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汪衡 通讯员 李燕 刘琪玮 嘉禾报道
嘉禾县晋屏镇雷公井村是国家级传统村落,还是国家级非遗文化嘉禾伴嫁歌传承基地,近年来,该村在做好古村落保护与非遗文化传承过程中,注重创新融合,充分挖掘并利用古村落、传统文化资源中的清廉元素,强化清廉建设宣传与教育,努力打造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务清明、民风清爽“四清”村庄,全力创建清廉嘉禾新亮点。
以非遗文化谱写廉洁之声
“这支伴嫁歌的曲风更为清新,与之前听的几首伴嫁歌相比少了几分幽怨,多了几分幸福;没了抗争,更多了一份自信与骄傲。”日前,几位游客在雷公井村伴嫁堂内听了《禾仓廉田长嘉禾》等清廉伴嫁歌后饶有兴致地品评着。
嘉禾伴嫁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集诗、歌、舞于一体的婚嫁风俗音乐,因囿于传统婚嫁陈规陋习,流传下来的伴嫁歌大多哀怨凄美。进入新时代后,雷公井村赋予伴嫁歌更多的教育意义,将清廉文化、文明乡风、勤俭持家等理念融入伴嫁歌之中,创作了《福地清廉歌》《禾仓廉田长嘉禾》等清廉伴嫁歌,耳目一新的伴嫁歌曲风自成一体。
“我们村现在有3个演出队,清廉伴嫁歌是我们的必唱曲目,很开心能通过这样的新曲风向游客展示我们古村的点滴变化,同时也让游客们有了更好的非遗体验。”村民刘小英是嘉禾伴嫁歌的县级传承人,在聊起伴嫁歌的转变时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自豪。
去年来,雷公井村在大力推进清廉乡村建设进程中,在现有村落古建筑景点、文化广场、地标中融入清廉元素,建设了清廉堂、搭建了清廉古戏台,以伴嫁歌这种“轻骑兵”的形式,广泛传扬嘉禾的清廉精髓。
以建章立制刻写廉洁之力
雷公井村共有16个村民小组710户2473人,如何加强村级管理是村支两委干部一直探寻思考的问题。近年来,雷公井通过建章立制不断规范村级事务开展,并充分发挥专职纪检员及群众监督的作用,不断加强对农村“三资”及财务管理等关键领域的监管,有效破解了基层治理瓶颈,凝聚起风清气明的廉洁之力。
“如有需要公开的党务、财务等事项我们会及时整理出来,每季度定期公开。”在雷公井村党群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只见村干部正在有条不紊地整理相关资料,村党支部书记李气锋介绍,该村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明确村务公开清单和服务事项,及时公开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重大村务处理和财务收支等情况,力求做到公开内容全面,形式通俗易懂,确保村情民知。
此外,雷公井进一步健全村级纪检员监督机制,明确职责要求和监督重点,提高监督精准度;积极创新探索和实践社会基层治理的有效途径,走出“5+N”乡村治理工作模式,即:5个村级群众自治组织、1部村规民约、1块红黑榜、1个村民议事微信群,全力构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组干部、党员群众、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方参与的新型基层治理体系。
“村里的重大项目严格按照招投标规定进行,并执行备案制度:2万元以上项目实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备制度,5万元以上项目在账目结算前上报镇政府进行登记备案。”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近几年雷公井村小微工程不断增多,群众尤为关注。
雷公井制定了村级项目备案登记制度,不断加强对工程项目的风险监管,尤其对工程发包等环节实行全流程公开,采用招投标、竞价等交易方式确认相对人。由村纪检员兼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紧盯村级小微工程建设“事前、事中、事后”等关键环节,开展贴身、实时“监控”。
以移风易俗书写廉洁之风
“伴嫁仪式中,我们有一个比较好的风俗,一壶清茶,一碟花生或豆子就能请全村的伴唱姑娘们来唱上一晚,不用花费多少,家家户户都能办得起。”在其他地域尚在为“高价彩礼”、婚嫁赈酒所累的当下,雷公井村却一直沿袭着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伴嫁传统,既为婚嫁双方家庭减轻了压力,也为新人们树立了勤俭节约的理念。
在古风文明的浸润下,近年来雷公井村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对新时代文明乡风培育进行了继承发扬,每年围绕“移风易俗”“息事化事”“热心公益”“自强不息”“孝亲敬老”“和谐家庭”“清洁卫生”等7个方面开展先进模范人物评选,并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讲好“模范”故事,通过模范人物的评选,模范故事的宣扬,引起村民共鸣,厚植道德底蕴,为提升乡村文明程度注入蓬勃新动力,该村先后获得省级卫生村、省粮食生产先进村、省四星级乡村旅游景点、市美丽乡村、市清廉乡村等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