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传家,追求真理,刘揆一矢志革命的“笃”与“踔”丨家传·湖湘家风故事⑮

2024-05-20 21:31:25 红网
作者:刘璇 陈杰 任晔 编辑:肖拓
字号:

编者按:家风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这是“家教家风”首次出现在党代会报告中。

“惟楚有材”,为何“于斯为盛”,与湖南众多家庭重视家风传承有很大关系。无数湖湘先贤不仅自身功成名就,还留下了大量家教家训,被后世弘扬传承。红网时刻新闻特别推出《家传·湖湘家风故事》系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汇聚奋发有为的时代精神。

WechatIMG2.jpeg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璇 摄影 陈杰 视频 任晔 湘潭报道

在辛亥革命的洪流中,湖南走出的革命志士不胜枚举,许多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

但有一位,知道的人并不多。他就是同盟会领袖人物之一、华兴会创始人之一——刘揆一。

刘揆一,祖籍衡山,1878年生于湘潭的一个农民家庭。

在湖南,找寻刘揆一的故事,要从刘烈士祠出发。

最初,这是湘潭县为了纪念刘揆一的胞弟——刘道一烈士而建造的。

后来,刘揆一去世后埋葬于此,他的后人也一直居住在此地,守护一门忠烈。

WechatIMG6.jpg

刘烈士祠。

刘揆一、刘道一两兄弟,被人称作“湘潭刘氏双雄”。

这个家庭,如何培养出两位顶天立地的革命志士?有着怎样的家风传承?

正气传家

前不久,观潮君来到位于湘潭市雨湖区的刘烈士祠,探寻刘揆一、刘道一兄弟的革命往事。

刘烈士祠位于湘潭城正街的老居民房深处,祠堂为两层砖木建筑。

一楼堂屋正中,是雕塑艺术家、刘揆一的孙女刘瑜在2006年12月刘道一逝世100周年时,为其雕刻的半身像。

WechatIMG10.jpg

刘道一烈士雕像。

半身像背面墙上的文字,是刘道一牺牲后,孙中山和黄兴为他写的挽诗。

厢房则是关于刘揆一、刘道一的生平陈列,以及他们使用过的家具,与他人的来往书信。

长期以来,关于刘揆一、刘道一的资料非常缺乏。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饶怀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致力于研究刘氏兄弟。

饶怀民告诉观潮君,刘揆一家族最大的特点是“正气传家”。

刘揆一的父亲刘方峣,富有正义感,曾在湘军曾国荃的手下服役。

有一次,刘方峣捕获太平军总制林迪荣,在审讯时反受其感染,感受到了清廷的腐朽与没落,私自放跑了林迪荣,自己则逃回乡里。

刘揆一承袭了父亲的一身正气。

WechatIMG11.jpg

刘揆一起居室。

刘方峣在湘潭县衙署当差时,奉命缉捕哥老会首领马福益,他事先密嘱刘揆一向马福益通风报信。

刘揆一抢在捕快到来之前,抄小路找到马福益寄居的湘潭江边一家小客栈报信,使马福益免于被捕。两人因此结下友情,共同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作出了贡献。

“刘方峣的德言懿行,尤其是他这种言传身教的正义感,对年轻时的刘揆一、刘道一影响很大。”饶怀民说。

刘道一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少年时期受家庭教育的影响,特别是受到其兄刘揆一的影响较大。

1906年,同盟会领导的萍浏醴起义失败后,刘道一被清吏逮捕。

面对严刑拷问,他坚贞不屈,以至肌肤尽裂,血流遍地,仍高呼“士可杀,不可辱,死即死耳”。

当年12月31日,刘道一在长沙浏阳门外就义,年仅22岁。

WechatIMG12.jpg

屏风上为刘道一在狱中写下的诗句。

得知刘道一牺牲的消息后,同盟会总部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黄兴与刘揆一相抱痛哭。很多革命党人写挽诗,盛赞刘道一的革命气节,至今尚存80多首。

民国建立后,刘揆一将黄兴、杨度等悼念刘道一的诗文编辑成册,题名《衡山正气集》,以传示后人,用“正气”激励晚辈。

被誉为“革命的道德家”

刘氏兄弟年少时,刘方峣便望子成龙,希望两兄弟好好读书。

刘揆一早年在向子女回顾自己读书时的情景时说,自己和刘道一最初上私塾,学的是旧东西,但他们读书很努力。后来湖南开办新学,才让他们打开眼界。

为了多读书,兄弟俩曾把自己锁在房里,几个月足不出户,饮食都由家人从窗口送进去。

那时,湖南开风气之先,常有名人来长沙讲学。他们不怕路远,跑到省城去听课。

1894年,刘揆一就读于经学大师王闿运门下,打下了深厚的国学根基。

后来在留学热潮的影响下,刘揆一于1903年春自费赴日本留学。

刘揆一与黄兴结识就是在日本留学期间,因志同道合,两人遂成密友。

WechatIMG15.jpg

华兴会重要成员合影,后排左起第四人为刘揆一。

他们经常在一起探讨救国途径,且一致认为,非武装起义推翻清廷不可。

1903年夏秋,黄兴、陈天华先后回国,从事革命活动。随后,刘揆一也回到国内。

黄兴应聘在长沙明德、经正学堂担任教师,刘揆一则在醴陵渌江中学堂任监督。两人在课余积极向学生宣传革命思想。

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工作,他们决定筹建反清革命团体——华兴会。

1904年2月15日,华兴会在长沙成立,黄兴为会长,刘揆一、宋教仁等为副会长。

第二年的8月20日,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为总理,黄兴为庶务干事。1907年,刘揆一也加入同盟会,并被任命为庶务干事。

如果说刘道一是近代民主革命的殉道者,那刘揆一则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倡导者。

弟弟被杀害,不仅没有把刘揆一吓倒,反而激发了他的革命热情。1907年,他成为了同盟会本部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时值革命低潮,同盟会内部有风波,也有分歧。

刘揆一处事不偏不倚,顾全大局,处处维护团结,表现出了良好的道德情操,被誉为“革命的道德家”。

1911年武昌起义后,刘揆一与黄兴等赴武汉,为稳定武汉战局、促进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1912年,刘揆一任袁世凯政府工商总长,提出了“工商立国”的理论,并在第二年发表著名的《国本论》,使其“工商立国”的理论进一步完善。

翌年7月,刘揆一弃职去天津创办《公民报》,以报纸为武器,反对帝制。

袁世凯以金钱官爵作诱饵,希望《公民报》不再刊登反对帝制的言论,被刘揆一严词拒绝。

1915年,袁世凯勾结日本帝国主义,密谋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公民报》获悉密约内容,立即予以揭露,袁世凯的卖国行径引起国内外一致反对。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刘揆一忧心如焚,写下了上万言的《救国方略之我见》。

1933年,刘揆一被蒋介石聘为行政院顾问,但因他发表联共言论,翌年被罢免,从此隐居湖南的洪江。

据刘揆一的二儿子刘安鼐回忆,1934年暑假的时候,他到南京一家旅舍去探望父亲,看到他正在分发一本题为《救国之我见》的小册子。内容是呼吁国人督促政府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抗战期间,刘揆一过着十分清苦的生活,还得了肺结核。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没有忘记这位民主革命的斗士。刘揆一被聘为湖南省军政委员会顾问。

WechatIMG8.jpg

刘烈士祠与曙光学校一墙之隔。

刘揆一去世后,刘安鼐在书桌抽屉里,发现有毛泽东于1949年和1950年写给父亲的两封信。

1950年秋,毛泽东曾邀刘揆一去北京晤谈。可惜刘揆一病重,未能成行。

同年11月1日,刘揆一在湘潭刘烈士祠病逝,享年72岁。

先辈已故,精神长存

刘揆一的一生,遭受过到很多的误解和打击,但他从未退缩,始终保持着革命者的气节。

刘成烈是刘揆一最小的孙子,他形容祖父是一个“痛苦的革命家”。

刘揆一曾留下遗言,死后把他埋在刘烈士祠,在墓前刻下四个大字——“衡山正气”。

可以说,正气贯穿了他的一生。

WechatIMG13.jpg

刘揆一之墓。

“政治上的坚定、思想上的坚毅和行动上的坚韧,三者结合,集中体现出士人群体的浩然正气,即‘衡山正气’。”饶怀民说,刘揆一的家族成员,都受到了“衡山正气”的熏陶。

刘成烈说,当年祖父变卖自家田产,就是筹措资金为革命购买武器,“这种民族大义,是湖湘精神的体现;在我们家里,就是’衡山正气’的传承”。

WechatIMG3.jpg

刘揆一最小的孙子刘成烈。

“刘揆一夫妇对子孙的教育十分严格,要求他们传承正气,勤俭持家,更要攻读诗书,报效祖国。在他的教育下,子孙大都成才。他们中有不少毕业于名校,有的是大学教授,有的在政府机关任职,大都有所建树。”饶怀民说。

刘揆一有十个子女。在刘揆一的培养下,长子刘安鼎曾留学英国。

刘瑜是刘揆一的孙辈,常怀家国之情,即便如今已有84岁高龄,她还在通过雕塑、绘画来表达对祖辈们的缅怀、敬仰。

作为民革党员、政协委员,刘瑜还积极建言献策。

“超过祖辈不敢谈,但要有所作为”,这也是她教育子女所遵循的原则。

刘揆一的曾孙刘茁告诉观潮君,他从小就对那本悼念曾祖叔父的诗文《衡山正气集》爱不释手。加上家人们的讲述,先辈们的一生正气和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精神,对刘茁的工作和学习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WechatIMG9.jpg

《衡山正气集》节选。

刘茁渐渐养成了热爱学习的习惯。后来,他一直从事制造业方面的工作,如今,有了几项发明专利的成绩。

刘烈士祠原是民国时期,经孙中山批准,供祀刘道一的忠烈祠。据此,湘潭县首届议事会议决定,将其改设为“刘烈士祠”,成为湘潭市有名的辛亥革命纪念遗址。

如今,刘烈士祠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得到了湘潭市政府的进一步修缮和保护。

刘烈士祠现由刘揆一第四个孙子刘成亮夫妇打理,他们一直住在刘烈士祠的西头,至今已整整40年,“管理好这里是刘家子孙后代的责任,我们义不容辞”。

WechatIMG14.jpg

刘揆一第四个孙子刘成亮夫妇。

他们守护的,不仅是刘烈士祠,更是那一脉“衡山正气”。

而紧挨着的小学——曙光学校,正传出朗朗书声。

嘉宾点评

饶怀民:“衡山正气”对当今有积极作用

WechatIMG17.jpg

饶怀民。

刘揆一和其胞弟刘道一是辛亥革命中颇具重要影响的人物,对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心忧天下的爱国精神,敢为天下先的担当精神,踔厉敢死的献身精神,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秉承着源远流长的“衡山正气”,便形成了刘揆一家风传承的核心精神,这对于今天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有着积极意义。


来源:红网

编辑:肖拓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