓、三棒鼓、鼓盆歌等10多种“鼓书”形式,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康乐茶社老板杨维妮介绍,她经营茶社有20多年了,从茶社开办之初就定位为一家曲艺茶馆,除法定节假日外,每天都邀请“鼓书”艺人在茶社表演,最多的时候听众有300人左右。因为老年听众比较集中,镇上将公益组织——小渡口镇老人日间照料中心设在茶社,常德市文化馆还在茶社挂牌了鼓盆歌传习基地,并给予资金和设备等方面的支持。目前,在常德市各主要乡镇,像康乐茶社这样的“鼓书”茶馆共有100余家,每天听书的听众有8000人左右,每年演出数千场。

数十年来,“鼓书”艺术在常德这片土地上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常德市文化馆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自2006年以来,常德市文化馆先后承办了14届“鼓书大王擂台赛”,比赛一般分为传统作品和新创作品两个类别,涵盖鼓盆歌、常德渔鼓、说鼓、三棒鼓、九澧渔鼓等7种节目形式。18年来,参赛的“鼓书”艺人逾千人次,观众50余万人次,先后产生了刘静、肖志新等59个“鼓王”。“鼓书大王擂台赛”将常德“鼓书”的创作演出推向活跃和繁荣。在此期间,常德还举办了三届全国“鼓书”学术邀请赛,邀请全国10余个省份的“鼓书”类节目同台竞技、交流展演。

繁荣民间艺术,培养和壮大人才队伍是关键。多年来,常德市文化馆坚持定期开展“鼓书”传承人和艺人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内容既有理论知识学习,也有发音、形体、舞台化妆等实操训练。截至目前,常德市、县两级共开办“鼓书”培训班80余期,培训“鼓书”艺人3000余人。

曾在鼓书大王擂台赛中获“鼓王”称号的鼓盆歌传承人刘静如今带领着一支由50多位“鼓书”艺人组成的澧县群文曲艺队,他们活跃在乡间,2023年演出近200场。“常德市、县两级文化馆经常举办培训班,还经常对我们的节目进行指导。去年秋天,我们队伍里的大部分人都参加了常德市文化馆举办的‘鼓书’艺人培训班,培训内容涉及创作、表演、形体等方面,对我们的帮助很大。”刘静说。

常德“鼓书”从唱腔和表演程式上来说极具灵活性和包容性,听书人听的是人间百态。这一艺术形式更依赖艺人的个人加工和临场发挥,极具可塑性,对“鼓书”艺人的创作能力要求很高。为此,常德市文化馆每年会不定期组织创作笔会,通过征稿、选拔,组织专家对入围作品进行品评,并提出修改意见。今年4月,刘静创作的以方便老年群体支付为题材的“鼓书”作品《收款码》入围常德市文化馆举办的“鼓书”创作笔会,得到国家一级编剧的指导后,目前正在修改完善中,计划参加今年的第八届湖南艺术节。

据统计,常德市现有“鼓书”民间艺人1000多人,自发组成的演出队伍100多支,从艺人员也逐步年轻化,一批“80后”“90后”“鼓书”新人成为行业新鲜血液。此外,常德市共建立“鼓书”传承传习基地69个,遍及全市9个县市区。2018年,常德“鼓书”文化生态保护区被列入湖南省第一批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为满足更多群众的听书需求,常德市曾连续数年举办“曲艺周周演”品牌活动,目前仍坚持不定期举办“鼓书”专场演出,持续推进常德“鼓书”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

为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更好地传播推广“鼓书”艺术,今年3月起,常德市文化馆组织“鼓书”进景区系列演出,3月在常德河街,4月在桃花源景区,5月在林伯渠故居纪念馆和常德画墙,所到之处,鼓盆歌、说鼓、渔鼓、三棒鼓等类型的“鼓书”节目受到市民、游客的喜爱。

常德市文化馆馆长李明表示,下一步,该馆将科学制定“鼓书”保护传承的总体规划,坚持“政府主导、以人为本、整体保护、活态传承”的原则,建设好“鼓书”文化生态保护区,继续建设一批“鼓书”传习所和基地,加强学术研究,通过名师传艺、组织培训、现场考察、经验交流等方式,多元培养人才队伍,使具有独特价值的常德“鼓书”葆有旺盛的生命力。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