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黑车司机曝行业内幕:花三五万买辆二手车 一年赚回成本

来源:红网-长株潭报 作者:谢敏 编辑:杨洁 2013-06-03 14:42:27
时刻新闻
—分享—



3月37日,数台浙江下线的出租车流入株洲,在报废前,这些车都转成了浙江的民用牌照车。



3月27日,三台破旧不堪的报废出租车停放在交警大院内,这些车来自浙江。本报记者胡芳摄



本报记者胡芳整理报道

  45岁的株洲的哥陈初是茶陵县人,从事出租车行业有十二年了,用他自己的话说,“现在的哥已经是第五代了,我们这些老的哥很多都被淘汰了。”陈初之所以发出如此感叹,是因为,他所认识的的哥朋友们,已经有不少转行开黑车了,而他自己,也时常为自己能否继续开出租车而发愁。

  “都是开了十几年出租车的老朋友,他们都已经不开出租车了,买了车自己跑,成本低,比我们赚得多。”仍在坚持跑夜班的陈初介绍,他认识的开“黑车”的朋友不少于十几个,而黑车司机坦承,花三五万买一辆二手车,一年赚回买车成本。

  “每天和钱打交道,就是赚不到钱”

  陈初算过一笔账,如果现在他继续开出租车,以6年时间为限,他的成本超过40万元,每年的经营成本近7万元。

  “换新的现代车要13.8万,保险费每年1万共6万,6年出租车车牌租金9万,每年交给出租车公司的各种管理费2万多,6年12万,这里算下来就超过40万,我所赚的钱里,每年要支出近7万,算下来每天的成本就有两百多。”陈初说,如此高昂的经营成本,使得许多的哥难以赚到钱,“每天和钱打交道,就是自己赚不到钱。”

  由于出租车车牌的经营权掌握在出租车公司,陈初还有一种担忧,自己随时有可能被踢出局。此外,陈初还抱怨了出租车换新车的价格,“买新的车都只要十万左右。”

  由于种种原因,陈初身边不少老的哥转行开“黑车”,他认识的开“黑车”的朋友就不少于十几个,周轶就是其中一位。

  开“黑车”一年赚回买车成本

  得知记者采访,周轶很戒备,接受采访前,周轶要求记者不要透露其身份。

  “这样跟你说吧,现在开‘鸟车’(即黑车)风险小,成本低。”周轶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

  去年以前,周轶还是一名正规出租车司机,去年年底,他花了三万多块钱买了辆二手车,开始跑起了“鸟车”。平日,他就在株洲西站揽客跑客运。

  “最近风声有点紧,查得严,所以主要是晚上出来跑跑。”周轶称,平时,他除去油费,每天能赚两百到三百不等。

  周轶告诉记者,在株洲火车站出站口前坪,“每个月停车费400元,管理费800元,最开始入伙时需交几千块钱,就可以每天在前坪拉客。”

  当问及是否担心交通部门查处时,周轶笑言,“这个不怕,不然我们每个月交800块钱的管理费做什么用。”

  周轶说,他自己也算过一笔账,买一辆二手车也就三五万,每年“了难费”一万多,按照他每天赚两百块钱算,他一年就能赚回买车的成本,跑得好的话还有结余。周轶的心态是,“能跑就跑,不能跑就歇着,反正不用担心成本的问题,开正规出租车虽然客运量大,但是到自己手上的钱少,平常还没什么休息时间。”

  市民的纠结:黑车虽不安全但很方便

  记者随机走访了多名市民,受访者对于黑车的看法各有不同。

  石峰区曾先生告诉记者,他曾被黑车“坑”过,“有一次晚上,我赶时间,就打车去西站,开价50元,后来,我打车打表去,却发现只要30多。”

  被“鸟车”坑过的,不止曾先生一人,天元区周女士就曾驾车与一辆冒牌出租车发生过追尾。事故发生后,对方车都不停就跑了。后来周女士到交警队一查,才发现对方是套牌的士。

  对于家住长沙,自己又在株洲工作的肖先生而言,他对于“黑车”的态度很矛盾。“虽然说黑车确实不安全,而且也是违法的,但有时,它确实很方便。”肖先生说,每周末,他都会坐黑车回长沙,对方包接包送,4个人一起的话,每人30块钱。

  长株潭报记者谢敏株洲报道(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如何鉴别黑的

  鉴别“黑的”最有效方法是索票

  株洲交警介绍,将报废车辆做“黑的”,往往存在车况差,无安全保障的情况。“黑的”往往没有保险,一旦发生意外,索赔无门。以下几招教你识别真假出租车。

  1.正规的出租车,副驾驶室前方都有建设部监制的服务资格证,上面有车辆相关信息和驾驶员照片;

  2.正规出租车燃油附加费提示为蓝色底,有的“黑的”没有或者使用的是红色底;

  3.在正规出租车车门位置,会印有公司名字,有顶灯;

  4.面对高仿的“黑的”从外观几乎难辨,这就需要乘客养成索要票据的习惯,“黑的”不可能有票。如果提供了票据,相关部门也可以通过票据追查。

  长株潭报记者胡芳整理报道

  □黑车危害

  乘“黑车”发生交通事故很难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

  今年4月初,家住长沙市岳麓区的李女士急着出门办事,可等了十多分钟,仍然没有拦到的士,李女士只好上了一辆黑车。谁知在行车过程中,黑车发生了交通事故,李女士锁骨和肋骨等多处严重骨折,需要住院治疗。经交警部门认定,黑车司机对这次交通事故负全部责任。然而,黑车司机在陆陆续续支付了1万元住院费后就失踪了,而黑车投保的保险公司从交警部门得知这辆车是非法营运后,明确表示拒绝赔偿。

  12348法律服务热线律师徐哲表示,多数保险公司将“变更投保车辆的使用用途”作为免赔条款,发生事故后,保险公司通常以车主随意改变车辆使用用途致使车辆危险程度增加为由拒赔。因此市民乘坐“黑车”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将很难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而即使李女士起诉到法院,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及相关事实,法院一般也会认定保险公司有权拒绝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责任由司机来承担,至于“黑车”司机有无执行能力就很成问题了。徐哲提醒市民,要充分认识“黑车”的危害,为了自身安全不要乘坐“黑车”。

来源:红网-长株潭报

作者:谢敏

编辑:杨洁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3/06/03/429056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