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或扫描二维码和工人后代袁兰一起出发↑
湘江与舂陵水合抱的群山之中,
便是湘南千年古镇水口山。
这里以有色金属矿而闻名,
采矿历史绵延900多年。
百余年前,这里的工人们,
在“三座大山”的深重压迫下,
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
每天在矿井下劳作14个小时以上。
“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
工人们反对压迫剥削的怒吼响彻云霄。
1922年12月,
在中共湘区委员会的领导下,
这里爆发了震惊中外的水口山大罢工。
此后,
水口山工人在军阀和反动当局的刺刀下,
顽强地坚持斗争。
1928年4月,
参加水口山工人起义的八百矿工奔赴井冈山。
长达近6年的水口山工人运动,
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工字中间一竖,
上顶天,下立地,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工人阶级就挺直了脊梁、
握起了刀枪,
不断淬炼成革命最彻底、
信念最坚定的力量。
此间曾著星星火,
百余年过去了,
当年工人们开展革命运动的水口山铅锌矿冶遗址,
已发展成现代化的大型有色金属企业。
水口山工人运动精神焕发着新的活力。
今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
作为参加过水口山工人运动的工人后代,
如今在一家工程公司工作的袁兰,
她时常在想什么是工人?
什么是工人精神?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
她决定再次回到家乡常宁市水口山镇,
去那里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