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强国新征程·关注文物保护与修复人才】
早上八点钟,湖南博物院藏品保护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董鲜艳端坐在工作室内,桌上摆放的丝织品文物花纹繁复、色彩艳丽。来不及喝一口水,与文物的“约会”便占据了她的身心。
“你瞧,岁月的痕迹折断了这些丝线,我们就是要用手中的一针一线重新修补,再现珍贵文物的原始风貌。”在董鲜艳看来,每一件出土文物,就像一个尘封的领航者,能够准确“导航”历史。
50年前,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掘,揭开了跨越2000多年的西汉画卷。从1974年到2024年,经过50年全面系统地整理和研究,马王堆汉墓共整理出26937件文物。这些珍贵的文物,在一代代文物工作者手中,重新焕发出夺目光彩,带着历史的记忆向观众走来。
“每一件实物都是历史的底片,成为熔铸家国情怀的精神符号。我们要用手中的刷子、针线,一抹一挑,让历史的时光更清晰明亮,让中华文脉的传承更恒久绵长。”董鲜艳说。
董鲜艳在研究丝织品文物。资料图片
做好研究:探寻“罗衣何飘飘”
步入湖南博物院马王堆展厅,一幅精美的西汉生活画卷在人们面前徐徐展开:工艺繁复的精美漆器,反映了当时髹漆业的辉煌成就;织精绣美的丝织衣物,力证了西方文献中“丝国”(Seres)的记载;宛如睡梦中的千年遗容,展现了人类防腐技术的奇迹……
其中,素纱单衣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单衣重量才49克,会不会穿坏?”“快看,袖子上好像还有裁剪的痕迹!”现场不时传来阵阵惊叹声。
素纱单衣是迄今所见最早、最薄、最轻的服装珍品,汉代人描述其薄如蝉翼、“轻若云雾”。董鲜艳笑着介绍,素纱单衣应是夏季的一类衣服,“做文物保护和修复,首先要识别文物上附着的各类信息。通过对素纱单衣的研究,我们能够了解西汉时期养蚕、缫丝、织造等纺织技术水平”。
“与大众的想象不同,很多出土的文物并不完整,而是经过岁月侵蚀后留下的残片。”董鲜艳记得,自己在修复一件服饰文物时,花了两年时间,才将一块块残片推断拼接出正确部位。在这期间,她钻研了多个朝代上百种服装样式,“要想从历史的碎片‘窥探’历史,并不容易”。
湖南博物院藏品保护中心金属文物保护修复室成员李园是一名80后,自2009年加入团队后,她就全身心投入到研究学习中,“团队每一位成员都是如此,大家都觉得,只有自身本领过硬,才能保证文物修复的准确和合理”。
谢俭华在修复字画文物。资料图片
马王堆墓葬发掘时,曾出土了一批生活用陶器,表面附着一层很薄的黑色物质,局部呈银灰色金属光泽,后被定名为“锡涂陶”。
“我保护和修复的两件锡涂陶是陶鼎和陶锺,这两件器物表面的锡皮很薄,且大面积粉化、脱落,脱落的大部分已经缺失,若任其发展,这些珍贵文物上的信息很快就会完全被腐蚀、消失。我花了半年时间,按照平整褶皱变形的锡皮、回帖和加固脱落锡皮等步骤,最终完成了修复。”李园说。
如今的李园,已成长为湖南博物院副研究馆员,参与《马王堆汉墓锡涂陶制作工艺及复原保护研究》等多项国家文物局科研课题。“做文物修复,就要不断学习、不断研究。”她说。
“汉代曹植有诗曰,‘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道尽了服饰的美。保护修复文物不仅要关注它们本身的价值,更要挖掘它们承载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信息。文物,不止于美,更要将它们的美发扬下去,这是每一位文物工作者的使命。”董鲜艳说。
做好保护:就是延续文物生命
在湖南博物院内,辛追夫人静静沉睡在1∶1大小复刻的马王堆1号墓墓坑中。50年前,这具不腐“湿尸”一出土,便震惊了世界。
游客在湖南博物院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展厅参观。新华社发
“这可是2000多年前的古尸啊,到底是怎么保存下来的呢?”参观现场,不时有观众提出疑问。
记者采访了湖南省马王堆古尸和文物研究保护中心原主任罗学港。他解释,辛追夫人长眠地下时,“深埋、密闭、缺氧”都直接导致了“无菌”环境的生成,符合医学原理。出土后,团队从古尸保存的大环境、局部环境和微环境入手,不断制定和完善古尸保存方案,已经可以实现古尸相对长久地保存。
当前,团队已建立了“整体-细胞-分子”三级保护模式。湖南省马王堆古尸和文物研究保护中心主任王慧介绍:“比如我们建立古尸保存环境模拟体系,将古尸浸泡在有效保存液中,并置于恒温(4℃~6℃)、恒湿(45%~55%)环境,防止古尸整体腐败;建立层流空气净化系统,实现古尸保存大环境空气净化及温湿度的自动调控,减少霉菌和其他微生物的侵袭;建立古尸保存微环境的调控和监测体系,将保存液的pH值稳定在中性状态,减缓骨组织脱钙和蛋白质降解,实现古尸分子水平的有效保存。”
保护工作需要不断研究和创新,这些年来,湖南省马王堆古尸和文物研究保护中心积极开展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科研攻关工作。为了加大人才支持力度,中心还争取到湖南博物院科研项目“生物类文物保护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资助。
王慧团队的主要研究工作,便是不断优化保存液配方,“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除了设计大量实验进行配方筛选,还要对改良配方进行长时间检验,过程需要好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关键制约因素在于目前尚无法解析固定液保存环境下古尸生物大分子物质(蛋白质、脂类和核酸等)降解以及骨组织脱钙的机制。随着古尸保护理念不断更新,我和团队还在探索最适宜的古尸保存环境动态监测系统,发展和健全分子监测和调控技术,希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子水平保护与研究”。
在罗学港心中,想更好延续文物生命,需要培养更多专业的文物工作者,如果“对它一无所知,它便一文不值”,“说白了,文物的价值不能用是否精美来衡量,文物所承载的历史信息是否重要才是决定性因素,如果不能储备足够的知识,就不可能理解文物保护工作,更不可能理解我国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
为此,湖南博物院近年来实施开门办馆方针,通过搭建创新平台,在开放合作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近年来,湖南博物院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合作共建大学生综合实践与研究基地,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共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并于2022年成功获批设立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形成了从大学本科至博士后的人才培养体系。得益于此,团队吸引了众多青年才俊的加入。
不光有制度保障,还有奖励支撑。2023年,湖南博物院为参与6项职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人员发放了奖励。“这样的激励制度,提升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董鲜艳说。
做好传承:让更多人欣赏国风之美
食盘、屏风、耳杯、瑟……伴随辛追夫人出土的,还有大量漆器文物。除了一部分在博物院展台上陈列,其他的漆器经脱水处理后保存在合适的库房里。
湖南博物院藏品保护中心漆木器保护修复室成员胡茜解释,所谓脱水,就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饱水漆木器中的水分去除或置换,“50年前这些漆器重见天日时,有的就泡在水里,变得膨胀、柔软,必须加以保护”。
展厅中,一件件漆器文物在聚光灯下泛起迷人光泽。胡茜盯着上面云鸟纹的线条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文物有很多,制作精细,充分说明汉代的漆器制作工艺达到了很高水平,尽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漆器逐渐被瓷器取代,但漆器工艺仍然在不断传承延续,“博物院的前辈们常说,文物记录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历程,一定要把它们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作为一名90后文物工作者,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感受汉风古韵”。
记者见到湖南博物院藏品保护中心副主任、副研究馆员谢俭华时,她正在修复字画文物——李鸿章行书条屏。她说:“保护修复字画文物是一个复杂且精细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一是遵循正确的修复理念和原则,二是修复师掌握成熟的修复技艺,三是具备合适的修补材料。帛画是出土文物,修复时要考虑其所处的时代和文化背景、材料特点、性能、损坏程度和受损机理,尽量采用原有制作工艺和方法,既要考虑到对原作的保护,也要考虑到其历史、艺术价值的传承。”
这些年,谢俭华经常受邀指导各地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纸质藏品修复保护工作,“修复文物的过程,仿佛是在和当时的作者面对面交流。我很乐意用自身所学,帮助更多的文物工作者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让更多文物与观众进行古今对话”。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修复文物,团队近年来还积极引入多元力量。西安元智系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负责马王堆项目的西南大区总监韩海波告诉记者,针对马王堆汉墓文物的保护工作,公司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视频图像分析等技术对大棺椁裂隙、马王堆古尸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对文物保存环境进行实时监测预警,涵盖温度、湿度、光照、挥发性有机物等多个指标;采用分布式智能调控技术对文物保存环境进行智能化调控。同时对湖南博物院主体建筑振动进行实时监测评估,确保文物处于“洁净、稳定”的保存环境与安全状态。
“公司围绕文物事业发展需求,不断加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引进了多名行业内的专业技术人才。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将为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韩海波说。
2023年国庆期间,湖南博物院主办了“潇湘锦绣”华服大典。活动现场,董鲜艳与团队成员通过传统知识科普、湘博服饰类文物修复成果展示等方式,让观众深刻认识到华服对于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希望能让更多年轻人感受不同朝代的民俗风情,欣赏国风之美”。
“我记得有一位从贵州来的妈妈,特意带孩子参加活动。听到这位妈妈讲,她希望通过这次体验,让孩子在心中埋下一颗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我感到特别欣慰。”董鲜艳说,“每一件文物都有着独特魅力。作为一支年轻的团队,我们坚信可以接力守护,不断发掘文物之美。”
《光明日报》(2024年10月13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