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绿色发展 绿色生活】记者手记:海绵城市里的历史记忆

来源:红网 作者:张珍 陈杰 编辑:向宏鑫 2017-08-06 14:04:54
时刻新闻
—分享—

治理后的护城河老西门段。陈杰 摄

护城河成旅游景点。雷继培 摄

  专题链接:

  绿色发展 绿色生活

  相关新闻:

  【绿色发展 绿色生活】水城常德:做足水文章 激活绿色经济

  【绿色发展 绿色生活】海绵城市长什么样?一组图看水城常德的蝶变

  【绿色发展 绿色生活】“绿色存折”破解农村垃圾分类难题

  相关评论:

  砥砺奋进的五年|红观:擎画绿色发展的“一片蓝天”

  红评:“海绵”理念打造城市水韵名片

  红评:解码海绵城市建设的“常德模式”

  “海绵城市”建设的常德模式可推而广之

  周德睿:打造海绵城市生态文明理念可复制推广的常德名片”

  相关视频:

  【绿色发展绿色生活】常德:让“海绵”留住天上水

  【绿色发展绿色生活】常德津市:村民有了“绿色存折” 乡村更美了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张珍 常德报道

  走进老西门窨子屋,仿佛走进另一个世界。屋外是繁华的商业区,而踏入窨子屋,宁静悠然,古色古香。

  窨子屋是沅江流域水上交通运输兴隆的产物,它曾经是城区一道靓丽风景线。遗憾的是,抗战时期这些窨子屋大多数被焚毀。

  令人欣喜的是,常德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尽量保留或修复历史记忆,做好水治理的同时,挖掘水文化。老西门窨子屋就是其中之一。

  天源住房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昌彬告诉我们,窨子屋在建筑上使用的砖、瓦、木、石,都是特意收集而来,大多来自湘西北地区被拆除的老旧建筑上的的老物件,尽量与原貌保持一致。而门楣、楹柱、照壁、窗格等则采用了传统桃源木雕工艺手工完成,质朴细腻,别具一格。

  作为古常德典型的建筑形式,老西门窨子屋汇聚了传统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同时又融入现代元素,在楼板间填充岩棉,在窗花隔断遮掩隐匿的空调回风口,新与旧共同演绎出无限丰富的对话与力量。

  搬到老西门才一年多的张荣华老人,已经把老西门当成自己的家,不是因为这里的热闹繁华,而是因为这里充满老常德的记忆。

  老西门的海绵城市建设与护城河第二段的综合治理同步展开的,护城河再没有恶臭难闻。清流缓缓,护城河流淌过的,是错落有致的商铺,是青砖屋檐,是青石板路上的人来人往。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常德城市的水更清了,天更蓝了。将城市的历史文化与水融合,水活了,城市也更加动人。如今的老西门,不仅成为当地居民休闲的好去处,还成为了一个新兴的景区。

  有水的城市是灵动的,是有活力的,水文化让两千年历史文化名城常德更富内涵和魅力。秀美的山水风光,厚重的人文历史,吸引着更多人来常德,细细品读。

  在40度高温下,穿梭在常德大街小巷,“海绵”带给我们太多惊喜。海绵城市建设让常德更加宜居,花街水巷、青阶石桥,窨子屋、抗战碉堡,印证着常德的过去,而他将通往的,将是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