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回望出发的地方”之三]蒙达尔纪,那个青春热血的勤工俭学朋友圈

来源:红网 作者:周逸峰 编辑:刘惟烜 2016-06-24 18:58:25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专题:回望出发的地方——赴法勤工俭学和红色小镇蒙达尔纪

红网专题:回望出发的地方

1921年7月23日,工学世界社在蒙达尔纪召开会议,邀请坚持勤工的勤工俭学会代表李立三参加,讨论加强团结和成立共产主义组织的问题。图为与会人员合影。前排左起8为李立三、10为萧三,2排7为李林,3排1为李富春、10为蔡和森,后排7为李维汉。(资料图,下同)

1920年,蔡畅(左1)、熊季光(左5)、葛健豪(左6)、向警予(左7)、熊淑彬(左8)等勤工俭学学生在蒙达尔纪女校的合影。

河北高阳县布里村于1918年新建的“留法工艺学校”。该校分南方班和北方班。蔡和森于1918年在南方班学习。

  编者按:回望历史,在中国共产党酝酿的过程中,活跃着一群湖湘青年。在湖南长沙,他们组建了新民学会,立志改造世界与中国;在法国蒙达尔纪,他们勤工俭学,寻找救国救民真理,酝酿了中国共产党的名称。湖南、蒙达尔纪,都是他们出发的地方。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6月16日,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在红网调研时指出,要牢记党史,立足湖南省党史资源丰富的优势,用鲜活、生动、接地气的报道,大力宣传好党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6月12日发表文章,讲述了湖南在蒙达尔纪买下李石曾故居并计划改造成中国赴法勤工俭学纪念馆背后的故事,让这群湖湘青年和蒙达尔纪这座小城,重新在湖南人的视野中鲜活。

  6月22日起,红网和时刻新闻同步推出系列融合报道《回望出发的地方——赴法勤工俭学和红色小镇蒙达尔纪》,在中国强起来的今天,回望那一段峥嵘岁月。

  相关链接:
  [“回望出发的地方”之一]赴法勤工俭学背后 湖湘青年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

  [“回望出发的地方”之二]蒙达尔纪雷蒙特列街15号 湖南的一扇“历史之窗”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周逸峰 长沙报道
  
  猎猎风中,青年毛泽东几次在黄浦江畔,为赴法勤工俭学的中国青年和他的新民学会朋友送行。这是1919年。
  
  1919年的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再往前两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
  
  新思潮和“五四”运动,让许多年轻人血脉偾张,夜不能寐,思忖着中国的命运。
  
  毛泽东自己却一直没有登上海轮出征,而是留在国内研究本国问题:“我觉得关于自己的国家,我所知道的还太少,假使我把时间花费在本国,则对本国更为有利。”
  
  是年12月25日,双峰人蔡和森与母亲葛健豪、妹妹蔡畅及溆浦人向警予等一道乘法国邮轮启程赴法。这是由华法教育会组织的第12批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共有50余人。
  
  蔡和森去的地方是法国小镇蒙达尔纪。正是在蒙达尔纪,蔡和森在与毛泽东的通信往来中首提“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史上,“毛蔡二子”协力建党功不可没。
  
  赴法勤工俭学的朋友圈,除了主义、政党、革命这些热词,还有青春、热血和爱情。
  
  青年毛泽东的朋友圈
  
  1915年,青年毛泽东在长沙的朋友圈,可谓孤独寂寞。于是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几个好朋友。
  
  他大胆地在长沙城内各中等学校传达室门口张贴“二十八画生”征友启事,征求对学问、时政感兴趣、能吃苦耐劳、意志坚定、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青年做朋友。
  
  结果征来3个半朋友:陈章甫、罗学瓒、罗章龙,另“半个”是指李立三(另一说,“应者亦五六人”)。
  
  虽然应者不是很多,而且还差点闹出一场风波来——有人怀疑其动机,有的甚至猜测“二十八画生”是在找女朋友,可毛泽东并没有放弃对“组织团体”的渴望。
  
  渐渐地,毛泽东身边聚拢了越来越多的亲密朋友。事后,他们成为新民学会的核心。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三人品学兼优,志趣相投,都是杨昌济最得意的学生,人称“湘江三友”。
  
  1918年4月,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萧子升、陈绍休、萧三、邹蕴真、张昆弟、陈书农、邹彝鼎、周明谛、叶兆桢、罗章龙、陈昌、李维汉、周世钊、罗学瓒、熊光楚、曾以鲁、傅昌钰、彭道良等21个有志有为的志同道合的青年,在长沙发起组织了著名的追求奋斗和向上的人生观的青年进步团体——新民学会。
  
  这批自觉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热血青年组成的朋友圈,志同道合,合群奋斗,释放出强大的能量,立志改造中国与世界。
  
  这时候的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行将结束,欧洲大陆遭受到剧烈的战争创伤。陷入战争泥淖的法国伤亡惨重,大量青壮年战死,以致田园荒芜,农、牧业和工业大量减产,法国亟须大量劳动力的补充。
  
  当时正在法国的吴玉章、蔡元培、李石曾等人审时度势,提出了“勤于做工,俭以求学”的口号,号召中国广大青年到法国“勤工俭学”,寻求工作和学习的机会。
  
  毛泽东同萧子升、蔡和森发起成立的新民学会,成为倡导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中坚力量。这使得湖南成为当时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开展得最好的省份之一。
  
  惊世骇俗的“向蔡同盟”
  
  在赴法航行途中生活非常艰苦,贫家子弟为了节省开支,乘坐的多是没有等级的舱位,有的甚至和牛、马同舱。他们一路颠簸劳累,上岸后如患一场大病。
  
  长途而孤寂的旅途需要互相慰藉,爱情容易来临。
  
  1919年底,在赴蒙达尔纪的“盎特莱蓬”号法国邮轮上,在一个月有余的漫长航程中,蔡和森、向警予两人常一起看日出,谈中国与世界大势,谈人生和理想,当然,也谈爱情和婚姻。
  
  当邮轮停靠在终点站马赛港时,反对旧式婚姻的他们,惊喜地发现,爱情之舟不知不觉已扬帆启航,互相爱上了对方。
  
  在蒙达尔纪这个小镇,在“勤工俭学”的生活中,两人常交换诗作,以表达彼此的“爱恋”及对“革命”的向往。
  
  1920年5月,他们宣布结合。其结婚照为二人并肩同读一本《资本论》,幸福荡漾,甜蜜有加。随之一本见证性的诗集《向上同盟》,分赠给亲友,由此“向蔡同盟”流传开来。
  
  看完诗集后,萧子升以幽默搞笑的方式为他俩祝福点赞:“你们两位都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深深地祝福你们,并献给你们四个字——‘向下同盟’。这是你们书的名称,我只不过改换了一个字而已。”
  
  远在东半球的毛泽东收到诗集后,“为之一喜”,祝福这对要好的朋友。1920年冬,同样是一对佳偶的毛泽东和杨开慧也走向了婚姻的殿堂。
  
  向警予与蔡和森的爱情曾被传为佳话,其革命浪漫激情今天看起来仍让人动情。
  
  向警予在家乡溆浦县城任校长时,要求女生“放脚”,亲自为她们解开裹脚布,并一个个地陪其回家向父母作动员。
  
  湘西的一个军官看中并想娶向警予为妻,向的继母也想借此高攀。向警予却只身闯进军官的府中,表示“以身许国,终身不嫁”。
  
  向的继母得知向、蔡结合的事后,气愤地说:“现成的将军夫人不做,却去找个磨豆腐的(蔡和森当时在法国的豆腐公司打工)!”
  
  “磨豆腐的”蔡和森
  
  勤工俭学的发起人之一李石曾,于1902年留学法国,因对大豆有研究,于是把中国的豆制品技术引入了法国,1908年在法国巴黎西郊创办了一所“巴黎中国豆腐工厂”,蔡和森在此打工。
  
  他们生产的豆腐,参加了在巴黎举办的“万国食品博览会”,被誉为“美味素食”,在会上引起轰动,李石曾因此发了大财。可以说,这场大规模的勤工俭学热潮,最初起源就是李石曾在法国开办的这家豆腐公司。
  
  因身体有病,蔡和森没有入学,他一面锻炼身体,一面自学法文,稍后入蒙达尼公学。短短四五个月中,蔡和森用“猛看猛译”的方法,阅读各种法文版小册子,研究各派社会主义学说和俄国革命的基本情况,译出了《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共产主义“左”派幼稚病》《国家与革命》等著作的重要章节,认定中国革命必须走俄国革命的道路。
  
  向警予则白天打工,晚上学习法文,短短几个月后也能读法文版的《共产党宣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著作。
  
  由于学习刻苦,夜以继日,以至于“煎伤太过”,几乎“不能支持”,但她仍认为不如此不足以追赶形势。她在给毛泽东的信中写道:“此后驾飞艇以追之,犹恐不及;而精力有限,更不足以餍予之所欲,奈何?计惟努力求之耳!”
  
  向警予回国后,全身心投入工作,蔡和森曾开玩笑似的对朋友说:“警予呀,常常在深夜还研究问题,有时还要拉我讨论,闹得我睡眠不足,真苦!”
  
  而据蔡和森的邻居回忆:与蔡做邻居是一桩苦事,因为“他有那么多干不完的工作、写不完的文章,他的窗口彻夜灯亮着,使你不忍心休息”。
  
  在当时的留法勤工俭学青年中,存在着各种思想倾向,他们信奉各种主义。为了把大多留法青年团结起来,蔡和森和向警予、李维汉等同志商量,决定邀集散居法国各地的13名新民学会会员来蒙达尔纪聚会,就如何改造中国与世界等重大问题进行讨论。
  
  1920年7月初,新民学会会员从法国各地先后来到蒙达尔纪,开了五天会议。会上蔡和森提出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学会的方针,得到了大家的赞成。
  
  正是在这里,蔡和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名称。1920年下半年至1921年初,蔡和森先后给毛泽东等写信,明确提出: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拯救中国与改造世界,要发展中国革命,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共产党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他第一次旗帜鲜明地称这个党为“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对他的主张“深切赞同”。
  
  1921年,毛泽东成为参加中共一大的湖南代表。这是一次年轻人的会议。最年长的何叔衡不过45岁,最年轻的刘仁静只有19岁。15位与会者(13名代表加上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科尔斯基)的平均年龄28岁,正巧是毛泽东的年龄。
  
  有血脉的故事怎么会忘记

  
  1921年底,蔡和森等人因为领导留法学生争回里昂大学的入学权的斗争,而被法国政府强行遣送回国,归国后,由当时的党的总书记陈独秀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留在党中央担任领导工作。稍后,向警予也回到了中国。
  
  1927年,向警予在白色恐怖下的武汉坚持地下斗争,主编党的地下机关刊物《大江报》。1928年3月,因叛徒告密,她在汉口法租界被捕。1928年5月1日,时值全世界无产者的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33岁的向警予却在这一天走向刑场。
  
  得悉向警予被捕,蔡和森赶紧托旧友萧子升出手相救,可惜未能如愿。这年7月,身在莫斯科的蔡和森含泪撰写了向警予烈士的传记,以此寄托他沉痛的哀思。
  
  他高呼:“伟大的警予,你没有死,你永远没有死。你不是和森个人的爱人,你是中国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泣血之辞,读之令人动容。
  
  3年后,蔡和森在香港被捕。不久,英勇就义。时年36岁。
  
  “革命夫妻有几人,当时蔡向各成仁。和森流血警予死,浩气巍然并世尊。”诗人柳亚子对这对革命眷侣给以无限追崇。
  
  就在蔡和森就义前一年,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于浏阳门外识字岭英勇就义,年仅29岁。在江西指挥红军反“围剿”的毛泽东得知杨开慧牺牲的消息,寄信给杨家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我失骄杨君失柳。”这是1957年毛泽东在《蝶恋花·答李淑一》中的第一句。
  
  对女子的称呼本应用“娇”字,当年推荐杨昌济去北京大学任教的章士钊曾问“骄杨”当作何解,毛泽东则说:“女子为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
  
  同样,对向警予来说,焉得不骄?
  
  蔡和森与向警予,共同成就了中国早期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展中一段独一无二的传奇。他们是中共历史上惟一一对能够同时进入中央政治局的夫妻。蔡和森是提出要“建立中国共产党”和主张“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的第一人;向警予则是第一位女中央委员。
  
  1935年李立三在《红旗飘飘》写道:“和森同志的性格沉着温和,平时极寡言笑,然到辩论问题时,则能旁征博引,议论风生,使人折服。和森同志的文章解说明确,通俗易解,为读者所爱读,所以和森是一位很好的宣传家。和森同志非常笃于友爱。”
  
  近百年前的蒙达尔纪,那个青春热血的勤工俭学朋友圈里,除了主义、政党、革命这些热词,还有那永恒的温软的爱情之词。
  
  比如今天,你听到这句歌词:因为爱情,在那个地方,依然还有人在那里游荡,人来人往。听听那时我们的爱情,有时会突然忘了我还在爱着你。
  
  你会不会心动?
  
  你会不会也向往去法国的这座小城——蒙达尔纪,去看看、去体会那些负笈法国勤工俭学的热血、青春以及爱情?
  
  近百年后,湖南和蒙达尔纪再相逢。湖南已在蒙达尔纪买下李石曾故居,并计划将其改造成中国赴法勤工俭学纪念馆。
  
  有血脉的故事怎么会忘记?
  
  那些潮涌潮汐的逐梦,那些流在心里的血,虽相隔百年,亦是相同的频率和脉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