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青年人才创业就业安居政策推介活动在天心区举办。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周昂 长沙报道
一份租房合同,一把公寓钥匙,背后是长沙为年轻人定制的“理想家”方案——它不只是一间房,更是一座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的起点。
王琎站在悦居新苑青年人才公寓10楼的房间内,窗外是天心区的街景。59平方米的一居室,月租仅800多元,通勤时间从2小时缩短到20分钟。
9月12日,在长沙市青年人才创业就业安居政策推介活动现场,王琎接过钥匙,这位湖南省2025年新录用选调生笑着说:“下周就搬进来。”
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长沙正尝试用一套系统化的安居模式,细致回应年轻人的忐忑与期待。
从“住得下”到“住得好”,人才公寓的精细化运营
王琎的故事不是个例。面对初来乍到的年轻人最现实的居住难题,长沙没有停留在“提供一张床”的初级阶段,而是把人才公寓作为城市招才引智的关键基础设施。
青年人才公寓悦心美寓(悦居新苑站)共有1048套房源,本次首开房源290套。
位于新悦路的青年人才公寓悦心美寓(悦居新苑站),是天心区首批千套人才公寓梦想起航工作计划的首开项目。
项目共有1048套房源,本次首开房源290套,其中单身公寓132套、一居室和两居室158套,租住价格800-1400元不等,并按规定提供“满六免一”的人才租住优惠。
目前,已有80余名青年人才办理了签约。他们来到这座城、喜欢这座城、扎根这座城,归根到底是因为在长沙能够追逐梦想,拥有无限可能。
原木风格的现代设计温馨明快,每一间房都配备了完整的生活设施。
走进公寓,原木风格的现代设计温馨明快。每一间房都配备了完整的生活设施:舒适床铺、独立厨房、现代化卫浴和家电,真正实现“拎包入住”。
更贴心的是,楼内还规划了300平方米共享空间,提供办公、休闲、创业辅导等服务,周边商业、教育、医疗配套齐全,“15分钟便民生活圈”触手可及。
悦心美寓(悦居新苑站)还设置了公共活动区域,图为多功能接待台空间效果图。
应届毕业生薛孟君从河南南阳来到长沙,原本每月近2000元的房租让她倍感压力。如今在悦心美寓,她以每月千元出头的价格租到了满意的家,也坚定了留下发展的决心。“这里不仅是一个住处,更是我创业起步的底气。”她笑着说。
一座城市,一间房,一个梦想。人才公寓不仅解决了“一张床”的现实需求,更托起了年轻人对生活的期待。它用完备的配套、实在的优惠和温暖的服务,让更多年轻人,从容扎根、勇敢追梦,真正融入这座城市的脉搏。
不只是住房,更是创业生态的起点
人才公寓的价值不止于居住。当“00后”创业者邓春梅拿出检测仪进行全屋甲醛检测时,她检验的不仅是一个房间的安全性,更是这座城市对创业者的呵护度。
作为长沙市银伴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她和合伙人在天心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申请了共享工位后,很快也在这里找到了理想中的家。
除了极具性价比的房租,更让邓春梅放心的是国企物业的安全保障与服务品质,且从“家”到园区只需花费15分钟,通勤变得从容,生活的幸福感也大大提高。
长沙市青年人才公寓一览图。
在长沙,像她这样受惠于人才公寓政策的青年不在少数。全市目前已推出103个人才公寓项目、34168套房源,面向35岁(含)以下、全日制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才开放。人才租住期每满6个月(含)免租金1个月,最多可享受租住期满3年(含)免租金6个月的租金优惠。租金优惠仅包括房屋使用费、物业费,不包括水费、电费、网络费、燃气费等其他费用。
而在天心“北有外滩、中有省府、南有融城”的“悦居地图”中,首批5个人才公寓项目,1527套精心准备的家,将于明年底前陆续投入运营,并通过深度融入区域战略的方式,构建起一片片“造梦谷”。
其中,悦心美寓(西文庙坪站)33套、悦心美寓(岭福家苑站)50套、悦心美寓(金石蓉园站)270套、悦心美寓(悦居新苑站)1048套、悦心美寓(融发菁英汇站)126套。
在西文庙坪,天心区将创设“青春π国际青年人才社区”,为创业者提供多元就业创业场景;针对金融机构集聚的特点,“YOUNG+进阶青年共享社区”将用360度创业就业保障为金融人才保驾护航;聚焦天心“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态势,“数聚菁英青年人才公寓”将打造数智赋新赋能交互空间,努力让人才与产业实现同频共振。
从“一张床”的温暖落脚,到“一间房”的舒适生活,再到“上下楼即上下游”的创新生态,长沙用细节诠释着对青年人才的珍视。这座城市正以最大的诚意,为每一位逐梦青年打造专属 “造梦谷”,让青春与梦想在这里扎根生长。
从“补贴思维”到“系统解决方案”
许多城市的人才政策还停留在“发钱”阶段,长沙却悄然构建了一套多层次安居体系:
对短期居住需求,提供青年人才驿站、青年人才公寓;对安家落户者,给出博士12万元、硕士4万元的购房补贴;对高端人才,甚至提供超百万元的奖励补贴和购房补贴。
长沙市青年人才创业就业安居政策。
但长沙的智慧在于,它没有止步于“给钱”。在人才公寓周边,配套了优质学校、幼儿园、“暖心小屋”健康服务;公交、地铁和通勤大巴确保出行无忧;通过智慧平台,看房、申请都能线上完成。
天心区还整合了创业服务资源,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孵化支持等“一站式”服务,陪伴年轻人从落脚到创业、从安居到乐业。
人才政策的“底层逻辑”变革
长沙人才安居政策的深层创新,在于实现了从“管理思维”到“服务思维”的转变:
它不再把人才作为引进的对象,而是作为城市发展的伙伴;不再简单提供住房补贴,而是构建适合人才成长的全生态系统。
这种转变回应了当代年轻人的深层需求:他们需要的不仅是一个住所,更是一个能够安放梦想、实现价值的环境。
长沙正尝试用一套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回应年轻人对生活品质、职业发展和社会融入的综合需求。
在长沙103个人才公寓项目、34168套房源的数字背后,是数万名像王琎、薛孟君、邓春梅一样的年轻人,在这座城市找到了第一个家、第一份事业和第一群伙伴。
长沙实验证明:吸引人才不是简单“给钱给房”,而是要用一套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回应年轻人对生活品质、职业发展和社会融入的综合需求。
当城市真正把人才当作伙伴而非资源,一个“家”就能成为一座“造梦谷”的开始。这或许是长沙人才安居实验中最值得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