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伴随着中国正奋进现代化的历程,乡村也展现出新时代的万千气象。我们凝视变革中的乡土,见证时代的变迁并探寻一个民族永恒的文化根脉。
每一个作家,都有一座精神的原乡。文学,从来就具有地方色彩,这种色彩是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个性。在乡愁浓郁的冬季,红网时刻新闻特别推出《文化中国行·文学的原野与还乡》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追寻作家们留下的文学足迹,回访湘西边城镇、涟源蓝田街道、益阳清溪村、汨罗八景村、溆浦漫水村,在这片长出粮食、草木与文学的原野上,用飘扬的田园牧歌致敬厚重而又坚韧的乡土中国。
《围城》中三闾大学的原型所在地涟源市第一中学。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杨 朱丽萍 龚子杰 郑玉焓 涟源报道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两座“城”,原型地都在湖南,一座是沈从文的《边城》,一座是钱钟书的《围城》。
然而,湘西边城镇因《边城》闻名遐迩,孕育《围城》的涟源却鲜为人知。它像一颗蒙尘明珠,静静地躺在历史的尘埃之下,等待着世人温柔的目光拂去岁月的风霜。
世界文坛流行一句话,如果没有涟源之行,文化昆仑钱钟书写不出《围城》;如果没有《围城》,中国现代文学史会寒碜许多。
1939年,年仅29岁的钱钟书穿越烽火硝烟,来到位于蓝田镇(今属涟源市)的国立师范学院任教,他以旅途见闻为墨,用从教生涯作笔,缓缓铺陈,细细勾勒,孕育了文学巨著《围城》。
如今,国立师范学院几经更迭,发展成为湖南师范大学,其原址上建成了涟源市第一中学。
“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围城》中的这句经典之言,如同一道深邃的谜题,“围城”究竟是怎样一座城?
校园里寻踪迹
走进涟源市第一中学的校门,仿佛步入了一段悠长的历史回响之中,放眼望去,处处有《围城》中的三闾大学的掠影。
三闾大学是《围城》中的重要场景,也是全书最精彩情节的发生地,其原型就是国立师范学院。《围城》全书共9章,其中3章写的是一行教师从上海到湖南途中的经历,以及在三闾大学教书的知识分子群像。
“国立师范学院旧址”石碑。
涟源市第一中学校门不远处,有三块白色的碑柱,遒劲地写着“国立师范学院旧址”8个大字;1938-1944则代表该校在涟源办学的时间。
《围城》中写道:“摇篮(指三闾大学)也挑选得很好,在平成县乡下一个本地财主家的花园里,面溪背山。这乡镇绝非战略上必争之地,日本人唯一豪不吝惜的东西——炸弹,也不会浪费在这地方。”
涟源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梁丹介绍,这里的“山”是位于学校地图几何中心的光明山,这里的“溪”就是涟源一中门后的升平河。
“学校的师生常说,光明山上好读书”。梁丹说:“其实国师建立初期,这座小山坡并没有名字。一到晚上,教室区没有电灯,当地百姓就给师生们送油灯,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们在灯下苦读,从远处看,整个区域灯火通明,久而久之,老百姓就将国师校舍所在地称为光明山。”
升平河。
“升平河是钱钟书在这里教书时常走的河,他穿过这条河去对岸不远处的德志园,与居住在那里的师生们聊天。”涟源一中退休教师吴勇前研究围城文化多年,他对《围城》中的诸多场景,能在涟源一中一一指实。“《围城》中写,‘水涸的时候,大家都不走木板桥而踏着石子过溪’,这个细节贴合涟源人的生活习惯。”
国师钟楼是涟源一中校园里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建筑背面挂着一口古旧的铜钟。“铜钟是用来催人课读的,现在早已被电子上课铃声取代了。”吴勇前笑呵呵地说,钟楼曾是国立师范学院的图书馆,这里经、史、子、集一应俱全,给钱钟书做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无数个寒冬夜晚,钱钟书和学校同仁们从图书馆借来一摞摞书,围炉苦读。夜深了,肚子饿得咕咕叫,就在木炭火旁煨两个鸡蛋。
“同学们,80多年前,我们所在的体艺馆叫做金盆园,世界名著《围城》就在这里孕育。”虽然退休了,但吴勇前依然喜欢给学生们讲述过去的故事。
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亭一阁,时时有思绪,处处皆灵感,就是在这个僻静安然的湘中小镇上,钱钟书萌生了创作《围城》的念头。1941年夏,钱钟书回到上海着手撰写。1947年《围城》出版后,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轰动世界文坛。
心田中埋火种
80余载春秋更迭,国立师范学院已悄然湮没于岁月长河。然而在涟源一中校园里,国师桥静静伫立,国师路悠长延展,国师广场庄严肃穆,国师文化墙深邃厚重……一角一隅,都彰显着当代师生深厚的家国情怀。
涟源一中校园中央,有一棵已有三百余年历史的樟树,岁月未曾老,古樟依旧芳。
涟源一中学生在樟树下学习。
涟源一中高二学生李叙阳就是在这棵树下,读完了《围城》。书中详细描写了一行教师从上海辗转湖南的旅途艰难,不仅路途遥远,火车票也非常紧俏,这段经历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主人公方鸿渐自邵阳进入涟源的路上,最难的一段路程是坐着轿子走的。再看看今天,涟源有了高铁、铁路和高速公路,去哪里都非常方便。我们要珍惜这样的学习生活环境,为祖国和家乡的建设发展尽一份力。”李叙阳说。
教育兴邦张大义,涟水麓山一脉传。国立师范学院办的是教育,赓续的是精神。
“仁爱精勤”这一承载着国立师范学院光荣传统的校训,不仅深深植根于涟源一中这片沃土,也被湖南师范大学薪火相传,至今仍激励着无数师生追求卓越、勇攀高峰。
“学生入学的第一课,必讲国立师范学院和钱钟书父子。”涟源一中教师谭军说,“先辈们筚路蓝缕兴办教育;钱钟书父子留守蓝田的故事,值得我们代代传承。”
在先辈们筚路蓝缕、教育兴国的影响下,涟源一中延续遗志,学校人才辈出。先后走出过中国工程院院士龙驭球、沈志云、张信威,深圳雷曼光电董事长李漫铁,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吴奇修等知名校友。
钱钟书铜像。
在涟源一中的国师文化墙起点处有一座钱钟书铜像,这是涟源一中1980届校友毕业35周年聚会献给母校的礼物。铜像采取立姿造型,全铜铸造,连基石高3米。它的落成饱含了校友们对钱钟书的无限景仰和对母校的感恩之心。
远看铜像,29岁的钱钟书风华正茂,鼻梁上架着一副精致的圆框眼镜,更添几分温文尔雅、学富五车的学者风范。他身着一袭剪裁得体的西装风衣,手中紧握着一本似乎永远也读不厌的书籍,凝望着往来的学生,恰似一位穿越时空的智者静静守候。
“近年来,校友们关心支持涟源一中发展,在学校设立了10余个奖助学基金,累计捐款1000余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奖教助学。”梁丹说。
发展中传薪火
涟源一中内,一面墙上写满对学生的教诲。
在钱钟书的一生中,涟源无疑是情感深处难以忘怀的一笔。
“钱钟书一直挂念着涟源,回到上海后,还把一些诗作寄到国师的杂志上发表。上世纪八十年代,涟源一干部到北京开会,钱钟书还向他问起了涟源的情况。”吴勇前说。
涟源人同样未曾忘却钱钟书等一批学者的深情厚谊与卓越贡献。为了致敬钱钟书,当地人自发地将涟源称为“围城”,山水涟源,围城故地。
涟源市蓝溪桥。
廖建武在涟源市蓝溪桥一带生活了60多年,说起钱钟书与《围城》,他颇感自豪:“涟源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抗战时期,我们把大量的房屋腾挪出来,成为师生们的校舍;收完了庄家的田地,成为师生们的上课和开展文体活动的场地。”
巴尔扎克认为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米兰·昆德拉认为小说是人类精神的最高综合,普鲁斯特认为小说是寻找逝去时间的工具……但是在像廖建武这样的涟源老百姓看来,《围城》不仅仅是一部小说,它凝结着那个时代,当地百姓对外来师生的尊敬与热情。
2023年7月,为致力围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湖南省政协围城之城委员工作室应运而生,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入驻。
湖南省政协委员胡凌云是该工作室的召集人,她介绍说:“我们的目的是要挖掘、传承和保护好围城文化、国师文化、抗战文化,通过调研促进涟源文旅融合发展,构建多元的文化传播矩阵。”
截至目前,在湖南省政协围城之城委员工作室的努力下,国立师范学院遗址之一——谭家花屋的修缮工程已破土动工。《围城之城》《国师拾遗》《烽火弦歌》等书籍相继出版;工作室还通过微视频、微电影等生动形象的影像技术,呈现涟源的辉煌过往,使围城文化如细雨滋润,深入人心。
涟水东去,往事如烟;围城外,芳草连天。南来北往的客来到涟源,那跨越时空的文化传承,总是在不经意间激荡人心、摄人心魄。
记者手记
还乡,使故土成为亲近本源之处
文学源于生活,更应回馈生活。
山水风光用来怡情,家国之忧用来承志。钱钟书在涟源生活教书的时间仅有短短2年,并不为多数人所知。然而,这段经历却成就了一部世界巨著,这座小城也因《围城》增添了厚重的文艺气息。
走在涟源街头,涟水河静静流淌,蓝溪桥坚韧静卧,中山街繁华依旧,几只老狗趴在鲜花盛开的老街旁慵懒地晒着太阳,一切都是宁静祥和的模样。时不时能看见“三闾超市”“三闾信箱”等和《围城》有关的元素。
仿佛转头就能穿越时空,看到钱钟书先生独自一人漫步街头,从新建街到中山街再到双江街,竟找不到回校的路了。
生长生活的土地是作家的精神故乡,一名作家走过的路、遇见的人、读过的书、看过的风景,会渗入到他的精神世界中,最终通过作品表达。
也许,钱钟书来到涟源并非主动,但《围城》告诉我们,他离开的时候必有不舍。是写作,让作家的精神和情感永存,超越生死。正如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还乡,使故土成为亲近本源之处。哪怕这“故土”,才待了不到两年光景。
相关链接:
来源:红网
作者:王杨 朱丽萍 龚子杰 郑玉焓 邓尧
编辑:宋芳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