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人大常委会攸县联星街道文化社区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生动实践

2025-07-25 09:28:30 湖南日报
作者:郭宸 赖贤亮 编辑:刘惟烜
字号:

民意“一键直达”立法机关

——株洲市人大常委会攸县联星街道文化社区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生动实践

“广场舞音响震得窗户响,娃写作业天天喊‘脑壳疼’”“遛狗不牵绳,散步只能绕着走”“电梯里总有人抽烟,敢怒不敢言”……华灯初上,攸县联星街道文化社区的平安夜市渐次热闹起来。烧烤摊的烟火气里,几位居民正围着立法信息员文亚娜“吐槽”。

这些街头巷尾的“家长里短”,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信息平台”直送株洲市人大常委会,最终化作《株洲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中的民生承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制止,可以向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或者有关主管部门投诉、举报。”

在文化社区,高大上的立法工作接上了浓浓的“烟火气”。

居民当“立法参谋”,家常话里藏着“金点子”

“株洲的立法不是专家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而是来自于咱老百姓的实在话!”攸县人大代表、文化社区党委书记赵彩安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在文化社区,立法从来不是严肃的“独角戏”,而是街坊邻里凑在一起就能开聊的话题。

今年1月,《株洲市城镇居民住宅区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时,社区的大爷大妈们在绿荫下的屋场会上,就“居民住宅区消防安全”展开讨论。“划停车位得留消防车通道”“物业需要在小区室外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等等,都形成了立法意见并报送株洲市人大常委会。

为了让“土话”能精准对接“法条”,社区专门搭起“三方议事台”,15名驻站人大代表每周三轮流“驻点坐班”,带着法律专家跟居民“拉家常”。有居民提出:“外出就餐时,总会看到点很多菜吃不完的浪费现象,餐馆应该拒绝为明显浪费的人提供服务。”专家劝导道:“拒绝服务过于极端,但确实可以多加提醒。”赵彩安当场记下,并整理成相关立法建议。建议被采纳进《株洲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法规第十条第二款明确,宾馆、商场、餐饮等经营场所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应当采取口头提示等方式引导文明行为。

过去一年,文化社区通过20余场“围炉议事”、12次线上征集,收集到800多条民意,其中65条被立法机关采纳,居民的“心头事”,正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这座“连心桥”逐一变成法规条文里的“定心丸”。

“法律翻译官”让法律条文听得懂

“高空抛物是违法的。”社区居民张大爷每天在小区遛弯时,总要念叨几句,妥妥的社区法治宣传员。可时钟拨回到一年前,他还对高空抛物不以为意。

2024年6月,张大爷正准备从楼上扔饮料瓶,这一幕恰好被立法信息员杨芳看到,他立刻进行了劝阻,并上门为张大爷普法。手机屏幕上,高空抛物致人受伤的案例触目惊心,杨芳又翻出《民法典》相关条款,用“砸坏花盆赔几百,砸伤人赔几万”的通俗话给张大爷算了一笔账,张大爷瞬间意识到高空抛物不仅违法,后果还很严重。

这样的“转角遇到法”,在文化社区早已不是新鲜事。立法信息员们化身“法律翻译官”,把专业的条文变成居民听得懂、用得上的“生活指南”。今年以来,社区已开展15场普法活动,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把法律知识装进了口袋。

矛盾调解现场藏着“立法密码”

“法官同志,这物业费我不是不交,可小区路灯坏了半年没人修啊!”去年底,在社区“邻里议事厅”,业主刘先生朝法官大倒苦水。物业公司经理也很委屈:“收不齐物业费,没钱修啊!”

经过法官、律师、人大代表和居民代表共同调解,这场僵持了两个月的纠纷最终以“先修路灯再收物业费”的方案达成和解。调解中暴露的“物业与业主权责不清”问题,被文化社区整理成立法建议,“一键直达”立法机关,株洲市人大常委会将物业管理立法列入年度立法计划。

矛盾调解现场也是挖掘立法建议的“富矿”。基层治理的法律痛点、群众的急难愁盼,在调解中被精准捕捉,转化成宝贵的立法建议。

一次通道堵塞纠纷调解中,大家发现老旧小区消防设施不完善、通道被堵是普遍问题。这些情况被反馈到立法机关后,成为完善《湖南省城镇居民住宅区消防安全管理若干规定》的重要参考,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行为被法规明令禁止。

夜幕下的文化社区,夜市的喧闹渐渐平息,但社区公示栏前仍有居民驻足——那里贴着最新的《株洲市电力设施保护若干规定(草案)》征求意见公告,旁边的留言板上已写满建议。

从街巷闲谈到法规条文,从家长里短到法治建设,当民意能“一键直达”立法机关,法治的土壤就能更加深厚。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