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蔡娟 王杨 王诗颖摄影 李丹 视频 蒋利君 任洁 任峰磊 长沙报道
12月21日晚,冬至之夜,备受瞩目的第二届芙蓉文学双年榜·芙蓉文学盛典在长沙铜官窑古镇举行,著名诗人刘年的诗作《记事或歌谣》荣登“芙蓉杂志榜”诗歌类上榜作品。
《记事或歌谣》由多个短小的篇章组成,每个篇章独立成篇,却共同描绘了作者对生活、自然、人性及存在本质的深刻洞察与感悟。诗歌内容丰富多样,从日常琐事到自然现象,再到人生哲理,语言简洁却富有象征意味,如通过空山中的银铃声传达对逝去记忆的怀念,或借助猛洞河畔孩童游戏反映人生的悲凉。诗歌整体风格抒情而富含哲理,采用象征手法表达复杂情感,如对故乡的思念、对生命的思考等,给人以深深的共鸣与思考空间。
诗人刘年
“你们认为空无一物的雪地上/其实,站着一只白鹭/你们认为一尘不染的白鹭身上/其实,落满了雪。”活动期间,刘年分享了《白鹭歌》创作背后的思考。
“孤独、干净、勇敢,这是白鹭的精神内核,也贯穿了我的一生。我喜欢看水,经常去看水,水总是莫名其妙地给我慰藉。水中最常见的两样事物,一样是船,一样是白鹭,我都很喜欢,所以我写了很多首关于水、船和白鹭的诗。真正专门为白鹭写诗,《白鹭歌》是第一首。”刘年说。
刘年回忆,《白鹭歌》的创作灵感源自一场雪。“那天,下着很大的雪,很冷,一个人在学校。我就在想,如果此时雪地上有一只白鹭的话,你根本看不见它,于是我突然发现,这和我与这个世界的处境多么相似。雪很白,白鹭也很白,你根本看不见它,而你一个人在一座城市里、在人潮人海中,你也好像被人看不见,尤其作为一个诗人,尤其在一个诗歌被社会普遍误解、甚至污名化的时代,诗人是被视而不见的,是被边缘化的,这和白鹭很相似。”
“尽管很艰难、无能为力,我还是要像白鹭一样勇敢,要坚持自己的底线、初衷,这和雪中的白鹭有所共鸣。《白鹭歌》表面写的是白鹭,实际上写的是生命、是诗人。优秀诗人的生存状态,就好像白鹭在雪中一样,你看不见它,但是他们在坚守。你以为他们写诗是轻轻松松的事,但是你们都看不见白鹭身上的雪,它承担着你们看不见的痛苦。”刘年说。
谈及幸福感,刘年说,当下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却做了很多无谓的事,反而觉得幸福遥不可及。他认为,在这个时代,很多人求多、求快、求省力,在一路狂奔的过程中忘记了自己的初衷,忘记了我们的目标是幸福。
“在我看来,幸福没那么复杂,没那么遥远,没那么艰难。你读一首诗,写一首诗,就可以获得很强烈的幸福。你爱一个人,你被一个人爱,看一幅画,听一首音乐,这种幸福感不比买一辆豪车、大房子来得弱。”刘年说,希望大家多读读诗歌,多诗意地栖居,通过诗歌、写作、爱与被爱去获得真正的幸福。
作家简介
刘年,本名刘代福,湘西永顺人。喜欢落日、荒原和雪。主要作品有诗集《为何生命苍凉如水》《世间所有的秘密——刘年诗歌自选集》,散文集《独坐菩萨岩》《不要怕》等。曾获诗探索·华文青年诗人奖、人民文学年度诗歌奖等。
来源:红网
编辑: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