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强军初心 用青春描绘胜战航迹——记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王鹏

2024-10-28 14:44:39 红网
作者:陈宗昊 宁凡明 王逸 李怡凡 编辑:李意一
字号:

王鹏教授.jpg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王鹏。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陈宗昊 通讯员 宁凡明 王逸 李怡凡 长沙报道

秋日长沙,实验室内,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王鹏正飞速记录着实验数据,一行行代码跟随光标“行进”。

身为青年科技专家,今年不满40岁的王鹏先后攻克多项核心技术,为部队新质战斗力提升作出重要贡献。

初心不改为强军

与导师讨论.jpg

王鹏(右)正在与导师吴杰教授进行讨论。

“我从小就有一个当兵的梦想,因为在东北老家,大家都以升学和参军为荣耀。”2003年,王鹏考入国防科技大学,“当时刚好赶上国家航天事业蓬勃发展,大家都对航天充满了兴趣,我也不例外。”

本科和硕士期间,王鹏的目光总是穿梭在恒星、行星之间,向着太空前沿领域一路前行,并以优异的专业成绩于2009年提前攻读博士。

改变,不期而至。那时,王鹏所在的课题组承担了国家某工程的基础研究工作,研究难度较大。

“这个方向是要解决部队战斗力提升的实际问题,会很具体也会很难,而且越往后会越具体、越艰难,你愿意换到这个方向上去吗?”一次,导师吴杰教授找王鹏谈话,试着询问他的态度。

“只要是任务需要,再难我也愿意尝试。”王鹏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

就这样,博士阶段的王鹏转向了完全陌生、更具为战特性的研究中,这一改就是十几年,从项目一期、二期……直至完结,王鹏成为课题组中在这个项目里“摸爬滚打”时间最久的人,也成为这个领域内的青年专家。

2018年,全军现役军人转改文职人员的第一年。面对改革大潮,王鹏走到了选择的路口。军徽、军装、军人,每一个字眼都是那么的难以割舍。

王鹏所在系党委书记武鹏告诉记者:“王鹏是当时学院最年轻的教研室主任,但他成为全校首批递交转改申请书的人。”

转改后,王鹏仍然如往常一样:大量的课程教学、繁重的学科专业建设、紧张的科研攻关……

因业绩突出、表现优秀,转改当年王鹏就获得了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次年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感恩,所以坚守;因为信心所以坚定……”这是王鹏的心声,也是国防科技大学校园内所有转改文职人员的心声。

面向战场育人才

授课.jpg

王鹏组织学员研讨。

“同学们请看,这是几种控制方法实现的不同飞行轨迹,精度相差明显……”

王鹏的课堂是公认充满了“战味”的,不仅案例来自战场,课堂本身也“硝烟”味十足。

授课时,王鹏会设计不同选题,让学员分组研究,每组选派代表上台“讲课”,大家再交流研讨,组间相互质询,师生共同评价,现场气氛很热烈。

学员都说,上王教员的课越来越“卷”了,如果不用功准备,很容易研讨时下不了台。

“卷”起来的,并不只是学生。90分钟的翻转课堂,王鹏至少用3天来备课。为了让学员更好地自学课程知识,有效参与课堂讨论,王鹏甚至花了一年多时间建了一门慕课课程。

“这里培养的学员,将走向明天的战场,成为军队建设的重要力量。我们的教学可以说是源头中的源头、基础中的基础、支撑中的支撑。”王鹏说,作为军校教员,责任十分重大,要努力为部队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

留校之初,导师吴杰教授告诉王鹏: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站稳讲台。由此,他对教书育人一直满怀敬畏。

“这个数据验证过了吗?”“这一页第3行我曾批注过错误”“汇报前做好准备工作了吗?”一次组会上,王鹏叫停了正在汇报近期研究进展的学员连一鸣。

连一鸣说:“当我发现用错PPT版本时已经来不及换了,原想着先应付过去再说,结果一下子就被王教员识破了。”

“在科研领域,一个小小的符号都可能导致结果截然相反,这不仅仅是符号的问题,更是科研态度的问题。”王鹏语气平静,却让连一鸣面红耳赤。

批评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学术传承。

2007年,王鹏第一次以研究生身份参与课题研究时,导师吴杰教授告诫王鹏:“科研工作不能有半点投机取巧和马虎大意,必须踏踏实实,要百分百严谨细致,尤其是航天事业,没有九十九分,每一个数据、每一行代码都要核对再核对,每一份报告、每一个成果都要推敲再推敲……”

有一门课,王鹏已经上了近10年,但他依然每次上课都要重新备课,板书怎么写、上课思路怎么调整、关键知识点怎么呈现等等,都会记在笔记本上。几年下来,笔记本写了厚厚一摞。

“教学就像雕刻艺术品,急不得、虚不得,必须得下苦功夫硬功夫。只有这样,培养的学员才能适应部队需要,才能制胜未来战场。”王鹏说。这些年,他先后获得全国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湖南省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被授予 “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能手”称号。

向战而研攀高峰

与团队老师探讨.jpg

王鹏与团队教员探讨。

“部队有困难能想到我们,是一种荣幸,更是一份责任。”多年来,王鹏与课题组在服务一线部队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一次到部队调研时,有两家单位的领导都向王鹏所在团队求助,“我们每年要执行几十次任务,任务过程中如何控制设备状态,是最头痛的难题,能不能设计一套适用的系统?”

“帮部队解决制约战斗力生成的问题,是我们的职责使命。”王鹏毫不犹豫接下了任务,项目对王鹏来说不难,但任务十分繁重。

那段时间,王鹏与同事常常在部队一待就是好几天,工作的同时还兼顾培训基层技术人员。经过两年努力,他们设计出一套系统,彻底改变了两个单位原来的被动保障模式和数据事后分析方式。

工作10余年来,王鹏与课题组先后为部队解决了多个制约战斗力提升的痛难点问题,研究成果获得基层部队广泛好评。

“只要是部队需要的,再难也要解决。只要是对新质战斗力提升有帮助的,再久也要坚持。”王鹏记得,为了攻克一项技术,他潜心研究了5年才最终有所突破。

“研究涉及到底层机理,对新质战斗力是很有帮助的,5年不算什么。在国防科大、在我们学院,有多少人,用了多少个5年,才有了今天的创新成果和为战贡献。”在王鹏口中,潜心为战而研,早已成为国防科大人的共识。

2009年,王鹏加入某工程攻关团队。团队用了整整10年默默耕耘,想法只有一个:怎么快点把技术攻克突破、把成果用到部队。

“做科研,不能什么容易做什么,什么实惠做什么,目标就是一个,把事情做好。”

年轻的王鹏,是国防科技大学教研队伍中的一员,也只是军队文职人员队伍中的一员,在淬火成钢向一流的滚滚洪流中,他汇入其间,奋力前行。

然而,也如同水滴折射阳光。走近他,观察这个样本,我们能看到新时代军队青年科技人才挺立潮头的青春航迹,也能听到“孔雀蓝”们向战为战而行的铿锵足音。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