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周曼 通讯员 张维夏 沈周敏 长沙报道
“感谢医院推出这么贴心的服务,我才能兼顾工作和家人。”近日,75岁的王爷爷因脑卒中入院,女儿王晓(化名)既要照顾双亲又要照看小辈,医院家庭两头奔波的日子让她几近崩溃。而如今,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提供的“免陪照护服务”帮助下,让她终于能安心回归工作与生活。
2024年12月3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加强护士队伍建设优化护理服务的若干措施》,制定住院患者免陪照护服务规范,指导医疗机构探索开展住院患者免陪照护服务。
今年初,湖南省人民医院率先在省内推行“免陪照护服务”,通过专业团队替代家属陪护,让患者得到科学照护、家属卸下身心重担。目前,这一惠民举措实施近5个月,累计3200余人次体验了“家属不陪护、服务不打折”的就医新场景,为患者节约费用40万余元,家属满意度达98.6%,为破解“陪护难”提供了新方案。
创新模式,破解“陪护难”
医疗护理员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脑干出血的28岁患者李一(化名)从ICU转入康复病房后,面对的是家属的束手无策和自身的痛苦挣扎。在申请了“免陪照护服务”后,专业护理员迅速介入,为李一提供了床上擦浴、洗头、坐位训练等照护服务,医护协同营养师制订精准的营养计划。短短几天,李一的身体状况显著改善,顺利拔除导尿管和鼻胃管,恢复经口进食,营养指标也恢复正常。
“一人住院、全家受累”是许多家庭面临的现实困境,今年初,湖南省人民医院针对重症、术后康复、失能老人等群体,在康复医学科、骨科首批试点免陪照护服务,创新推出“医生—护士—护理员”协作管理模式,制定标准化流程,为患者提供24小时全方位照护,既保障服务质量,让医护人员专注诊疗核心工作,又能让家属“放手”更安心,真正做到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4月初,在首批试点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省人民医院启动第二批试点病房,包括心血管内科和肝胆外科。
“在为患者营造安全有序、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同时,我们让患者享受全方位、个性化的专业照护。”湖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李亚敏介绍,第二批试点以内、外科中老年、手术患者占比多,生活自理能力较低及术后护理需求较高的科室为主,打破原有探陪单一管理的局面,采取探陪管理与免陪照护双管齐下的模式,启用“信息化+专人管理+门禁”三维协同探陪管理。
标准化培训提质 探索全链条健康服务体系
护士长对医疗护理员进行专业照护培训。
2025年1月,湖南省医保局发布护理价格新政策,为患者家属提供“免陪照护服务”“上门服务”等新选择,其中“免陪照护服务”基准价格为140元,为住院患者生活照护提供更多解决途径。
“按照省医保局物价标准,目前收费为154元/天。我们会根据患者的照护需求来确定照护方案。”湖南省人民医院康复三病区护士长张娟告诉记者,“开展试点早期,挑战还是很大的。我们是重症康复科,大多数患者病情重、照护难度大,虽然免陪照护费用相比之前市场价格下降了近50%,还是有部分家属持观望状态”。
免陪照护开展面临的第一大挑战是需要储备足够数量且具备专业照护能力的医疗护理员。
“我们现在的护理员是由医院与第三方陪护公司签订合同,公司负责招聘,进行岗前培训,医院科室负责专科培训及考核,培训内容对标医疗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张娟介绍,想要更好地服务患者,还需要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营养师等与医疗护理员协作,各司其职又紧密合作。
随着试点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青年护理人才转型为医疗护理员。他们不仅为患者提供专业、细致的护理服务,还通过实践不断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实现了个人价值与行业贡献的双向奔赴。湖南省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万欢介绍,试点病房已吸引多所院校的毕业生投身医疗护理员行业,为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了宝贵人才。
目前,湖南省人民医院正将“免陪照护服务”向纵深推进,已覆盖13个病房。李亚敏副院长表示,医院计划在年内将“免陪照护”服务推广至80%以上的病区,并探索居家上门护理、智慧照护等延伸服务,深化“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模式,助力构建全链条健康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