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经济观察︱动能在变 湖南“期中成绩单”这部分可圈可点

来源:红网 作者:吴公然 李姿 编辑:陈雪骅 2018-07-21 22:06:29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新时代,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在经济领域就是要实现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7月18日,湖南省统计局发布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最大特点是:高质量发展态势逐步显现。经济“半年报”好比一张“期中成绩单”,不仅可以看各科成绩,还可知晓成绩背后传递的信号?为此,红网时刻推出系列解读稿件,7月21日推出第三篇。

早前报道:经济观察|三个关键词 带你读懂湖南“期中成绩单”

         上半年湖南经济:结构升级优化 消费贡献提升

  红网时刻记者 吴公然 实习生 李姿 长沙报道

  湖南经济航船破浪前行,假如过去高能耗、粗放式的发展是烧煤式的旧动能所驱动,那么在发展新形势下,烧煤作为动力的船毕竟走不远,我们需要寻找能耗更低、续航里程更长的新动力作为湖南发展的新动能。

  大家如果仔细阅读湖南经济“半年报”,这张“期中成绩单”中有关新旧动能转换部分绝对可圈可点。上半年,经济发展所出现的稳中向好、质量提升、结构优化等积极变化,背后是新动能在凝聚。发展“换轨”——由传统动能驱动向新动能驱动转换进程的加快,对全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

6月14日,湖南全省优化发展环境现场推进会在江华瑶族自治县召开。图为参会人员观摩当地产业发展情况。

  发展环境优化聚势能

  新动能的凝聚,离不开发展环境的优化。

  就近跑一次,最多跑一次,最好一次不跑!长沙市高新区作为该市经济先行区,其“最多跑一次”改革很有野心。改革共涉及全区24个部门单位、502个事项。502个事项目录中,72个“一次不用跑”,全程网上办理;430个事项材料集中收集,“最多跑一次”办结。

  在长沙高新区落户的一家科技公司就感受到了“最多跑一次”带给企业的便利。该公司工作人员在长沙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办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和公司设立登记,全过程不到1个小时。

  经济发展尖子生在营商环境改善上固然有独特优势,但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也不甘人后。在湖南,有“老、少、边、穷、库”之称的江华瑶族自治县,因6月全省优化发展环境现场推进会在此召开,一夜之间“江华经验”吸引了全省乃至全国的目光。

  江华这种交通、区位、产业、配套和经济发达地区有一定差距的地方,招1个亿投资项目的难度,也许要难于别人招10个亿,乃至20个亿。江华在先天条件并不占优的情况下推出了“母亲式”服务,一个按常规流程走下来要将近两年的企业项目投产,用了仅仅150天。

  事实上,这半年来,“最多跑一次”,推行商事制度改革,湖南全省上下致力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蔚然成风。株洲首批451个市本级政务服务事项,可在各办事大厅或通过网上办事平台实现“最多跑一次”;郴州对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理的投资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等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公布“一次办结”事项1651项,占总事项的93.6%……

  上半年,发展环境的改善,促进产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快速回升。工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均增长20%以上,同比分别提高18.4个和9.2个百分点。

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第三届“麓山杯”创新创业挑战赛决赛现场,涌现出大量创意十足的创新项目。

  创新驱动发展添动力

  优化发展环境做减法,必然带来动能转换的乘法效应。上半年,湖南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经济呈现加快发展态势。

  位于湖南湘江新区的商业航天创业公司天仪研究院是中国首批商业民营航天公司之一,该公司已于日前完成1.5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离将卫星应用到更多商业领域的梦想又近了一步。天仪研究院专注于提供短周期、低成本、一站式的微小卫星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已成功发射4颗商业化微小卫星,并计划于年底完成10颗微小卫星的发射任务。

  放卫星这么高大上的事似乎离民营企业遥不可及,但在湖南湘江新区确实成了事实。在这个充满创新气息的新区,凡事皆有可能。从创意孕育到项目生成,最后瓜熟蒂落,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而这也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基础。

  5月底,湘江新区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第三届“麓山杯”创新创业挑战赛迎来决赛,28支参赛队伍集中亮出创意,展开激烈比拼。最终,聋哑人日常交流APP、学术不端查重检测系统两个创新项目夺魁。今年以来,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充分利用区域内高校科技研发优势,着力打造技术成果孵化-转化-产业化服务链,助推科创经济强势崛起的结果。

  上半年,全省继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导各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分别快于地区生产总值和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2个和2.8个百分点。

6月29日上午,湖南怀化到白俄罗斯明斯克的中欧班列首发,怀化成为湖南第二个开通中欧班列的城市。

  开放力度加大引活力

  创新和开放是湖南发展的车之两轮,是动能转换的鸟之两翼。上半年,湖南的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活力进一步提升,为经济发展引入强大“外援”。

  6月29日,湘西首趟中欧班列满载着汽车零配件、灯具等共41组集装箱的货物,从怀化西开出,预计半个月后到达白俄罗斯明斯克市。由此,怀化成为湖南第二个开通中欧班列的城市,远期年运量可达4万吨。

  上半年,湖南开行中欧班列72列。中欧班列的开行,让湖南的电子产品、服装等出口产品的运输时间较海运压缩了近三分之二。中欧班列不仅将湖湘地区的优质工农产品输送欧亚各国,而且通过组织返程班列,让更多的民众用上万里之外的家居木材、啤酒、咖啡等“外国货”。

  看完陆运,我们再看空运。湖南不沿海不沿边,走向世界靠蓝天。上半年,全省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1440.3万人次,同比增长12.9%。其中,长沙黄花机场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达125.2万人次,同比增长22.5%;长沙黄花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51.1%,各项指标在我国同级别机场中居于前列。

  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额1304.2亿元,增长31.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7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国第四。湖南省民营企业进出口858.5亿元,增长48%;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值为279.7亿元,增长10.7%;对外新签合同额42.9亿元,增长32.3%。重点进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进、出口分别增长31.4%和25.1%,贸易结构更趋优化。

来源:红网

作者:吴公然 李姿

编辑:陈雪骅

本文为红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8/07/21/83433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