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芙蓉和TA的朋友们丨马累:书名《向晚》灵感源自李商隐《登乐游原》

来源:红网 作者:王杨 蔡娟 李丹 蒋利君 任洁 编辑:戴桢 2024-12-26 21:50:35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杨 蔡娟 摄影 李丹 视频 蒋利君 任洁

12月21日晚,第二届芙蓉文学双年榜·芙蓉文学盛典在长沙铜官窑古镇举行。山东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委员马累所著的《向晚》荣登“芙蓉图书榜”诗歌集榜单。

《向晚》

《向晚》于2023年1月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人文性,不能简单归结为某个特定的类别。马累固守在黄河边的原乡,在对黄河、鲁中平原的日常书写里,寻找自然与生命的尺度,重构乡村的诗意。《向晚》以辽阔的视野梳理现代汉语诗歌的精神向度,以怀旧、温暖做底色,以朴素、宏深做基调,整体风格干净而温暖,葆有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展现了诗人的高远的抱负和与众不同的原乡背景。

51.jpg

马累

马累是山东淄博人,这座城市独有的深厚历史底蕴与丰富文化资源,以及那滔滔不息的黄河之水,共同构筑了他诗歌创作的灵感源泉。

“这本诗集最初的名字与黄河有关,因为里面的大部分诗歌都以黄河为载体,表达了我对生活、哲学、艺术和人生的感受。后来改名是因为我特别喜欢李商隐,灵感来源于李商隐的著名诗歌‘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集最终定名为《向晚》。”马累说。

翻开《向晚》,纸墨间充溢着来自土地的沉实与虚缈,弥漫着故乡赐予的旷远与亲近;人间烟火中透示着生存的感念,生命咏唱中生发出形而上的追问。温暖的怀旧伴随着深情的注视,灵魂的出离反推着精神的还乡。

马累坦言:“《向晚》收录了接近200首诗歌,大部分是在新冠疫情期间创作的。长期居家的封闭状态为我提供了深入思考生活、哲学、艺术等领域的机会,从而催生了这些诗作。”

50.jpg

马累

作家简介

马累,诗人,本名张东。著有《纸上的安静》《内部的雪》《黄河记(节选)》《聊斋手记》《向晚》等多部诗集。作品多次入选《新华文摘》《北大年选》及中国作协创联部年度最佳诗选、年度诗歌排行榜等。参加诗刊社第27届“青春诗会”,曾获《诗神》杂志全国新诗大奖赛一等奖、人民文学奖、“红高梁”诗歌奖、“艾青”诗歌奖、中国实力诗人奖、山东文学奖等。诗集《向晚》上榜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2023年全国文学榜年榜“十佳”。

来源:红网

作者:王杨 蔡娟 李丹 蒋利君 任洁

编辑:戴桢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856/60/1457907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