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小调解大民生,这条金点子点“实”成金

2024-12-11 15:51:56 红网
作者:肖依诺 编辑:张云帆
字号: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肖依诺 长沙报道

从3.1万条中脱颖而出的“含金量”有多高?

日前,由湖南省委牵头开展的“献策湖南”征集活动公布十大金点子,来自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的“建立立体多维全能自动调解治理机制”建议成功入选。

观察这份金点子名单,不出意料,记者看到了关乎高质量发展的各类重点议题,囊括未来产业建设、中部区域省际合作、人才培养、农业种业等等。

“调解”在这其中,就显得尤为“接地气”。

法院书写的这份建议,因何而起?又将解决什么问题?记者近日走进天心区法院,一探究竟。

“小调解”拥有“大力量”

在采访进入正题之前,工作人员先向记者讲述了一起调解故事。

长沙市民赵先生向湖南某银行借了一笔贷款,却因经济紧张还不上钱,共拖欠本金7万余元。

银行经多次催收无果,遂向天心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赵先生偿还剩余本金及拖欠的利息、罚息。

赵先生不是一个特例。工作人员坦言,近年来,金融纠纷案件暴增,不夸张地说,一家基层法院就能碰上千千万万个“赵先生”。

但,各类案件堆积如山,一家法院人手有限。最佳的解法,就是将同类型的案件高效率、一揽子化解。

天心区法院想了个法子。

2024年,该院携手长沙仲裁委员会成立司法仲裁协同中心,同时邀请华湘公证处、湘融商事调解中心等组织入驻,并与湖南银行、长沙银行等合作,共建“诉仲调一站式”解纷平台,专业调解各类大大小小金融纠纷。

受理赵先生一案后,天心区法院便将案件委派至长沙仲裁委。

仲裁员积极与双方当事人取得联系,因赵先生身在外地,经当事人双方同意,仲裁员组织网络在线调解,双方当即对还款金额、期限达成了一致,并签署了电子调解协议。

至此,案件从原先“排长队”的诉讼程序,转为了更为简易的“仲裁”。由长沙仲裁委出具生效仲裁文书,当事人“进的是法院门,出的是仲裁章”。

“这一模式既帮助债务人减免部分欠款、减轻诉累,又助力金融机构成功回款、有效盘活资产,还为我们法院缓解了案多人少的矛盾。”工作人员称。

“法院+仲裁”的“厉害”不仅于此。

今年6月,长沙某银行将张先生等462位逾期未履行还款义务的当事人悉数诉至天心区法院,法院与长沙仲裁委充分利用“闪信”送达、“云唔”远程调解等开展工作。

仅仅历时4天,该批案件的调解工作陆续结束,共调解成功236件,其中86件为及时结清履行完毕,无一案申请强制执行。

截至12月10日,天心区法院诉讼转仲裁调解案件3064件,调解成功1846件,涉案金额7150万元,其中湖南银行已收回不良贷款2800万元。

而这,仅是长沙一个行政区划在金融纠纷方面的数据。

若是在民间借贷、婚姻家事、劳动争议、交通事故、侵权纠纷等每个容易引发矛盾纠纷的社会板块,都有一套科学可行的调解机制,可想见,遍地生花的“小调解”,开出来的一定是“大和谐”。

或许,这便是天心区法院提出“建立立体多维全能自动调解治理机制”的初衷。

社会治理需要“血小板”

据光明网此前报道,近年来,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数量不断攀升,“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2023年,全国法官年人均办案量已高达357件。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周加海称,“这就意味着,全国法官一年到头不休息,平均每人每天都得办结1件案件。”

长期超负荷工作,必然会影响司法人员办案质效。因此,这些年来,全国各地法院都在探索如何抓前端、治未病,将调解力量向前延伸,把大大小小的矛盾纠纷在源头化解。

“但从目前来说,这块工作基本上是法院这一条线在推动,很多部门都没有参与进来,未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体系。”建议提出人,天心区法院三级高级法官胡精华表示。

他认为,无论是做实源头预防还是促推多元解纷,本质上都是社会治理课题。党委牵头、政府主导,相关部门、基层组织一起来参与推动,工作才能做起来。

于是,结合了天心区法院“多线联动”的多元解纷实践,“全局覆盖”的诉调对接实践,“建立立体多维全能自动调解治理机制”这一金点子“破壳而出”,从实处落笔,对各区域、各部门、各行业调解机制作出体系化的构架设计,创新性提出分层级、分环节、分流程打造各具职能的纠纷治理阵地。

胡精华总结出四个概念设想:立体、多维、全能、自动。

立体,即设立区调解中心,总揽统筹全区各区域、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的调解。各街道、行政部门、行业协会。各单位、社团等都成立调解组织。同时,也可组建专业调解组织、商业调解机构等。

多维,即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专业调解、司法调解。多管齐下,联动调解,互助互补。

全能,即统揽诉源治理、访源治理、警源治理等各类矛盾纠纷的大调解治理。

自动,即建立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一个纠纷一旦出现,那么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第一单元就进行反映,并通过承上启下的中枢机构,在立体多维架构中传报,有调解组织及时进行对接,自动进行调解。

“这种调解机制就像血小板,人体出现小创口后,血小板就会自动往创口聚集,不让人体再出血,一个小小的民事纠纷出现,调解组织马上自动介入调解,不让纠纷再恶化、扩大。”胡精华表示。

他认为,通过该机制,将实现矛盾纠纷化解的“两步走”。

第一步,各部门、基层组织、行业协会及时自动参与纠纷调解,社会上的小纠纷将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第一单元被化解。

第二步,久而久之,人民群众将广泛了解到处理矛盾纠纷的方式方法,并形成一些原则共识,在生活中主动规避违约违法现象,预防纠纷。从而真正实现社会和谐、海晏河清。

而这,也是湖南各地、各级法院的共同希冀。

记者了解到,为促推更多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化解在诉前,湖南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立足司法审判职能,充分发挥参与、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大格局。

依托“总对总”对接机制,湖南高院先后与20多家单位建立涵盖劳动争议、婚姻家庭、金融消费等12大重点领域的诉调对接机制,进一步扩大“朋友圈”,凝聚多元解纷工作合力,开辟矛盾纠纷化解“多车道”。 长沙宁乡花明楼人民法庭“三问”诉前调解机制、浏阳法院 “一心+五站”商事调解新模式、益阳法院积极培育“法律明白人”“法律带头人”、怀化通道临口人民法庭“法庭+”工作法……湖南各地法院因地制宜,持续探索各类矛盾纠纷实质化解最优路径,努力推动绘就多元解纷“最大同心圆”。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