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伴随着中国正奋进现代化的历程,乡村也展现出新时代的万千气象。我们凝视变革中的乡土,见证时代的变迁并探寻一个民族永恒的文化根脉。
每一个作家,都有一座精神的原乡。文学,从来就具有地方色彩,这种色彩是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个性。在乡愁浓郁的冬季,红网时刻新闻特别推出《文化中国行·文学的原野与还乡》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追寻作家们留下的文学足迹,回访湘西边城镇、涟源蓝田街道、益阳清溪村、汨罗八景村、溆浦漫水村,在这片长出粮食、草木与文学的原野上,用飘扬的田园牧歌致敬厚重而又坚韧的乡土中国。
怀化市溆浦县卢峰镇漫水村。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嫣 秦楼 李赛凤 郑玉焓 溆浦报道
在湖南西部的怀化市溆浦县卢峰镇,有座和文学作品同名的村庄,它的名字叫漫水。
温馨自然、恬淡优美,是作家王跃文笔下的“漫水”,也是他相牵相依的故乡,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王跃文出生在这里。
在书中,在王跃文建构的诗性世界里,他始终让“漫水”在时代蜕变中保持着单纯而高远的风致。
不为外在风雨苍黄所动,保持其恬淡的风致与宁静的姿态……60多年,余公公和慧娘娘在漫水比邻而居,在他们的故事里,能让人真切感受到人性的善、美给生活带来的诗意。
或许,这就是王跃文心中的桃源念想。
一本书,让我们走进了一座神交已久的村庄。
“漫水是个村子,村子在田野中央,田野四周远远近近围着山……”初冬时节的漫水,一畦畦翠绿的油菜在风中舞动着轻盈的舞姿,一大片一大片的田野连接在一起,一望无垠,阳光温柔地从天空中倾泻下来,漫水村村民贺小叶和孙子贺梓恒坐在田埂上,翻开书页,读起了《漫水》。
“俗话说,木匠看凳脚,瓦匠看瓦角。”从事木匠这行30多年的贺小叶对书中的描写感触很深,他和书中的主人公余公公是同一职业。贺小叶笑着说,阅读《漫水》这本书,有种特别的亲切感,不仅自己有这样的感受,村里的其他村民们也一样,“因为它写的是我们家乡的故事”。
听村里的老人们说,漫水村是古名,500~600年前就叫这个名字。上世纪50年代,当地干部认为“漫”字笔画多,遂改为“万”字。尽管如此,漫水人仍把“万水”读作“漫水”。2014年,王跃文用家乡真实地名创作的小说《漫水》获得了鲁迅文学奖,乡亲们高兴,村里又把村名改回了漫水。
虽然改过名,但在所有村民心中,村子一直都叫漫水。对于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或从这片土地走出去的人们来说,漫水,始终是那个每当提及就觉得无比温暖的地方。
故土是根
从溆浦县出发,驱车15分钟左右便能抵达漫水村。谈及村名的由来,漫水村党总支书记王铁桥讲起了一个村里老人们口中的说法。原来村里有一条小河,旁边是一个老米厂。用河流的水碾米,水要慢慢地流,才能碾得好,这可能就是漫水村名的由来。
故乡,是文学永恒的话题。王跃文生于农村、长于乡土,青年时期,这片土地对王跃文来说太局限了。于是,他辗转溆浦、怀化、长沙,写他最熟悉的体制内人生万象。中年以后,王跃文的生命情感开始回流,而回顾乡土、亲近田园成了一种自然的选择。
在《漫水》中,有许多醇厚生动的乡土语言。王铁桥说,“书中有很多地名都让我印象深刻。像蛤蟆潭、太平垴、清潭湖等,这些村子里的地名,都和书中描写的地点相呼应。”而在创作过程中,王跃文也融入了许多溆浦方言。“公公、娘娘、割老屋等这些方言,都让我们感到十分亲切。”
漫水这片土地,给王跃文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精神滋养。
可以说,漫水这片土地,给王跃文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精神滋养。故乡的方言、风俗、景致,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了他的生活里,流入了他笔下的文字中。
扯辣椒、捡枞菌、建房子、割老屋……民俗风情细节充满了《漫水》整个文本。书中写到的这些风俗大多保留了下来。王铁桥介绍,漫水村四季降水均匀,太平垴山上松树较多,因此,这里的枞菌比较甜,村民们都喜欢捡枞菌,一年可以采三次。如今,村里有专门的舞龙队,有50~60人,全是娘子军,春节、清明都会出来表演,一般她们白天舞滚龙,晚上舞纸龙。
王铁桥坦言,王跃文从小生活在漫水村,他青年时期走出了这个村子,但是村子里的一草一木、一房一景都成为了他创作的灵感。正如在《漫水》中,弥漫着的枞菌香味,那是故乡的味道,也是他无论走到哪里,不曾忘却的根。
乡邻印象
在漫水村,王姓是大族。全村3000多人中,2/3的村民都姓王,大多是亲戚。
“龙灯口宽宽,龙灯进你家,糍粑要一把……”在漫水村村委会旁的民居外,漫水村第七村民小组组长王志钦坐在木椅上,唱起了村里流传下来的童谣。他笑着说,在漫水村生活过的人,都对这个童谣很熟悉,也有种特别的亲近感。
王志钦今年68岁了,他是和王跃文一同长大的。王跃文年龄比他小,但辈分比他高。“我叫王跃文老叔,他叫我老侄。我和王跃文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同学。”王跃文是一个豪爽、上进心强、学习刻苦,与乡邻和睦的人。
在这个充满文学气息的村庄,王志钦很喜欢读书,每当农闲时,他就会去村里的书屋读书。“我很喜欢读王跃文的书,他的书我都读过。”在《漫水》中的乡村典故篇章里,有个本土典故“半升强三碗”,让王志钦印象深刻。“这个典故就和我们小时候同学间讲的话是一模一样的,既朴实,又亲切。”
王志钦感慨地说,自己一直住在村里,看着村里变得越来越好,心里有种说不出的高兴。现在外孙已经上了大学,孙女在县城里上小学,自己在教导后代时,一直在叮嘱他们要以王跃文为榜样,好好读书,长大后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漫水村老祠堂。
漫水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村委会不远处的老祠堂和两棵古树,正是村子历经百年光阴流转,留下的鲜活印记。
在王跃文启蒙老师王新书家院子里的百年槐树,就是村里两棵古树中的一棵。王新书说,院子里的这棵槐树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漫水村里的古槐树。
王新书看着眼前直耸入天的槐树,回忆起了曾经的过往。“1971年,我开始在村里当民办老师,时隔13年后,我转为公办学校老师,现在退休在家了。”王跃文小学、初中读书时,都是王新书教的,谈及自己学生一路走来的发展情况,王新书十分欣慰。“王跃文和家乡的联系一直没有断过,对家乡的这份感情是始终埋藏在心底的。”
筑梦桑梓
在漫水村村委会二楼,有间漫水书屋,那是村民们常去的地方。书屋内藏有农业科技、妇女读物、小说散文等10多类5000册左右图书。漫水书屋负责人颜受仁告诉记者,这些书都是由王跃文和他的作家朋友们捐赠的。
“现在村里共有两间书屋,一间在村部,另一间在漫水小学内。”颜受仁说,漫水书屋建于2014年下半年,当年7月正式开放,是王跃文提议设立的。
来到书屋门口,可以看到一块醒目的牌匾,写着“漫水书屋”四个大字,这正是王跃文所题。每隔一段时间,王跃文就会陆陆续续送来一箱一箱的书,他的作家朋友也会不定期寄送一些书到村部。
颜受仁介绍,现在漫水书屋上午8点半开门,下午5点关门,村民读到喜欢的书,可以把书借回家。
漫水书屋开放后,不少村民从书中习得了专业的种植技术,柑橘种植大户张全就是其中之一。有一次,张全在试种新品种时,柑橘树生病了,这让他十分苦恼。后面他翻看了农业科技类图书,通过仔细阅读,从中找到了答案。
如今,柑橘成为了溆浦县“一县一特”主导产业,“溆浦脐橙”“溆浦蜜橘”品牌先后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漫水村种植的柑橘也搭上县里产业发展的快车,销路变得越来越好。
漫水村柑橘园。
站在村里的柑橘园里,一阵阵淡淡的清香随风飘来,一棵棵深褐色的柑橘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柑橘,黄澄澄、金灿灿的,像一盏盏小灯笼。漫水村柑橘种植大户王跃坤笑着说,眼下,自家的柑橘还挂在树上,就早已被预订。现在漫水村的橘子已销往广东、黑龙江等全国各地。“近年来,我们向客户推荐村里的橘子时,也会自豪地说:这是文学之乡漫水村的橘子。”
从柑橘园里出来,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走在村道上,王铁桥给记者说起了自己心中的愿景,“未来,我希望依托《漫水》《家山》等文学作品,打造文化空间,在我们村的公共区域内,增加文化长廊,展现王跃文作品的经典语句,将其与乡村文化相结合;多开展文化活动,让年轻人多参与,多动笔,传承漫水村的文化。同时,开发文化旅游路线,吸引更多游客来漫水参观”。
书屋、祠堂、古树、橘香……一切仿佛刚刚好。故乡是生长的文学,也是文学永远的根。
无论是《漫水》中的余公公,还是慧娘娘,他们都是万千贴地而行乡村人的生动缩影,在生生不息的广袤田野中,从书内到书外,生命的内涵让漫水的故事有了更深远的意义。
记者手记:
将平淡的日子过成诗
在三湘大地上,溆浦县漫水村是少有的和文学作品同名的村庄。11月下旬,我们抱着一本《漫水》图书,走进了久违的村庄。
来到漫水村,透过车窗望去,书里所写的那瓦檐微微翘起的木屋早已变了模样,变成了高低错落、宽敞明亮的小洋房。
文学是精神的故乡。在王跃文的文学作品中,不难发现其中有许多家乡的印记。蛤蟆潭、太平垴……在漫水村里,这些地点,都有了具象化的模样,而与此同时,那些因书卷气滋养出的烟火气,也在这个湖南西部的乡村里弥漫着。
村里的古树旁,有一条文化长廊,上面展示着许多王跃文的经典作品;不远处的漫水书屋内,收藏着各式各样的图书,这都是孩子们放学后,最喜欢去的地方。
都说人们远离乡土后,依然对故园有着深深的眷恋,王跃文也是如此。
走在村道上,漫水村党总支书记王铁桥讲起了2019年的一件往事。在一次座谈会上,王跃文得知村里的上马田老路需要重新维修后,便主动提出外出筹措资金。在王跃文的大力帮助下,第二年,村里把600多米的泥巴路修成了水泥路。
在漫水村,因学问高、人和善,村民们都很尊敬王跃文。如今在漫水书屋,与村庄同名的图书《漫水》,是村民最喜欢借阅的图书之一,村民们被他笔下人物经历传达出的深宏生命内涵深深触动着。
在《漫水》书中,主人公余公公是一个心中有美,能把最平凡的日子过出美感的人;而在书外,生活在漫水村里的人们何尝不是呢?勤读书、种柑橘、建房子……他们在文学氛围的浸润下,早已将平淡的日子过成了诗。
相关专题:
来源:红网
编辑:秦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