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大“经”|益阳市:“小快灵”立法巧解“油烟之痛”

2025-11-19 10:46:45 红网
作者:肖杨坤 李晓璇 刘 容 编辑:刘容
字号: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肖杨坤 李晓璇 记者 刘容 益阳报道

“以前一到饭点,楼下餐馆的油烟就往家里飘,窗户都不敢开,投诉了好几次也没彻底解决。现在好了,油烟减少了,阳台终于能正常使用了!”家住益阳市赫山区某商住楼上的市民李女士,深吸着窗外清爽的空气,由衷感慨。这一真切变化的背后,正是《益阳市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落地实施带来的民生实效。

作为益阳聚焦民生痛点的“小快灵”地方立法,《若干规定》自2025年3月1日正式施行以来,既填补了当地餐饮油烟污染防治的专项法规空白,更以“小切口”推动“大治理”,让曾困扰无数市民的“油烟难题”有了法治破解方案,为城市空气质量提升和民生福祉改善注入了强劲动力。

民声为向:从“投诉热点”到“立法重点”

“2023年全市餐饮业油烟相关投诉达3200余件,占环境信访总量的37%——这组数据让我们下定决心,必须通过立法给油烟污染‘套上缰绳’。”益阳市人大环资委主任罗文直言。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益阳餐饮业蓬勃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油烟外排问题,逐渐成为影响空气质量、侵扰居民生活的“老大难”。

ab6b89cf9b92670181d952476073f950.jpg

2024年5月,益阳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委赴各县市区开展《益阳市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若干规定(草案)》立法调研。

居民楼里的餐馆油烟直排、商住综合楼无专用烟道导致“楼上住户骂、楼下店主愁”、露天烧烤油烟弥漫……这些场景曾是不少益阳市民的日常困扰。资阳区某老旧小区居民王大爷就无奈表示:“楼下几家小餐馆一开火,楼道里全是油烟味,家里的抽油烟机都成了‘摆设’,老人孩子总咳嗽,实在受不了。”

彼时,餐饮油烟治理的相关要求散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湖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中,缺乏贴合本地实际的具体规范,导致部门执法缺乏有力抓手,治理效果难以持续。“群众的呼声就是立法的方向,既然现有法规不够‘解渴’,我们就量身定制一部管用的法。”基于民生需求和治理现实,益阳市坚持“急用先行”的原则,迅速将《若干规定》列为2024年立法审议项目,以“小快灵”立法模式破解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难题。“坚持立法为民,突出务实管用,注重开门立法,努力使其成为可操作的法、真正管用的法、人民群众满意的法。”益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刘泽友强调。

精准立法:12条“干货”不搞“花架子”

“不能搞‘大而全’的框架,要‘小切口’解决真问题。《若干规定》全文仅12条,不到2000字,但每一条都瞄准实际问题,没有一句空话套话。”益阳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王国余介绍,在立法过程中始终坚持务实管用、质量至上的原则,不单独设置立法目的、依据等条款,直接聚焦餐饮油烟治理选址、排放、监管等核心环节,确保每一条都能落地见效、切实管用。

为了让法规接地气、可操作,益阳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小组用足调研功夫:一支由人大代表、法律专家、环保干部组成的调研团队,走街串巷调研排查,把一个个带着“烟火气”的问题,一一记进调研笔记,也让法规重点愈发清晰。立法工作组先后组织市县两级相关职能部门召开座谈会8场;举行征求意见会12场,邀请餐饮经营者、居民代表、基层执法人员等90余人次参与;通过“益阳人大”官网、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收到市民建议135条,其中“不能在居民住宅楼开设餐饮经营项目”“禁止开设餐饮经营项目的场所,业主在出租、出售房屋时应当履行告知义务”等建议被直接吸纳进条款;起草小组对《若干规定》进行6次大修改、10余次小修改,字斟句酌打磨内容,确保法规精准适配治理需求。

图片2.png

2025年2月27日,举行《益阳市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若干规定》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

最终出台的《若干规定》,聚焦锁定四大治理重点:一是明确选址要求,禁止在居民住宅楼、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业楼、商住综合楼等区域新建、改建、扩建餐饮项目,对餐饮项目选址进行源头管控;二是压实各方责任,明确餐饮业经营者应当落实油烟防治主体责任,要求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油烟排放标准,同时划定压实各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三是履行告知义务,禁止经营餐饮项目的场所,业主在出租或者出借房屋时必须明确告知承租人或者借用人不得用于开设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餐饮业经营项目;四是规范露天烧烤,授权市县政府划定禁止露天烧烤的时段和区域,避免油烟无界扩散。

“以前开店只想着选址方便,不知道烟道有这么多讲究。现在法规写得清清楚楚,执法人员还上门宣讲政策,我们按规定选址并装了净化设施,不再被投诉,生意做得也更安心。”赫山区某餐馆经营者张先生说,清晰的法规指引让经营更规范有序,也避免了后续整改的损失。

合力落地:部门联动+科技赋能“治油烟”

“法规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光有好条文,不落地就是纸上谈兵。”益阳市城管执法局局长黄建华表示。《若干规定》实施后,全市迅速构建起“部门协同、科技赋能、全民参与”的治理格局,推动法规落地见效。

部门协同拧成治理“一股绳”。城管执法、市场监管、住房城乡建设和生态环境等四部门联合出台《益阳市中心城区贯彻实施〈益阳市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若干规定〉工作方案》,严格把好餐饮服务项目准入关,从源头上减少油烟污染的可能性;制定《益阳市中心城区餐饮服务项目市场准入现场勘验工作流程(试行)》,明确项目选址要求,根据重油烟和轻油烟类别实施分类管理,让监管更具针对性。

科技赋能织密监管“一张网”。益阳城管在中心城区352家重点餐饮门店全部安装物联网油烟监测设备,这些“电子哨兵”实时采集油烟浓度、净化设备运行状态等5项关键数据,同步回传至油烟在线监测平台。一旦出现油烟排放超标、风机与净化器未同步开启等异常情况,系统会第一时间直推预警信息到执法人员移动终端,整改通知秒级送达商户手机,实现精准发现、快速处置。搭建餐饮油烟污染治理数字化监管模块,1767家餐饮门店实现“一店一档”动态管理。

78558ab5e6929fc4de1d912fc9f71665.jpg

城管执法人员现场检测餐饮门店油烟排放数据。

全民参与搭建共治“一个圈”。“益阳城管”小程序上线有奖举报功能,市民只需拍照上传油烟问题线索,就能便捷参与监督。举报线索实现24小时内受理、3个工作日内反馈结果,让群众监督有回应、有实效。今年以来,累计受理举报线索3099条,兑现奖励244人次,不少市民从曾经的旁观抱怨者,自发转变为主动参与的“蓝天守护者”。“现在看到餐馆油烟直排,我会第一时间拍照举报,既能帮自己解决问题,也能为城市空气质量出份力。”市民刘先生说。

《益阳市餐饮业油烟污染防治若干规定》的实施,不仅是益阳“小快灵”立法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更彰显了益阳市人大常委会以法治手段破解城市治理难题、保障民生福祉的坚定决心。

如今,漫步益阳街头,餐饮门店的排烟管规范“隐身”,露天烧烤的油烟逐渐消散,社区里的空气重归清新。油烟散了,天更蓝了,民心也暖了……

0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